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包括窗框、活动窗、固定窗,窗框形成有活动窗口和固定窗口;活动窗可转动地安装于活动窗口,以使活动窗可实现开关窗,在活动窗的室内侧设有在活动窗处在关窗位置时,与活动窗密封抵接的内拼接件,提高了活动窗的密封性。固定窗设于固定窗口,在固定窗的室外侧设有与固定窗密封抵接的外拼接件,提高了固定窗的密封性。因为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的结构设计简单,使得内外拼接件分别与窗框组合安装时,操作简单。内外拼接件均由板型材料构成,且在保证活动窗与固定窗的密封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的各端面,从而提高了窗子整体的通透性,解决了窗子的采光和窗子整体的美观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高层和超高层住宅建筑的增多,居民对窗的美观性及简洁性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窗框料由于窗框的特性,要么设置窗框反拼料,要么设置窗扇反拼料,且反拼料大多由腔体型材构成,组装完后,反拼料与窗框组合处,形成较宽的可视面,使得窗子整体通透性差,影响窗子的采光和窗子整体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由于反拼料与窗框组合处,形成了较宽的可视面,使得窗子整体通透性差,影响窗子的采光和窗子整体的美观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包括:窗框,所述窗框形成有活动窗口和固定窗口;活动窗,设于所述活动窗口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窗框,而可向外转动至开窗位置和向内转动至关窗位置;以及,固定窗,设于所述固定窗口;其中,所述活动窗口内在所述活动窗的室内侧设置有内拼接件,所述内拼接件用以在所述活动窗处在关窗位置时,均与所述活动窗密封抵接;和/或,所述固定窗口内在所述固定窗的室外侧设有外拼接件,所述外拼接件与所述固定窗密封抵接。可选地,所述内拼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活动窗的室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所述活动窗口内侧面的一端朝室外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窗口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活动窗在位于室内一表面密封抵接。可选地,所述活动窗口在靠近所述活动窗口的室内端的内侧面上,自室内侧朝室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窗框凸起部、安装孔和第二窗框凸起部,且所述第二窗框凸起部的室外侧侧面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活动窗口内侧面的表面,自室内侧朝室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过孔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窗框凸起部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凸台伸入至所述第二窗框凸起部的室外侧,且与所述定位凸起抵接,所述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还包括螺接件,所述螺接件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安装孔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室外的一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装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活动窗密封抵接的一侧面呈圆弧面设置。可选地,所述外拼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固定窗的室外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朝向室内一侧面朝室内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窗口靠近所述固定窗口室外端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固定窗在位于室外侧一表面密封抵接可选地,所述固定窗口在靠近所述固定窗口的室外端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一凹槽,且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固定窗的一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部相抵,所述第二连接部朝向所述固定窗口的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台,所述第三定位凸台和所述凹槽朝向所述固定窗口室外侧的一表面相抵,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第一通孔和所述固定窗口内侧面上的第二通孔对齐,通过螺接件将第二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窗口靠近室外端的内侧面上;和/或,所述固定窗包括玻璃压线和玻璃,所述玻璃夹装在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玻璃压线之间,所述玻璃压线卡装在所述固定窗口靠近所述固定窗口室内端的内侧面上,以使所述玻璃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玻璃压线密封抵接。可选地,所述活动窗包括框架、玻璃压线和玻璃,所述玻璃夹装在所述框架和所述玻璃压线之间,所述玻璃压线卡装在所述框架上,以使所述玻璃分别与所述框架和所述玻璃压线密封抵接。可选地,所述框架包括框体和连接臂,所述框体具有内侧面和外侧面、以及连接内外侧面的室内端面,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活动窗的室外侧,所述连接臂与所述框体的内外侧面连接在一起,且所述连接臂的一端朝向所述活动窗口延伸与所述活动窗口位于室外的端面密封抵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玻璃延伸与所述玻璃位于室外的一表面密封抵接。可选地,所述框体靠近室内端的内侧面上,自室内侧朝室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框体凸起部和第二框体凸起部,所述玻璃压线朝向框体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框体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卡槽卡装在一起,所述第二框体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卡槽卡装在一起,以使所述玻璃压线与框体安装在一起。