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7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墙,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若干陶砖,相邻行之间任意两块所述陶砖之间交错设置,相邻行所述陶砖之间的贴合处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杆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连接于混凝土层,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于屋顶。相邻行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混凝土浇筑,能够减少墙体中存在的水汽,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墙面的整齐度,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墙。
技术介绍
普通混凝土为硅酸盐,遇空气或者墙体内的水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根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溶解度较小的氢氧化物(化学性质为碱性),遇到气温的升高,水蒸气蒸发,将氢氧化物从墙体中析出,随着水分的逐渐蒸发,氢氧化物就被析出于混凝土水泥表面,日积月累,使得原本装饰的涂料或者油漆等物被顶起,不再黏附墙面,就发生泛白、起皮、脱落,这一过程称之为“泛碱”。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日本政府决定在未来十五年内,投入巨资全面改造国内四千万套民居住宅,将原设计寿命三十年的抗震住宅的使用年限提升到两百年以上,而且,抗震能力仍达到十级,同时,还要大大提升住宅的保温、隔热、隔音能力,使室内环境具备恒温恒湿的宜居效果。他们采用的改造工艺就是在原有住宅的外面再围上一层特别设计的砖墙,这就是自承重砖幕墙体系。在我国楼宇建筑围护结构上常用的干挂石材和玻璃的设计与施工工艺,我们称之为砖幕墙或清水砖墙结构,属于配筋砌体结构的一种形式。主要区别是在把石材和玻璃变成了轻质的、稳固的、自承重的免装饰清水砖墙。因此,“泛碱”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墙面的整洁度,降低了墙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墙,其具有保持墙面整齐度、延长墙面使用寿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墙,包括若干陶砖,相邻行之间任意两块所述陶砖之间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行所述陶砖之间的贴合处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杆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下端连接于混凝土层,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于屋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行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混凝土浇筑,能够减少墙体中存在的水汽,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墙面的整齐度,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陶砖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陶砖本体的散热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砖上开设的散热孔可以在拼接前,通过若干散热孔将陶砖内侧的水汽尽可能的散发出来,提高了陶砖的干燥度,进一步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相邻行所述陶砖的贴合处设有橡胶垫圈,所述橡胶垫圈套设于所述连接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橡胶垫圈能够减小陶砖与陶砖之间的碰撞与摩擦,提高了陶砖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墙面的完整性,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位于最下行的所述陶砖下设有埋板,所述埋板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埋板能够使陶砖在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处于一个平面上,提高了墙面的平整性,进而提高墙面的整齐度。进一步的,所述埋板与所述陶砖之间设有缓冲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埋板与陶砖之间设置的缓冲垫能够减少埋板上的湿气进入陶砖,进一步降低了“泛碱”现象的发生,延长了陶砖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陶砖墙的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埋板与所述混凝土层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螺栓,通过螺栓能够将埋板固定,避免埋板窜动,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陶砖的砖缝处填充有勾缝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勾缝可以避免泛霜,这样能提高建筑物的视觉效果,确保墙体整体防水功能个耐久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陶砖贯穿连接处设有密封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陶砖贯穿连接处设置的密封垫能够降低连接杆在陶砖的贯穿孔内晃动摆幅,提高了陶砖墙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墙面的整洁度,延长了陶砖墙的使用寿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行之间通过连接杆进行连接,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混凝土浇筑,能够减少墙体中存在的水汽,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墙面的整齐度,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砖上开设的散热孔可以在拼接前,通过若干散热孔将陶砖内侧的水汽尽可能的散发出来,提高了陶砖的干燥度,进一步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3)设置的埋板能够使陶砖在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处于一个平面上,提高了墙面的平整性,进而提高墙面的整齐度,通过螺栓能够将埋板固定,避免埋板窜动,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陶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效果示意图。附图标记:1、陶砖;2、连接杆;3、混凝土层;4、密封垫;5、橡胶垫圈;6、散热孔;7、埋板;8、螺栓;9、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1墙,效果示意图如图3所示。包括若干陶砖1,相邻行之间任意两块陶砖1之间交错设置,相邻行陶砖1之间的贴合处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杆2贯穿连接,连接杆2为镀锌钢管,连接杆2下端连接于混凝土层3,连接杆2上端连接于屋顶(图中未示出)。相邻行之间通过连接杆2进行连接,相较于传统的通过混凝土浇筑,能够减少墙体中存在的水汽,降低水解反应的发生,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墙面的整齐度,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连接杆2与陶砖1贯穿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4,连接杆2与陶砖1贯穿连接处设置的密封垫4能够降低连接杆2在陶砖1的贯穿孔内晃动摆幅,提高了陶砖1墙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墙面的整洁度,延长了陶砖1墙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相邻行所述陶砖1的贴合处设有橡胶垫圈5,橡胶垫圈5套设于连接杆2上。设置的橡胶垫圈5能够减小陶砖1与陶砖1之间的碰撞与摩擦,提高了陶砖1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墙面的完整性,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如图1和图2所示,陶砖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陶砖1本体的散热孔6,陶砖1上开设的散热孔6可以在拼接前,通过若干散热孔6将陶砖1内侧的水汽尽可能的散发出来,提高了陶砖1的干燥度,进一步降低了“泛碱”情况的发生,延长了墙面的使用寿命。如图1所示,位于最下行的陶砖1下设置有埋板7,埋板7与连接杆2固定连接。埋板7为镀锌钢埋板7,设置的埋板7能够使陶砖1在铺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处于一个平面上,提高了墙面的平整性,进而提高墙面的整齐度。埋板7与混凝土层3之间通过螺栓8连接,螺栓8为膨胀螺栓8。设置的螺栓8,通过螺栓8能够将埋板7固定,避免埋板7窜动,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埋板7与陶砖1之间设有缓冲垫9。缓冲垫9为橡胶材质,埋板7与陶砖1之间设置的缓冲垫9能够减少埋板7上的湿气进入陶砖1,进一步降低了“泛碱”现象的发生,延长了陶砖1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陶砖1墙的寿命。陶砖1的砖缝处填充有勾缝剂(图中未示出)。勾缝一定要采用吸水率低的彩色干粉沙浆等专用勾缝剂,这样能提高建筑物的视觉效果,确保墙体整体防水功能和耐久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1)墙,包括若干陶砖(1),相邻行之间任意两块所述陶砖(1)之间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行所述陶砖(1)之间的贴合处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杆(2)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2)下端连接于混凝土层(3),所述连接杆(2)上端连接于屋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1)墙,包括若干陶砖(1),相邻行之间任意两块所述陶砖(1)之间交错设置,其特征在于,相邻行所述陶砖(1)之间的贴合处在竖直方向上通过连接杆(2)贯穿连接,所述连接杆(2)下端连接于混凝土层(3),所述连接杆(2)上端连接于屋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1)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砖(1)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陶砖(1)本体的散热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1)墙,其特征在于,相邻行所述陶砖(1)的贴合处设有橡胶垫圈(5),所述橡胶垫圈(5)套设于所述连接杆(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法施工镂空陶砖(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宏强刘婵娟左弦樊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翔远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