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765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产品用连接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包括连接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的连接铆柱以及所述连接铆柱两端设置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铆柱用于冲压的铆接头和用于固定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的铆接帽;在铆接帽与连接铆柱中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直径大于连接铆柱的连接件和压力弹片,利用连接件的直径大于连接铆柱的直径,可以增强铆钉整体的拉拔力,提高铆接帽与连接铆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结合压力弹片与笔记本电脑中板接触面上的若干个防滑凸起形成的防滑纹路,使铆钉与笔记本中板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令铆钉与笔记本电脑中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滑脱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钉,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属于电子产品用连接件

技术介绍
铆钉是钉形物件,一端有帽,在铆接中,利用自身形变或过盈连接被铆接的零件。铆钉种类很多,而且不拘形式,最早的铆钉是木制或骨制的小栓钉,最早金属变形体可能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铆钉的祖先,毫无疑问,它们是人类已知金属连接的最古老的方法,可以追溯到最初使用可锻金属那么远,例如:青铜器时代埃及人用铆钉把开槽型车轮外线的六个木制扇形体铆接紧固在一起,希腊人成功地用青铜浇铸大型塑像之后,再用铆钉把各部件铆合在一起,铆钉的用途非常大,现在社会铆钉除了用于生产建筑之类,铆钉还用于到服装衣服上等等。有些服装及包包上镶嵌一些铆钉,显得落落大方,又不失华贵典雅。目前很多电子产品连接大多都是采用铆钉,例如笔记本电脑中板的安装固定的都是采用铆钉冲压连接,但是现有的铆钉结构较为简单,扭力小,在冲压到笔记本电脑中板后,容易出现松脱,导致笔记本电脑中板的安装位置出现松动偏移,降低铆钉连接的稳定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具有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扭力大,不易松动滑脱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包括连接外部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连接铆柱,所述连接铆柱两端设置有直径大于该连接铆柱直径的铆接头和铆接帽,且该铆接头、连接铆柱和铆接帽一体成型,所述铆接帽呈扁平板状结构,且该铆接帽的边缘一周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花齿;所述铆接帽与连接铆柱之间位于铆接帽朝向连接铆柱的一侧面上自铆接帽向连接铆柱方向依次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件和压力弹片;所述压力弹片的直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并小于铆接帽的直径,则该压力弹片的底面、连接件的周向面和铆接帽的顶面之间形成用于增加拉拔力的环形凹槽;且所述压力弹片与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接触面上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与该压力弹片一体成型的防滑凸起。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铆接帽呈径向截面为圆形的扁平板状结构,所述花齿均匀分布在该圆形的扁平状结构的周向边缘一侧。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花齿呈三角状折线型结构,且该花齿的数量为20-30中的偶数个,优选24个。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铆接头由两个锥形部和一个拓宽部组成,且两所述锥形部对称镜像式分设于该拓宽部的两侧;所述拓宽部的周向外侧壁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锥形部的周向锥面过渡连接形成第一滑入部,所述拓宽部的周向外侧壁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锥形部的周向锥面过渡连接形成第二滑入部,该第一、二滑入部的壁面与所述铆接头的中心轴线的夹角均为60-70度。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两个所述锥形部均为锥形圆台状结构,所述拓宽部为圆柱形结构,该圆柱形结构的周向面与两所述锥形部的周向锥面的过渡连接处为圆角。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件的直径大于所述拓宽部的直径。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滑凸起为凸出于所述压力弹片表面的任意形状。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防滑凸起的外壁具有耐磨涂层。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铆柱的直径为1.5-2.0mm,轴向长度为1.4-1.6mm。