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湿模块、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300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6
本申请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吸湿模块,包括:本体,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吸湿板;隔温板,设置在一个吸湿板内将吸湿板分隔为两个或多个的区域,或者设置在两个吸湿板之间,将两个吸湿板隔离。在本申请中,通过在隔温板,将吸湿模块的本体分隔成多个部分,利用隔温板的跟问效果,降低加热后的气流中的加湿模块向位于气流中吸湿模块上传递的热量,进而增加位于气流中的吸湿模块的吸湿效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加湿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湿模块、加湿装置
本申请涉及家电
,例如涉及吸湿模块、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干燥寒冷,空气含湿量低。室内空气含湿量低,会加速身体水分流失,加速皮肤衰老,引起呼吸道疾病。冬季较冷不方便开窗换气,室内空气不流通,易引起细菌滋生,不利于身体健康。传统方式采用的加湿器多采用加水槽储水,通过蒸发水槽内的水分对空气进行加湿。相关技术中存在一种无水加湿技术,采用吸湿材料在气流中吸湿,然后在加热后的气流中释放水分加湿,可解决水槽容易结垢滋生细菌的问题。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阶段的加湿装置中采用的加湿模块大多都是部分在气流中吸湿的同时其他部分在加热后的气流中释放水分,容易导致加热后的气流中的加湿模块吸收热量并传递到位于气流中吸湿模块上,使吸湿的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湿模块和加湿装置,以解决吸湿的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湿模块包括:本体,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吸湿板;隔温板,设置在一个吸湿板内将吸湿板分隔为两个或多个的区域,或者设置在两个吸湿板之间,将两个吸湿板隔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吸湿模块。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湿模块和加湿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隔温板,将吸湿模块的本体分隔成多个部分,利用隔温板的跟问效果,降低加热后的气流中的加湿模块向位于气流中吸湿模块上传递的热量,进而增加位于气流中的吸湿模块的吸湿效率。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与驱动装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A的放大图;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与滑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B的放大图;图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与电机连接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转轴与电机连接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与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连接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与气体阀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气体阀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另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加湿装置内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伸缩面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一个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001、加湿装置;002、室外机;100、吸湿模块;100-1、A部分;100-2、B部分;101、吸湿板;102、隔温板;103、边框;104、固定槽;105、小固定槽;106、密封板;200、壳体;201、吸湿通道;201-1、A吸湿通道;201-2、B吸湿通道;202、加湿通道;203、加热装置;204、滑轨;205、滑块;206、滑槽;207、转轴;208、隔层;209、活动口;210、气体阀;211、马达;212、旋转板;300、驱动装置;301、齿条;302、齿轮;303、电机;400、伸缩面;401、合页转轴;500、气流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吸湿模块。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的一个结构、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的另一个结构、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湿模块的另一个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吸湿模块100包括:本体,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吸湿板101;隔温板102,设置在一个吸湿板101内将吸湿板101分隔为两个或多个的区域,或者设置在两个吸湿板101之间,将两个吸湿板101隔离。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通过在隔温板102,将吸湿模块100的本体分隔成多个部分,利用隔温板102的跟问效果,降低加热后的气流中的加湿模块向位于气流中吸湿模块100上传递的热量,进而增加位于气流中的吸湿模块100的吸湿效率。可选地,隔温板102为隔温材料制作,具有隔绝温度的作用。可选地,本体具有一个吸湿板101且为一体结构。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吸湿板101为一体结构,吸湿板101的结构稳定,整体性更强。可选地,隔温板102嵌入在吸湿板101内。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隔温板102嵌入吸湿板101内,与吸湿板101形成一个整体,吸湿板101的结构稳定,整体性更强。可选地,隔温板102两侧与吸湿板101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固定连接的方式可为粘合连接的方式。采用该可选实施例,使吸湿板101的整体性更强,便于使用。可选地,还包括:边框103,具有固定槽104,吸湿板101嵌入在固定槽104内。采用该可选实施例,通过固定槽104可以对吸湿板101形成保护,防止吸湿板101变形。可选地,边框103适应吸湿板101的形状,包围吸湿板101的周圈。采用该可选实施例,对吸湿板101的周圈形成保护。可选地,吸湿板101的长和宽与固定槽104的长和宽相同。采用该可选实施例,使吸湿板101的尺寸正好能封闭固定槽104。可选地,隔温板102设置在固定槽104内,将固定槽104分隔为两个或多个小固定槽105。采用该可选实施例,使隔温的稳定性更强,并且可在分隔出来的小固定槽105内安装吸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本体,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吸湿板;/n隔温板,设置在所述一个吸湿板内将所述吸湿板分隔为两个或多个的区域,或者设置在两个所述吸湿板之间,将两个所述吸湿板隔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吸湿板;
隔温板,设置在所述一个吸湿板内将所述吸湿板分隔为两个或多个的区域,或者设置在两个所述吸湿板之间,将两个所述吸湿板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具有一个所述吸湿板且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嵌入在所述吸湿板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边框,具有固定槽,所述吸湿板嵌入在所述固定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将所述固定槽分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兆龙王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