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2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智能马桶盖,智能马桶盖通过基座安装在马桶座上,基座设于马桶座的后端部分覆盖马桶座的容污腔,安装腔包围在容污腔的四周,抽风组件设于安装腔内,抽风组件包括吸气管、风机、排气管及止回阀;吸气管与容污腔相通,风机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止回阀设于排污口出,其进口与排气管连通,出口与排污口相通;智能马桶盖的座圈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基座内设有控制面板。本申请的智能马桶可将如厕时产生的臭气通过抽风装置排至马桶的排污口处,臭气随冲洗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不产生空气污染。通过人体感应器检测使用者对座圈产生的压力自动启动风机进行抽臭气,使用方便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
本技术涉及卫生洁具,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
技术介绍
抽水马桶是人们常使用的卫生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已经发展为拥有许多特别的功能的智能马桶:如臀部清净、下身清净、移动清净、坐圈保温、暖风烘干、自动除臭、静音落座等等。智能马桶使用方便,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是未来家装的首选设备。但是由于人们在排便过程中会产生臭气,臭气无法及时排出就只能扩散在厕所空间内,造成空气难闻,降低使用者的用户体验。中国专利CN109537698A公布了一种马桶、马桶座体及可拆卸抽风组件,通过所述抽风组件将产生的臭气排出室外。该专利虽然解决了如厕时臭气的排出问题,但是臭气直接排放至室外造成室外空气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可将如厕时产生的臭气通过抽风装置排至马桶的排污口处,臭气随冲洗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不产生空气污染。为此,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智能马桶盖,智能马桶盖通过基座安装在马桶座上,基座设于马桶座的后端部分覆盖马桶座的容污腔,容污腔用于收容排泄物,马桶座内还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包围在容污腔的四周与容污腔之间设有隔档壁,马桶座底部设有排污口,安装腔与排污口通过水封管连通,安装腔在马桶座的后端设有开口,抽风组件通过所述开口设于安装腔内,抽风组件包括吸气管、风机、排气管及止回阀;吸气管与容污腔的后端相通,风机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排污口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止回阀安装在安装孔内,止回阀的出口与排污口连通,止回阀的进口与排气管连通;智能马桶盖的座圈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基座内设有控制面板,风机及人体感应器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厕时人体感应器检测到人体,将检测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风机启动,将如厕时产生的臭气通过吸气管抽入风机,经排气管排放至排污口后随冲洗水一同进入室外化粪池,止回阀防止排放的臭气回流及冲洗水进入抽风组件;如厕结束后,人体感应器检测的检测信号消失,控制器控制风机停止抽臭气。止回阀安装在排污口,可防止冲洗的污物进入排气管,长期使用造成排气管的堵塞或排气不畅。如厕时产生的臭气上升集中在马桶座的后端,通过与容污腔后端相通的吸气管及时将臭气抽走,排臭气效果好,臭气不易扩散至厕所空间内。进一步地,基座贯通开设至少一个抽气口,抽气口底部与容污腔相通,吸气管穿过马桶座与基座抽气口顶部连接,吸气管通过基座抽气口与容污腔后端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气经基座抽气口底部进入吸气管,经风机抽至排气管排放。进一步地,基座贯通开设至少一个抽气口,抽气口顶部通过通槽与容污腔相通,吸气管穿过马桶座与基座抽气口底部连接,吸气管通过基座抽气口与容污腔后端连通。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气经基座抽气口顶部进入吸气管,经风机抽至排气管排放。进一步地,基座上设有两个抽气口,两个抽气口间隔设于基座靠近容污腔的一侧,两个抽气口分别连接两个吸气管,两个吸气管汇集到一根总管后与风机进口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气经基座两个抽气口进入吸气管,经风机抽至排气管排放。设置两个抽气口增大抽气口的开口面积,提高排臭气效果。臭气上升集中在马桶座的后端,通过设置与基座靠近容污腔的一侧的两个抽气口吸气,排臭气效果好,臭气不易扩散至厕所空间内。进一步地,隔档壁的上端后侧贯通开设至少一个抽气口,抽气口临近基座,吸气管穿过所述抽气口与容污腔后端连通,吸气管的开口倾斜向下朝向容污腔底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气经马桶座的抽气口吸入,经风机抽至排污口排放。吸气管开口倾斜向下有利于收集臭气,提高臭气排放效果。抽气口设于马桶座上,使吸气管的安装简便,适用于基座不适合开口的马桶。进一步地,隔档壁的上端后侧贯通开设两个抽气口,两个抽气口间隔设置,且临近基座,吸气管穿过所述两个抽气口与容污腔后端连通,吸气管的开口倾斜向下朝向容污腔底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臭气经马桶座后端的两个抽气口吸入,经风机抽至排污口排放。设置两个抽气口增大抽气口的开口面积,提高排臭气效果。进一步地,止回阀与排气管安装孔通过卡合、胶粘或螺纹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回阀与排气管安装孔可拆卸式连接,方便止回阀的更换。