可选地,所述框体的外侧面和所述活动窗口的内侧面之间通过转动件转动安装,使得所述活动窗可向外转动至开窗位置和向内转动至关窗位置。在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因为所述窗框形成有活动窗口和固定窗口;活动窗设于所述活动窗口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窗框,使得活动窗可向外转动至开窗位置和可向内转动至关窗位置,且通过将所述内拼接件安装在所述活动窗口内在所述活动窗的室内侧,使得在所述活动窗处在关窗位置时,所述内拼接件与所述活动窗密封抵接。固定窗设于所述固定窗口,通过将外拼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窗口内在所述固定窗的室外侧,且所述外拼接件与所述固定窗密封抵接。因为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的结构设计简单,使得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分别与窗框组合安装时,操作简单,且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分别与活动窗和固定窗密封抵接,提高了活动窗与固定窗的密封性。进一步地,因为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均由板型材料构成,且在保证活动窗与固定窗的密封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内拼接件和外拼接件的各端面,不仅节约了材料,同时也使得内拼接件与活动窗组合处形成的可视面变窄,外拼接件与固定窗抵接形成的可视面变窄,从而提高了窗子整体的通透性,解决了窗子的采光和窗子整体的美观性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在关闭活动窗时的俯视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的活动窗与窗框及内拼接件拼接组合的剖视图;图4为图2的固定窗与窗框及外拼接件拼接组合的剖视图;图5为图1的内拼接件与窗框拼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在关闭活动窗时左视方向的剖视图;图7为图6的A处活动窗与窗框及内拼接件拼接组合的剖视图;图8为图6的B处活动窗与窗框及内拼接件拼接组合的剖视图;图9为图1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在关闭活动窗时左视方向的剖视图;图10为图9的C处固定窗与窗框及外拼接件拼接组合的剖视图;图11为图9的D处固定窗与窗框及外拼接件拼接组合的剖视图;图12为图1的外拼接件与窗框拼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窗框,所述窗框形成有活动窗口和固定窗口;/n活动窗,设于所述活动窗口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窗框,而可向外转动至开窗位置和向内转动至关窗位置;以及,/n固定窗,设于所述固定窗口;/n其中,所述活动窗口内在所述活动窗的室内侧设置有内拼接件,所述内拼接件用以在所述活动窗处在关窗位置时,与所述活动窗密封抵接;和/或,所述固定窗口内在所述固定窗的室外侧设有外拼接件,所述外拼接件与所述固定窗密封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窗框,所述窗框形成有活动窗口和固定窗口;
活动窗,设于所述活动窗口且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窗框,而可向外转动至开窗位置和向内转动至关窗位置;以及,
固定窗,设于所述固定窗口;
其中,所述活动窗口内在所述活动窗的室内侧设置有内拼接件,所述内拼接件用以在所述活动窗处在关窗位置时,与所述活动窗密封抵接;和/或,所述固定窗口内在所述固定窗的室外侧设有外拼接件,所述外拼接件与所述固定窗密封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拼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位于所述活动窗的室内侧,所述第一连接部自所述第一支撑部靠近所述活动窗口内侧面的一端朝室外侧延伸,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活动窗口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活动窗在位于室内一表面密封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窗口在靠近所述活动窗口的室内端的内侧面上,自室内侧朝室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窗框凸起部、安装孔和第二窗框凸起部,且所述第二窗框凸起部的室外侧侧面凸设有定位凸起;
所述第一连接部朝向所述活动窗口内侧面的表面,自室内侧朝室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凸台、过孔和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自由端抵接于所述第一窗框凸起部的自由端,所述第二凸台伸入至所述第二窗框凸起部的室外侧,且与所述定位凸起抵接,
所述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还包括螺接件,所述螺接件穿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安装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朝向室外的一表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装有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活动窗密封抵接的一侧面呈圆弧面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拼接组合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拼接件设置有第二连接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位于所述固定窗的室外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朝向室内一侧面朝室内侧延伸,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窗口靠近所述固定窗口室外端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李春,李相林,胡俊,许惠水,王贵,李扬,苏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广田方特科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