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82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包含:一水龙头以及至少一单槽磁化件,该水龙头具有一本体以及连接该本体作为出水使用的一出水管,上述单槽磁化件轴向贯穿中央处设一一字型槽道,再将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与该出水管结合使用,借此通过单槽磁化件的磁场能量以迅速切割液体水分子团,而产生微粒化,以使分子变小形成磁化水,以具有高渗透力、高溶解力、低附着力等特性,达到水质稳定,不易变质,并可防止水锈、水垢和沉淀物的产生,大幅提升生活用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水龙头结构,尤指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磁化装置为在滤水容器内,通过加设磁力单元于滤水容器的内管上,需有相当多的定位组装的结构设计,反而降低了磁化功效,此外,该磁化装置的安装方式由于过程繁琐困难度高,故需专业技术人员方可进行安装、更换,且为固定式无法任意更换使用地点,而于目前DIY盛行的市场环境中,实不符合消费大众的需求。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上述结构包含:一水龙头以及至少一单槽磁化件,该水龙头具有一本体以及连接该本体作为出水使用的一出水管,上述单槽磁化件轴向贯穿中央处设一一字型槽道,再将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与该出水管结合使用。较佳地,该出水管的入水端形成一容置槽室,以供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容置槽室前端内壁内缩形成一挡止环部。较佳地,该单槽磁化件顶端大于该一字型槽道设有一环状凸肋。较佳地,该出水管可层叠结合数个单槽磁化件,并分别于二该单槽磁化件间利用一O型环阻隔定位。较佳地,该出水管出水端设有一出水套筒,该出水套筒内部形成一中空容室,并利用该中空容室提供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中空容室上端内缩设有一挡止缘,该出水套筒下端更设有一起泡器。较佳地,更包括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该蜂巢磁化件轴向贯穿设有数个圆孔型槽道,并将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搭配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与该出水管结合使用。本技术还提供另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包含:一水龙头以及至少一蜂巢磁化件,该水龙头具有一本体以及连接该本体作为出水使用的一出水管,上述蜂巢磁化件轴向贯穿设数个圆孔型槽道,再将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与该出水管结合使用。较佳地,该出水管的入水端形成一容置槽室,以供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容置槽室前端内壁内缩形成一挡止环部。较佳地,该出水管内可层叠放入数个蜂巢磁化件,并分别于二该蜂巢磁化件间利用一O型环阻隔定位。较佳地,该出水管出水端设有一出水套筒,该出水套筒内部形成一中空容室,并利用该中空容室提供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中空容室上端内缩设有一挡止缘,该出水套筒下端更设有一起泡器。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一)、本技术由出水管结合该单槽磁化件或是该蜂巢磁化件或是两者的混用达到水流磁化目的,通过磁化件的磁场能量以迅速切割液体水分子团,而产生微粒化,以使分子变小形成磁化水,以具有高渗透力、高溶解力、低附着力等特性,达到水质稳定,不易变质,并可防止水锈、水垢和沉淀物的产生,大幅提升生活用水的质量者。(二)、再者,上述单槽磁化件或是蜂巢磁化件与出水管结合使用,让消费者可自行添加、更换,而可供消费者自行DIY安装及简易更换使用地点,有助于提升结构的实用性,进而增添消费者的选购意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单槽磁化件及蜂巢磁化件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蜂巢磁化件组入该出水管内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图;图8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水龙头;11本体;12出水管;121容置槽室;122挡止环部;13O型环;14出水套筒;141中空容室;142挡止缘;143起泡器;20单槽磁化件;21一字型槽道;22环状凸肋;30蜂巢磁化件;31圆孔型槽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做进一步详述:首先,先请参阅图1和2所示,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包含:一水龙头10以及至少一单槽磁化件20,该水龙头10具有一本体11以及连接该本体11作为出水使用的一出水管12,上述单槽磁化件20轴向贯穿中央处设一一字型槽道21,且该单槽磁化件20顶端大于该一字型槽道21设有一环状凸肋22,再将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20与该出水管12结合使用。请同时参阅图2、3、4所示,上述出水管12的入水端形成一容置槽室121,以供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20的容设放置,且该容置槽室121前端内壁内缩形成一挡止环部122,借此将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20以一字型槽道21对应该出水管12的水流方向置入容置槽室121内,并受挡止环部122限制定位,最后再将该出水管12组装于本体11上,借此完成该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当水流从本体11进入出水管12时,会经过该单槽磁化件20,进而达到水流磁化效果,进而转化水分子密度,同时达到除臭功效。其次,上述出水管12的容置槽室121内可层叠结合数个单槽磁化件20,并分别于二该单槽磁化件20间利用一O型环13阻隔定位。再者,更包含至少一蜂巢磁化件30,如图5、6所示,该蜂巢磁化件30轴向贯穿设有数个圆孔型槽道31,该蜂巢磁化件30以圆孔型槽道31对应该出水管12的水流方向置入容置槽室121内,以供水流通过后达到磁化效果,而该出水管12的容置槽室121可置入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30单一使用,或是搭配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20混合使用,令该出水管12可随消费者需求置入单一规格的磁化件,或是搭配两种不同规格的磁化件,有助于消费者选择使用,增添结构的使用变化性及实用性,且当数个蜂巢磁化件30层叠放入该出水管12内时,亦分别于二该蜂巢磁化件30间利用一O型环13阻隔定位。更者,该水龙头10结构的另一实施例,再请参阅图7、8、9所示,该出水管12的出水端设有一出水套筒14,该出水套筒14内部形成一中空容室141,并利用该中空容室141提供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20或是至少一该蜂巢磁化件30或是两种规格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中空容室141上端内缩设有一挡止缘142,达到磁化件的限制定位,该出水套筒14下端更设有一起泡器143,借此,水流从出水管12流出时会经过该出水套筒14,并通过该出水套筒14内部磁化件达到水流磁化效果。借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可得到下述有益效果:本技术由出水管12结合该单槽磁化件20或是该蜂巢磁化件30或是两者的混用达到水流磁化目的,通过磁化件的磁场能量以迅速切割液体水分子团,而产生微粒化,以使分子变小形成磁化水,以具有高渗透力、高溶解力、低附着力等特性,达到水质稳定,不易变质,并可防止水锈、水垢和沉淀物的产生,大幅提升生活用水的质量。再者,上述单槽磁化件20或是蜂巢磁化件30与出水管12结合使用,让消费者可自行添加、更换,而可供消费者自行D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水龙头以及至少一单槽磁化件,该水龙头具有一本体以及连接该本体作为出水使用的一出水管,上述单槽磁化件轴向贯穿中央处设一一字型槽道,再将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与该出水管结合使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8 TW 1082047811.一种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水龙头以及至少一单槽磁化件,该水龙头具有一本体以及连接该本体作为出水使用的一出水管,上述单槽磁化件轴向贯穿中央处设一一字型槽道,再将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与该出水管结合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管的入水端形成一容置槽室,以供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容置槽室前端内壁内缩形成一挡止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单槽磁化件顶端大于该一字型槽道设有一环状凸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管可层叠结合数个单槽磁化件,并分别于二该单槽磁化件间利用一O型环阻隔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磁化器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水管出水端设有一出水套筒,该出水套筒内部形成一中空容室,并利用该中空容室提供至少一该单槽磁化件的容设放置,且该中空容室上端内缩设有一挡止缘,该出水套筒下端更设有一起泡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议
申请(专利权)人:山川兴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