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600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包括左定位组件、右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和垫块组件,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置于基坑上端口,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对称设置,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连接的中间位置被被竖直立柱贯穿设置;所述夹紧组件分别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立柱一侧并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垫块组件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所述右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易于拆装固定,能精准安装立柱在基坑内,可重复使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效率高且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主体结构安装用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杯口式钢筋混凝土的基坑立柱安装过程中,以往由于无专用矫正对心装置,多数时候都是采用钢楔以及在吊车配合找正的情况下完成结构立柱的矫正工作,即吊装机械初步调整后,人工再进行精调,这样的作业方法是在人员与机械互相配合过程中完成的,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劳动效率和吊装机械使用率低下,尤其是在连跨型厂房结构立柱安装施工中,钢楔的制作使用量大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使用装置安装立柱过程简便、快速且精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复杂、工作效率低且不安全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包括左定位组件、右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和垫块组件,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置于基坑上端口,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对称设置,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连接的中间位置被被竖直立柱贯穿设置;所述夹紧组件分别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立柱一侧并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垫块组件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所述右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在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右定位组件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内嵌于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右定位组件设置。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左定位组件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在所述第一横架和所述第二横架之间设有第三横架,所述第三横架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架和所述第二横架一端设置。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横架与所述第二横架结构相同,均为两层结构的架体焊接固定而成。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三横架也为两层结构的架体焊接而成。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架体为方管。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层横向设置的可调连管和竖直设置的竖直管,所述可调连管一端焊接在所述竖直管的外端面上,另一端悬空设置。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垫块组件包括第一垫块和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的数量为六个,所述第二垫块的数量为四个。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第一垫块设置在所述左定位组件、所述右定位组件靠近所述夹紧组件与所述基坑接触的上端面连接处;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垫块设置在所述连接梁所在位置处,所述左定位组件、所述右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接触的上端面连接处,单侧的所述第二垫块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本技术设计的夹紧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拆卸,能精准安装立柱在基坑内,可重复使用,保证施工质量,施工效率高且节约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左定位组件和右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夹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左定位组件11、第一横架12、第二横架13、第三横架20、右定位组件21、第一横架22、第二横架23、第三横架30、夹紧组件31、可调连管32、竖直管40、连接梁50、垫块组件51、第一垫块52、第二垫块60、立柱70、基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提出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左定位组件10、右定位组件20、夹紧组件30和垫块组件50,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设置在基坑70的上端口上且与上端口接触,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相对于立柱60对称设置,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连接的中间位置被被竖直立柱60贯穿设置。夹紧组件30分别置于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远离立柱60的一侧并与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可拆卸连接。垫块组件50置于左定位组件10与基坑70的上端面之间、右定位组件20与基坑70的上端面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立柱60为工字钢结构的,数量为两个,并排同位置设置;但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立柱。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相对于立柱60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夹紧组件30分别置于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远离立柱60的一侧端并与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左定位组件10、右定位组件20、夹紧组件30和连接梁40均为方管材料制成,便于安装制作且取材方便,成本较低。具体地,左定位组件10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横架11和第二横架12,在第一横架11和第二横架12之间垂直设有第三横架13,第一横架11、第二横架12和第三横架13均为双层结构的方管焊接组成且外端口均设有连接通孔,且在上下两层方管之间设有支撑方管,用于连接和固定第一横架11、第三横架13和第二横架12。右定位组件20与左定位组件10的结构相同,即,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横架21和第二横架22,在第一横架21和第二横架22之间垂直设有第三横架23,第一横架21、第二横架22和第三横架23均为双层结构的方管焊接组成且外端口均设有连接通孔,且在上下两层方管之间设有支撑方管。左定位组件10与右定位组件20通过连接梁40固定连接,连接梁40内嵌于左定位组件10与右定位组件20内并通过销钉连接固定。夹紧组件30包括两层横向设置的可调连管31和竖直设置的竖直管32,可调连管31一端焊接在可调连管31的外端面上,另一端悬空设置,可调连管31为方管,内嵌固定在左定位组件10或右定位组件20中的横架端头,利用夹紧组件30使夹紧装置牢固地固定在基坑70上。竖直管32为工字型钢材,卡固在基坑70的外端面上。夹紧组件30与左定位组件10、右定位组件20和连接梁40共同形成一个罩体架固定在基坑70的上端面上,同时两个立柱60穿管由左定位组件10与右定位组件20连接围成的通孔并置于基坑70内。其中,左定位组件10、右定位组件20、夹紧组件30和连接梁40的尺寸设计可根据立柱60与杯口式基坑70的实际尺寸而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夹紧装置可克服基坑70的外形尺寸偏差的影响,适应基坑70外形尺寸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需求,同时也是为了将夹紧装置牢固地固定在基坑70上。进一步的,垫块组件50包括设置在左定位组件10、右定位组件20与基坑70的上端面之间接触的第一垫块51和第二垫块52,第一垫块51和第二垫块52均采用钢垫板材料。第一垫块51设置在左定位组件10、右定位组件20在靠近夹紧组件30与基坑70上端面之间接触的连接处,第一垫块51的数量为六个;在左定位组件10和右定位组件20连接位置处,即在连接梁40所在位置处与基坑70上端面之间接触的地方设有第二垫块52,两个立柱60共设有四个第二垫块52,即单侧立柱60的第二垫块52相对于连接梁40的纵向中心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定位组件、右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和垫块组件,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置于基坑上端口,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对称设置,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连接的中间位置被竖直立柱贯穿设置;所述夹紧组件分别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立柱一侧并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垫块组件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所述右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定位组件、右定位组件、夹紧组件和垫块组件,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置于基坑上端口,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相对于所述立柱对称设置,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连接的中间位置被竖直立柱贯穿设置;所述夹紧组件分别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远离所述立柱一侧并与所述左定位组件和所述右定位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垫块组件置于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所述右定位组件与所述基坑上端面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右定位组件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内嵌于所述左定位组件与所述右定位组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定位组件包括并行设置的第一横架和第二横架,在所述第一横架和所述第二横架之间设有第三横架,所述第三横架垂直于所述第一横架和所述第二横架一端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立柱固定用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架与所述第二横架结构相同,均为两层结构的架体焊接固定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明常喜张睿伟魏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天工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