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双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73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头泵,包括带有双头输出轴的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端各连接设有一个泵浦头组件,所述泵浦头组件包括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通过滚珠轴承与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输出轴直接与滚珠轴承紧密连接,相对于输出轴通过一连接件与滚珠轴承连接,让整个电机精密配合,两端输出轴同心度达到一致,减小振动,大大降低电机噪音,降低了损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双头泵
本技术涉及泵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双头泵。
技术介绍
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水泵只能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不能输送固体。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电机的输出轴是通过一连接件与轴承连接,同心度会具有一定的偏差,从而振动变大,损耗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一种双头泵,该装置通过各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双头泵的同心度,减小振动,降低损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头泵,包括带有双头输出轴的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端各连接设有一个泵浦头组件,所述泵浦头组件包括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通过滚珠轴承与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通过将双出轴电机直接与偏心轮组件的滚珠轴承相连接,提高双头泵的同心度,减小振动,降低损耗。进一步的,所述偏心轮组件还包括前盖和滚珠轴承,所述前盖与双出轴电机相连接形成腔室,所述滚珠轴承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滚珠轴承套设在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偏心轮连接在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滚珠轴承并排设置。形成一个稳定偏心组件。更进一步的,所述泵浦头组件还包括泵盖,所述泵盖通过连接架与前盖相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膜片所述隔膜片上设有振动架,所述隔膜片位于连接架与泵盖之间。隔膜片使得双头泵在运行时能实现流体同时吸入与排出。更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片上嵌设有带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的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与振动架相连接的阀座。该结构的设置起到一定支撑的作用更进一步的,所述阀座位于滤网的进水口处,所述出水口内设有一与阀座相匹配的进水阀片,所述进水阀片与阀座之间具有缝隙。所述进水阀片的设置用于控制打开和关闭进水口。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内设有出水阀片,所述出水阀片的一端贯穿滤网设置。所述出水阀片的设置用于控制打开和关闭出水口。更进一步的,所述泵盖上设有与滤网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通的出口和进口。使得双头泵能够有一稳定进水和出水的结构。更进一步的,所述泵盖上还设有稳压回水装置,所述泵盖上还设有一稳压回水装置,所述稳压回水装置内设有弹簧和泄压阀,所述泄压阀嵌设在泵盖上,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泄压阀的内表面相连接,且底端抵制住稳压回水装置的底端,所述稳压回水装置的底端开设有一条与进水口相连通的通道。稳压回水装置的设置提高工作稳压安全性能。进一步的,所述双输出电机包括铁筒、永磁磁铁和双出轴转子,所述永磁磁铁嵌设在铁筒内,所述永磁磁铁为中空设置,所述双出轴转子嵌设在永磁磁铁内,所述双出轴转子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形成输出轴,输出轴其中一端套设有电刷组件。形成一个稳定的输出装置,提供稳定动力。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输出轴直接与滚珠轴承紧密连接,由于输出轴通过一连接件与滚珠轴承连接时,输出轴转动时会先带连接件转动再带有滚珠轴承转动,且在长期的转动过程中连接件会磨损产生一定的偏差,影响机器运作,本技术的设置让整个电机精密配合,两端输出轴同心度达到一致,减小振动,大大降低电机噪音,降低了损耗,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使用寿命。2、本技术单一稳压回水装置的设置,安装方式比较简易省工时,误差小,由于泄压阀位置有弹簧,一个弹簧的压力稳定性要比多个弹簧的压力稳定更高,不易造成漏水失压的现象。3、本技术将其出水口和进水口设置在滤网上,使得流体在进出时能够对其流体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节省一些相对步骤,从而节省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
技术介绍
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泵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稳压回水装置的结剖面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双出轴电机,2、泵浦头组件,3、偏心轮,4、振动架,5、隔膜片,6、双出轴转子,7、前盖,8、滚珠轴承,9、永磁磁铁,10、铁筒,11、电刷组件,12、阀座,13、连接架,14、滤网,15,出水阀片,16、进水阀片,17、泵壳,18、稳压回水装置,19、弹簧,20、泄压阀。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本实施例一种新型双头泵,包括带有双头输出轴101的双出轴电机1,所述双出轴电机1的两端各连接设有一个泵浦头组件2,所述泵浦头组件2包括偏心轮3组件,所述偏心轮3组件通过滚珠轴承与双出轴电机1的输出轴101相连接。具体地,所述双输出电机包括铁筒10、永磁磁铁9和双出轴转子6,所述永磁磁铁9嵌设在铁筒10内,且永磁磁铁9的外表面与铁筒10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永磁磁铁9为中空设置,所述双出轴转子6嵌设在永磁磁铁9内,所述永磁磁铁9与双出轴转子6之间设有一定缝隙,所述双出轴转子6的两端向外延伸设置形成输出轴101,其中一端的转动杆套设有电刷组件11,所述电刷组件11的外表面与与铁筒10的内表面相贴合。所述偏心轮3组件还包括前盖7和滚珠轴承8,所述前盖7的横截面为凸形设置,且前盖7凸出处的大小与滚珠轴承相适配,前盖7的凸出处开设有通孔铁筒10的内部的相连通,且通孔的直径大于输出轴101的直径,所述前盖7与双出轴电机1相连接形成腔室,所述滚珠轴承设置在所述腔室内,且滚珠轴承位于前盖7的凸出处内,所述滚珠轴承套设在所述双出轴电机1的输出轴101上,且滚珠轴承8内圈的内表面与输出轴101的外表面相连接,所述偏心轮3连接在双出轴电机1的输出轴101上,且与滚珠轴承并排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泵浦头组件2还包括泵盖17,所述泵盖17通过连接架13与前盖7相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膜片5所述隔膜片5上设有振动架4,所述振动架4的一侧边与偏心轮3的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连接架13在振动架4相应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以用于振动架4活动,所述隔膜片5位于连接架13与泵盖17之间,且紧贴连接架13设置。所述隔膜片5上嵌设有带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的滤网14,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滤网14上设有与振动架4相连接的阀座12。所述阀座12位于滤网14的进水口处,所述出水口内设有一与阀座12相匹配的进水阀片16,所述进水阀片16与阀座12之间具有缝隙。所述出水口内设有出水阀片15,所述出水阀片15的一端贯穿滤网14设置。所述泵盖17上设有与滤网14的出水口和进水口相连通的出口和进口。本实施例中,所述泵盖17上还设有一稳压回水装置18,所述稳压回水装置18内设有弹簧19和泄压阀20,所述泄压阀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双头输出轴的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端各连接设有一个泵浦头组件,所述泵浦头组件包括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通过滚珠轴承与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双头输出轴的双出轴电机,所述双出轴电机的两端各连接设有一个泵浦头组件,所述泵浦头组件包括偏心轮组件,所述偏心轮组件通过滚珠轴承与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轮组件还包括前盖和滚珠轴承,所述前盖与双出轴电机相连接形成腔室,所述滚珠轴承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滚珠轴承套设在所述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偏心轮连接在双出轴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滚珠轴承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浦头组件还包括泵盖,所述泵盖通过连接架与前盖相连接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隔膜片所述隔膜片上设有振动架,所述隔膜片位于连接架与泵盖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片上嵌设有带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进水口的滤网,所述滤网上设有与振动架相连接的阀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双头泵,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玉辉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君特尔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