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9364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包括第一灯杆,所述第一灯杆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灯杆的上侧设有第二灯杆且第二灯杆置于第一灯杆内,所述第一灯杆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圈,所述第二灯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启动转动电机从而能够带动第二灯杆转动,进一步的带动遮板和照明灯转动,从而能够对照明灯照射的水平方向进行调节,通过限位盘与限位圈活动连接,从而能够对第二灯杆进行限位转动,进一步的增加第二灯杆水平方向调节的稳定性,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从而能够推动遮板以转轴为圆心转动,从而能够对照明灯的竖直方向进行调节,进一步的能够方便简单的对路灯照射的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路灯,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有一定的照射范围,由于路况不同,以及路灯在灯具安装杆上面的安装高度的差异,为充分利用路灯的发光范围,需要将路灯调节到合适的照射角度,故现有的路灯一般都有调节角度的装置。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1621190737.5)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包括路灯本体和与路灯本体相连接的路灯接头,所述路灯本体设有两个支点通孔和至少一个角度调节部,所述角度调节部包括至少两个角度调节孔,所有的角度调节孔均位于以支点通孔为原点的圆形轨迹上,所述两个支点通孔对称设置,所述两个支点通孔之间设有转轴,所述路灯接头固定于所述转轴。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现有的路灯照射角度比较单一,只能沿竖直方向上转动角度,路灯采用的调节角度装置较为繁琐,不易操作,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灯杆(1);/n所述第一灯杆(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灯杆(1)的上侧设有第二灯杆(2)且第二灯杆(2)置于第一灯杆(1)内,所述第一灯杆(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圈(21),所述第二灯杆(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盘(19),所述限位盘(19)置于限位圈(21)内且与限位圈(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灯杆(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9),所述转动电机(9)的电机轴与第二灯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n所述第二灯杆(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活动连接有遮板(4),所述遮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转动角度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灯杆(1);
所述第一灯杆(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灯杆(1)的上侧设有第二灯杆(2)且第二灯杆(2)置于第一灯杆(1)内,所述第一灯杆(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圈(21),所述第二灯杆(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限位盘(19),所述限位盘(19)置于限位圈(21)内且与限位圈(2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灯杆(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9),所述转动电机(9)的电机轴与第二灯杆(2)的下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灯杆(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轴(3),所述转轴(3)上活动连接有遮板(4),所述遮板(4)的下端设有照明灯(5),所述遮板(4)的下端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块(6),两个所述连接块(6)的下端均开设有凹槽(17),两个所述凹槽(17)内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轴(7),所述第二灯杆(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两个电动伸缩杆(8),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8)的输出端与支撑轴(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学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