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93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通过设置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使得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之间产生磁场共振,能量发射装置将市电转换为磁场,通过磁场共振将电能发送给能量接接收装置,对灯具进行供电,代替传统的电源驱动,实现路灯的无线供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
技术介绍
路灯,一种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路灯从一开始的煤油灯、煤气灯,到后来的白炽灯和LED灯,一直在向着节能、环保以及高效的领域发展。目前主流的节能路灯一般为LED型发光元件搭配太阳能板或者风力发电机,也有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机同时配备的路灯,这种类型的路灯均是在能源来源方面实现对电能的节约目的,但是这种节能路灯节能能力有限,对于天气的依赖因素较为严重,因此节能不稳定,无法形成稳定的节能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无线功能功能的路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包括灯具、灯杆和底座,所述灯具套设在所述灯杆上,所述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灯具的内腔设有能量接收装置,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能量发射装置,所述能量接收装置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之间存在磁场共振。进一步的,所述灯具内腔还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底座的内腔还设有磁感线圈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节磁感线圈产生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作用力大小以控制灯具在灯杆上的位置和控制能量发射装置产生与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共振。进一步的,在所述灯具上升至灯杆的预设位置时,所述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所述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在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后控制能量发射装置产生与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共振。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靠近灯杆的预设位置,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在所述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的引力大于能量发射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之间磁场共振产生的引力。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频率为15MHz,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频率均为17MHz。进一步的,所述能量发射装置与所述能量接收装置之间的间距范围为1-10m。进一步的,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均为线圈,所述能量发射装置为传输线圈,所述能量接收装置为接收线圈。进一步的,所述灯具包括壳体和盖体,在所述壳体内设有灯板,所述灯板套设在能量接收装置外围,所述盖体和壳体上均开设有供灯杆穿过的通孔,所述盖体的通孔内侧壁上设有散热器和散热器绝缘层,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通过内侧壁和散热器绝缘层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防水胶圈和第二防水胶圈,所述第一防水胶圈的形状与所述通孔的形状相适配且所述第一防水胶圈对应所述壳体的通孔的位置安装,所述第二防水胶圈位于所述壳体和盖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壳体和盖体接触。进一步的,还包括避雷针,所述避雷针设置在所述灯杆的顶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使得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之间产生磁场共振,能量发射装置将市电转换为磁场,通过磁场共振将电能发送给能量接接收装置,对灯具进行供电,代替传统的电源驱动,实现路灯的无线供电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灯具的爆炸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具有无线功能的路灯的固定机构的爆炸图;标号说明:1、灯具;101、第一永磁体;102、能量接收装置;2、灯杆;3、底座;301、磁感线圈;302、能量发射装置;4、固定机构;401、壳体;402、第二永磁体;403、转轴;404、压片;405、紧固件;5、限位环。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包括灯具、灯杆和底座,所述灯具套设在所述灯杆上,所述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灯具的内腔设有能量接收装置,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能量发射装置,所述能量接收装置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之间存在磁场共振。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使得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之间产生磁场共振,能量发射装置将市电转换为磁场,通过磁场共振将电能发送给能量接接收装置,对灯具进行供电,代替传统的电源驱动,实现路灯的无线供电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灯具的内腔还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底座的内腔还设有磁感线圈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节磁感线圈产生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作用力大小以控制灯具在灯杆上的位置和控制能量发射装置产生与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共振。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灯具的内腔设置第一永磁体,在底座的内腔设有磁感线圈和处理器,通过处理器来控制灯具升降和无线供电各自独立开来,能够避免灯具升降产生的磁场和磁场共振产生的磁场相互干扰。进一步的,在所述灯具上升至灯杆的预设位置时,所述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所述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在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后控制能量发射装置产生与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共振。从上述描述可知,在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顶端后,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磁感线圈不工作,此时能量发射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之间产生磁场共振,将市电转换为磁场,通过磁场共振将电能发送给能量接接收装置,对灯具进行供电,实现路灯的无线供电功能。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靠近灯杆的预设位置,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在所述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的引力大于能量发射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之间磁场共振产生的引力。从上述描述可知,在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顶端时,第二永磁体与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的引力大于能量发射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之间磁场共振产生的引力,能够消除能量发射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之间磁场共振产生的引力对灯具的固定产生影响,防止灯具从灯杆的顶端下坠。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永磁体的磁场频率为15MHz,所述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频率均为17MHz。从上述描述可知,将第一永磁体的磁场频率设为15MHz,能量发射装置和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灯杆和底座,所述灯具套设在所述灯杆上,所述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n所述灯具的内腔设有能量接收装置,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能量发射装置,所述能量接收装置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之间存在磁场共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灯杆和底座,所述灯具套设在所述灯杆上,所述灯杆的底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所述灯具的内腔设有能量接收装置,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能量发射装置,所述能量接收装置与所述能量发射装置之间存在磁场共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内腔还设有第一永磁体,所述底座的内腔还设有磁感线圈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调节磁感线圈产生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作用力大小以控制灯具在灯杆上的位置和控制能量发射装置产生与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共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灯具上升至灯杆的预设位置时,所述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所述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
在处理器控制磁感线圈将自身的电流值降为零后控制能量发射装置产生与能量接收装置的磁场共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无线供电功能的路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靠近灯杆的预设位置,所述固定机构被配置为将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
所述固定机构上设有与第一永磁体配合的第二永磁体,在所述灯具固定在灯杆的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之间产生的引力大于能量发射装置与能量接收装置之间磁场共振产生的引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耿舜罗永金李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洲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