一种配送箱和运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303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申请公开一种配送箱和运输设备,配送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和导冷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导冷板接触;所述箱体顶部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散热孔显露出所述箱体顶部且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大于所述导冷板的体积;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电路控制接口,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并与外接电源连接。配送箱采用一套装置既制冷又制热,节约了空间,配送箱顶部设置散热孔,保证了制冷效果,运输设备用于控制配送箱制冷制热,保证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送箱和运输设备
本申请涉及物流配送
,具体涉及一种配送箱和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因地理位置,气候,季节关系,人们对物品配送有不同的温度需求,这就要求配送箱不仅有良好的保温功能,还需要具有适当的加热功能和制冷功能。为此,有的配送箱中安装两套独立的装置分别用于制冷和制热,这样不仅占用了箱体很大一部分空间,造成运力浪费。而且,热量无处散发仍然会在箱体内循环,导致制冷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送箱和运输设备,配送箱采用一套装置既实现制冷又实现制热,节约了空间;配送箱顶部设置散热孔,用于冷热交换,保证了制冷效果,运输设备用于控制配送箱内制冷制热装置工作,保证了安全性。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送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和导冷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导冷板接触;所述箱体顶部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散热孔显露出所述箱体顶部且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大于所述导冷板的体积;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电路控制接口,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并与外接电源连接。可选地,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冷板接触并与所述电路控制接口连接,用于采集箱体内的温度值;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后,接收所述外接电源传输的电流信号和控制信号,将电流信号和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其中,控制信号包括基于所述温度值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停止工作。可选地,所述箱体的侧面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的连接一箱门;所述电路控制接口设置在箱体的与箱门所在箱体侧面相对的第一侧面上。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上与所述电路控制接口相邻位置处还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锁钩,所述锁钩,用于将所述配送箱与运输设备连接固定;当所述锁钩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锁钩受力后转入所述第一凹槽内。可选地,所述箱门上安装有电子锁,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电路控制接口连接,根据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传输的开锁信号控制开启所述箱门或根据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传输的闭锁信号控制关闭所述箱门。可选地,所述箱体的与箱门所在箱体侧面邻接的两个侧面中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与运输设备的凸块卡合固定。可选地,所述箱体顶部的中间位置具有向内凹陷形成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的槽底与槽壁的连接处呈圆弧过渡,横跨所述凹陷槽的槽底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与所述凹陷槽的槽壁连接。可选地,所述箱体为包括外壳和内胆的双层结构,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可选地,所述箱体顶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所述散热孔,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两套所述制冷制热装置,所述制冷制热装置的散热器与所述散热孔位置对应。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输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置在设备本体上的连接器,电源和控制器;所述连接器分别与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连接器,还与配送箱的箱体上设置的电路控制接口连接;所述配送箱的箱体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和导冷板,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导冷板接触,所述箱体顶部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散热孔显露出所述箱体顶部且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大于所述导冷板的体积。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的配送箱,采用一套装置既实现制冷功能又实现制热功能,从而有效节省了箱体内部空间。并且,箱体顶部设置散热孔,避免热量在箱体内循环,提高了制冷效果。本实施例的运输设备与配送箱连接,控制箱体的制冷制热,统一控制方便,保证了安全性。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配送箱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制冷制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配送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配送箱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申请,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申请的设计构思在于:为了满足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配送需求,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配送箱和运输设备,配送箱中通过一套装置实现制冷制热两种功能,与现有的安装单独制冷或单独制热的装置相比,大大节约了箱体内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运力。而且,箱体顶部开设散热孔,实现空气流通,避免了热量在箱体内循环,导致制冷效果差的问题。最后,配送箱与外接运输设备的电源连接,由外接电源控制制冷制热,控制方便、安全,提高了配送箱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图1至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配送箱的结构进行说明。参见图1,配送箱包括箱体101,所述箱体101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102;参见图2,所述制冷制热装置102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022、散热器1023和导冷板1021。半导体制冷片,也叫热电制冷片,是电流换能型片件,通过输入电流的控制,可实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可靠性较高。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22的第一表面(即上表面)与所述散热器1023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22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即下表面)与所述导冷板1021接触。所述箱体101顶部具有散热孔(参见图1中能够露出黑色散热器的位置),所述散热器1023通过所述散热孔显露出所述箱体101顶部且所述散热器1023的体积大于所述导冷板1021的体积。这里,散热器的体积大于导冷板的体积有利于制冷时快速带走半导体制冷片上表面的热量,提高制冷效果。参见图3,所述箱体101上设置有电路控制接口107,所述电路控制接口107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22连接,并与外接电源连接。这里的外接电源比如是运输设备(如无人车)内的电源。本实施例中采用半导体制冷片进行制冷及制热,半导体制冷片的特性为:电流为正向时,半导体制冷片一侧制冷另一侧制热;若改变电流流向,则上述制冷端变为制热,制热端变为制冷。所以采用一个装置既能实现制冷又能实现制热,满足了不同温度环境下的配送要求,并节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n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和导冷板;/n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导冷板接触;/n所述箱体顶部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散热孔显露出所述箱体顶部且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大于所述导冷板的体积;/n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电路控制接口,/n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并与外接电源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送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制冷制热装置;
所述制冷制热装置包括半导体制冷片、散热器和导冷板;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散热器接触,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背离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与所述导冷板接触;
所述箱体顶部具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散热孔显露出所述箱体顶部且所述散热器的体积大于所述导冷板的体积;
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电路控制接口,
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连接,并与外接电源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导冷板接触并与所述电路控制接口连接,用于采集箱体内的温度值;
所述电路控制接口与外接电源连接后,接收所述外接电源传输的电流信号和控制信号,将电流信号和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半导体制冷片;
其中,控制信号包括基于所述温度值生成的第一控制信号和第二控制信号,所述第一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工作,所述第二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停止工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侧面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可拆卸的连接一箱门;
所述电路控制接口设置在箱体的与箱门所在箱体侧面相对的第一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面上与所述电路控制接口相邻位置处还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锁钩,
所述锁钩,用于将所述配送箱与运输设备连接固定;
当所述锁钩处于闲置状态时,所述锁钩受力后转入所述第一凹槽内。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送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