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包括采风口、固定杆、转动臂组件、出风组件和风管,所述采风口扣接在手术室的墙壁上,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采风口上,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臂组件一端与固定杆封闭端转动连接,转动臂组件另一端与出风组件转动相接;所述风管的一端贯穿采风口后与手术室预装的空调出风管连通,风管另一端则依次沿竖直固定杆、转动臂组件延伸后与出风组件相连,以为出风组件提供风源。该出风装置可灵活调整出风位置,针对性的解决术中医生不能有效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调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介入手术时,手术医生都会穿上很厚的铅衣,以防止自己被射线辐射。然而,在手术时,穿着厚厚的铅衣手术医生通常都会留很多汗水,一个手术下来基本都是汗流浃背的状态,手术室内一般都是中央空调,室内温度可以降下来,但是不能满足穿着铅衣的手术医生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该出风装置可灵活调整出风位置,针对性的解决术中医生不能有效降温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包括采风口、固定杆、转动臂组件、出风组件和风管,所述采风口扣接在手术室的墙壁上,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采风口上,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臂组件一端与固定杆封闭端转动连接,转动臂组件另一端与出风组件转动相接;所述风管的一端贯穿采风口后与手术室预装的空调出风管连通,风管另一端则依次沿竖直固定杆、转动臂组件延伸后与出风组件相连,以为出风组件提供风源。具体的说,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接杆和出风罩,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转动臂组件转动连接、使连接杆可相对转动臂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出风罩呈喇叭状,其小端为入风口、大端为出风口,所述入风口与连接杆下端转动连接,入风口上设有用于固定风管的软管固定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罩的出风口内设有栅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栅板外侧的出风罩出风口端面上设有滤网。<br>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风罩外侧设有把手。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采风口扣接在手术室中与空调出风口相邻的墙壁壁面上,所述固定杆为竖直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臂组件包括水平转动臂和竖直转动臂,所述水平转动臂一端与固定杆封闭端转动相接、使水平转动臂可相对固定杆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水平转动臂另一端与竖直转动臂转动相接、使竖直转动臂可相对水平转动臂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竖直转动臂的活动端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水平转动臂、竖直转动臂和连接杆均为中空腔结构,所述风管为塑料软管并置于对应位置的中空腔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并不增设新的制风设备,而是充分利用手术室原有的空调出风作为风源,利用风管作为风的输送管道,来实现出风装置的进风和送风。其中,采风口和固定杆均主要用作整个出风装置的固定装置使用,转动臂组件则与固定杆活动端转动相接,出风组件与转动臂组件活动端转动相接,再将风管沿着固定杆和转动臂设置,以此来使风管随转动臂的移动而移动,而风管又与出风组件相接,最后通过出风组件出风,如此,即可实现出风组件出风位置的灵活可控。当手术医生在手术时,通过转动转动臂组件,即可调整出风组件的位置,使之能够针对性的为某一个手术医生进行吹风降温。该装置解决了术中医生体温升高流汗不能有效降温的问题,可为手术医生提供一个良好优质的手术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采风口,2-固定杆,3-风管,4-水平转动臂,5-竖直转动臂,6-连接杆,7-出风罩,8-软管固定夹,9-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术中可移动的空调出风装置,可专门针对手术医生进行降温,该装置设计单独独立的出风口,可随时移动方位,灵活性好,降温效果强。具体来说,参见图1,该装置包括采风口1、固定杆2、转动臂组件、出风组件和风管3。一般情况下,手术室的空调出风口均位于天花板上,因此,本申请的采风口1直接扣接在手术室中与空调出风口相邻的墙壁壁面上,可采用螺栓进行紧固,以便于安装整个出风装置。而所述固定杆为底部封闭、上方开口的中空的竖直固定杆,风管进风口往上贯穿固定杆的内腔和采风口1后伸入天花板中与空调出风管道连通,以空调出风作为风源,而其出风口与出风组件相连。风管3为软管、以便于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扭动,并且风管除了两端固定外,中间部分均不固定,以使其中部能够扭转而不打结,确保顺利出风。一般来说,所述转动臂组件包括水平转动臂4和竖直转动臂5,所述水平转动臂一端与固定杆2封闭端转动相接、使水平转动臂可相对固定杆在水平方向上转动,水平转动臂另一端与竖直转动臂转动相接、使竖直转动臂可相对水平转动臂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竖直转动臂的活动端与连接杆6转动连接。当然,还可根据需要增减转动臂5或者变换转动臂的位置等,只要以能够灵活变动出风组件的位置即可。其中,转动臂组件与现有技术中手术室内吊臂式无影灯的转动臂结构及转动连接的具体方式均相同,因此不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而风管既可以直接绑定在对应位置的转动臂组件上,也可以将转动臂组件中的各转动臂设置为中空结构,风管即置于中空结构中。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考虑到节省空间和成本,并且无影灯本身一般距离需降温的手术医生较近,因此,本装置可省略采风口1、固定杆2和转动臂组件,而直接利用吊臂式无影灯的固定架和转动臂,再将出风组件转动设置在其转动臂活动端上即可。具体的说,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接杆6和出风罩7,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转动臂组件5转动连接、使连接杆可相对转动臂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与吊臂式无影灯的转动结构相同,在此不赘述;当本装置单独成形时,连接杆6设置在5~15cm之间即可,而当其连接到吊臂式无影灯的转动臂上时,为防止影响无影灯的操作,其长度应设置的更长。所述出风罩7呈喇叭状,其小端为入风口、大端为出风口,出风罩7外侧设有调整整个出风罩朝向的把手9。所述入风口与连接杆6下端转动连接,入风口上设置一个用于固定风管3的软管固定夹8,以固定风管3的出风口,使之将气流引入出风罩7,再由出风罩的出风口吹向需降温的手术医生。软管固定夹8可以选用管箍形的夹子,也可以直接采用一根贯穿软管后两端固定在入风口出的直管等结构,能够固定风管出风口的装置均可。为进一步调整出风口的出风均匀程度,所述出风罩7的出风口内设有栅板。此外,所述栅板外侧的出风罩7出风口端面上设有滤网,一方面起到防杂质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避免手、纸等物质进入装置内,影响装置运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风口(1)、固定杆(2)、转动臂组件、出风组件和风管(3),所述采风口扣接在手术室的墙壁上,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采风口上,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臂组件一端与固定杆(2)封闭端转动连接,转动臂组件另一端与出风组件转动相接;所述风管(3)的一端贯穿采风口后与手术室预装的空调出风管连通,风管另一端则依次沿竖直固定杆、转动臂组件延伸后与出风组件相连,以为出风组件提供风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风口(1)、固定杆(2)、转动臂组件、出风组件和风管(3),所述采风口扣接在手术室的墙壁上,所述固定杆一端固定在采风口上,另一端封闭;所述转动臂组件一端与固定杆(2)封闭端转动连接,转动臂组件另一端与出风组件转动相接;所述风管(3)的一端贯穿采风口后与手术室预装的空调出风管连通,风管另一端则依次沿竖直固定杆、转动臂组件延伸后与出风组件相连,以为出风组件提供风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组件包括连接杆(6)和出风罩(7),所述连接杆上端与转动臂组件转动连接、使连接杆可相对转动臂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出风罩(7)呈喇叭状,其小端为入风口、大端为出风口,所述入风口与连接杆(6)下端转动连接,入风口上设有用于固定风管(3)的软管固定夹(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罩(7)的出风口内设有栅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在介入手术室内可移动空调出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茂,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市中医医院泸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泸州市江阳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