一种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智能马桶盖及水箱,智能马桶盖通过基座安装在马桶座上,基座设于马桶座的后端部分覆盖马桶座的容污腔,容污腔用于收容排泄物,水箱设于马桶座的后侧,通过冲洗系统与容污腔连通,马桶座内还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包围在容污腔的四周与容污腔之间设有隔档壁,马桶座底部设有排污口,安装腔与排污口通过水封管连通,安装腔在马桶座的后端设有开口,抽风组件通过所述开口设于安装腔内,抽风组件包括吸气管、风机、排气管及止回阀;吸气管与容污腔的后端相通,风机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排污口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止回阀安装在安装孔内,止回阀的出口与排污口连通,止回阀的进口与排气管连通;智能马桶盖的座圈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基座内设有控制面板,冲洗系统、风机及人体感应器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智能马桶可将如厕时产生的臭气通过抽风装置从容污腔的后端及时抽出,防止臭气扩散在厕所空间内污染空气,抽出臭气排至马桶座排污口随冲洗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不产生空气污染。将风机与控制器连接,通过人体感应器检测使用者对座圈产生的压力自动启动风机进行抽臭气,使用方便卫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智能马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智能马桶的基座与吸气管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智能马桶的基座与吸气管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智能马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智能马桶的俯视图,图中省去智能盖板及基座。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智能马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1参阅图1及图2,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30、智能马桶盖20及抽风组件40。智能马桶盖20通过基座10安装在马桶座30上,基座10安装在马桶座的后端,部分覆盖马桶座的容污腔31。智能马桶盖20包括座圈21及盖板23,座圈21及盖板23通过设于基座上的同一根转轴22与基座10枢接。基座10内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设有控制器。座圈21上设有人体感应器,人体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面板、人体感应器及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人体感应器的型号为ZZS-JNS-1C02-1,控制器的型号为ZCS-2751A-150。马桶座30内设有容污腔31、安装腔34、水封管32及排污口33。容污腔31为用于收集马桶排泄物的腔体,容污腔的底部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智能马桶盖,智能马桶盖通过基座安装在马桶座上,基座设于马桶座的后端部分覆盖马桶座的容污腔,容污腔用于收容排泄物,其特征在于,马桶座内还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包围在容污腔的四周与容污腔之间设有隔档壁,马桶座底部设有排污口,安装腔与排污口通过水封管连通,安装腔在马桶座的后端设有开口,抽风组件通过所述开口设于安装腔内,抽风组件包括吸气管、风机、排气管及止回阀;吸气管与容污腔的后端相通,风机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排污口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止回阀安装在安装孔内,止回阀的出口与排污口连通,止回阀的进口与排气管连通;智能马桶盖的座圈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基座内设有控制面板,风机及人体感应器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抽风除臭功能的智能马桶,包括马桶座、智能马桶盖,智能马桶盖通过基座安装在马桶座上,基座设于马桶座的后端部分覆盖马桶座的容污腔,容污腔用于收容排泄物,其特征在于,马桶座内还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包围在容污腔的四周与容污腔之间设有隔档壁,马桶座底部设有排污口,安装腔与排污口通过水封管连通,安装腔在马桶座的后端设有开口,抽风组件通过所述开口设于安装腔内,抽风组件包括吸气管、风机、排气管及止回阀;吸气管与容污腔的后端相通,风机连接吸气管与排气管,排污口的侧壁贯通开设有安装孔,止回阀安装在安装孔内,止回阀的出口与排污口连通,止回阀的进口与排气管连通;智能马桶盖的座圈上设有人体感应器,基座内设有控制面板,风机及人体感应器与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基座贯通开设至少一个抽气口,抽气口底部与容污腔相通,吸气管穿过马桶座与基座抽气口顶部连接,吸气管通过基座抽气口与容污腔后端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基座贯通开设至少一个抽气口,抽气口顶部通过通槽与容污腔相通,吸气管穿过马桶座与基座抽气口底部连接,吸气管通过基座抽气口与容污腔后端连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智能马桶,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设有两个抽气口,两个抽气口间隔设于基座靠近容污腔的一侧,两个抽气口分别连接两个吸气管,两个吸气管汇集到一根总管后与风机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永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云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