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铆接帽的厚度0.25-0.30mm,所述压力弹片的厚度的为0.15-0.20mm,所述环形凹槽在该铆钉中心轴线方向上的槽深为0.15-0.2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铆钉在铆接帽的边缘一周均匀分布设有若干个花齿,从而在将该铆钉冲压进笔记本电脑中板后能够增大扭力,避免铆钉松动;2、该铆钉在压力弹片在和铆接帽之间形成有环形凹槽,铆钉完成冲压后该环形凹槽能够增加铆钉的拉拔力;3、该铆钉还在铆接帽与连接铆柱中间由左至右依次设有直径大于连接铆柱的连接件和压力弹片,利用连接件的直径大于连接铆柱的直径,可以增强铆钉整体的拉拔力,提高铆接帽与连接铆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结合压力弹片与笔记本电脑中板接触面上的若干个防滑凸起形成的防滑纹路,使铆钉与笔记本中板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令铆钉与笔记本电脑中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滑脱松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力弹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防滑凸起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防滑凸起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铆接头;11-锥形部;111-第一滑入部;112-第二滑入部;12-拓宽部;2-连接铆柱;3-铆接帽;31-花齿;4-压力弹片;41-防滑凸起;411-耐磨涂层;5-连接件;6-环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包括连接外部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连接铆柱2,连接铆柱2两端设置有直径大于该连接铆柱2直径的铆接头1和铆接帽3,且该铆接头1、连接铆柱2和铆接帽3一体成型,铆接帽3呈扁平板状结构,且该铆接帽3的边缘一周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花齿31;铆接帽3与连接铆柱2之间位于铆接帽3朝向连接铆柱2的一侧面上自铆接帽3向连接铆柱2方向依次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件5和压力弹片4;压力弹片4的直径大于连接件5的直径并小于铆接帽3的直径,则该压力弹片4的底面、连接件5的周向面和铆接帽3的顶面之间形成用于增加拉拔力的环形凹槽6;且压力弹片4与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接触面上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与该压力弹片4一体成型的防滑凸起41。本实施方案中:铆接帽3的边缘一周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花齿31,利用力矩的原理,采用若干个花齿31形成齿轮,从而在将铆钉冲压进笔记本电脑中板时采用若干个花齿31形成的齿轮减速,从而增大扭力,提高铆钉整体的机械强度,压力弹片4与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接触面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41,防滑凸起41与压力弹片4一体成型,压力弹片4与笔记本电脑中板接触面上的若干个防滑凸起41形成的防滑纹路,使铆钉与笔记本中板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令铆钉与笔记本电脑中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不易滑脱松动。在图1中:铆接帽3呈径向截面为圆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包括连接外部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连接铆柱(2),所述连接铆柱两端设置有直径大于该连接铆柱直径的铆接头(1)和铆接帽(3),且该铆接头、连接铆柱和铆接帽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帽(3)呈扁平板状结构,且该铆接帽的边缘一周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花齿(31);所述铆接帽(3)与连接铆柱(2)之间位于铆接帽朝向连接铆柱的一侧面上自铆接帽向连接铆柱方向依次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件(5)和压力弹片(4);所述压力弹片的直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并小于铆接帽的直径,则该压力弹片的底面、连接件的周向面和铆接帽的顶面之间形成用于增加拉拔力的环形凹槽(6);且所述压力弹片(4)与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接触面上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与该压力弹片一体成型的防滑凸起(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包括连接外部电子产品电路板的连接铆柱(2),所述连接铆柱两端设置有直径大于该连接铆柱直径的铆接头(1)和铆接帽(3),且该铆接头、连接铆柱和铆接帽一体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帽(3)呈扁平板状结构,且该铆接帽的边缘一周开设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花齿(31);所述铆接帽(3)与连接铆柱(2)之间位于铆接帽朝向连接铆柱的一侧面上自铆接帽向连接铆柱方向依次设有一体成型的连接件(5)和压力弹片(4);所述压力弹片的直径大于连接件的直径并小于铆接帽的直径,则该压力弹片的底面、连接件的周向面和铆接帽的顶面之间形成用于增加拉拔力的环形凹槽(6);且所述压力弹片(4)与外部电子产品的电路板接触面上具有若干个均匀分布且与该压力弹片一体成型的防滑凸起(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帽(3)呈径向截面为圆形的扁平板状结构,所述花齿(31)均匀分布在该圆形的扁平状结构的周向边缘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花齿(31)呈三角状折线型结构,且该花齿(31)的数量为20-30中的偶数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产品用冲压铆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头(1)由两个锥形部(11)和一个拓宽部(12)组成,且两所述锥形部对称镜像式分设于该拓宽部的两侧;所述拓宽部(12)的周向外侧壁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锥形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怀氏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