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镜炜专利>正文

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52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盥洗盆技术领域,尤其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包括安装架,焊接在顶部的框架,两者保持垂直设备,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垫套,所述框架的前后表面开设有多个呈水平状分布的通孔,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位于所述通孔内;在安装时,若盥洗盆的边角为圆角或与框架的间隙过大时,安装者可将固定杆和连接杆插入框架相应的固定孔内,进而将垫块固定至框架的内侧拐角处,安装者根据间隙的大小,可以多次叠加多个垫板,直至垫板接触盥洗盆的外侧壁并紧贴,利于提高盥洗盆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
本技术涉及盥洗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
技术介绍
盥洗盆是指盛装水,同时将盛装的水用于洗手或洗脸的器皿,是一种洁具,盥洗盆一般是安装在浴室内,盥洗盆相对于以前的洗脸盆,功能共全面,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托护架是安装和固定盥洗盆的架子。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1、现有的盥洗盆托护架的框架多为方形,若安装的盥洗盆的边角为圆角或框架过大,不便于根据所需,略调框架围合的空间,容易导致间隙过大,不利于紧贴盥洗盆,影响安装的稳定性;2、现有的盥洗盆采用金属的托护架,而盥洗盆多为陶瓷材质,盥洗盆本身易碎或出现裂纹,托护架整体没有对盥洗盆起到防护的效果,增加了盥洗盆损坏的几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具有可根据盥洗盆的大小,缩小与框架的间隙,盥洗盆稳定高,防护效果好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包括安装架,焊接在顶部的框架,两者保持垂直设备,所述框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垫套,所述框架的前后表面开设有多个呈水平状分布的通孔,所述安装架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顶端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框架内侧拐角处安装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垫板,所述框架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垫块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安装有卡块,所述垫板的内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垫板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卡条,所述框架的右端底面安装有U型架。优选的,所述垫块为直角三棱柱,且其斜边为圆弧状。优选的,所述卡槽和所述卡条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框架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杆和所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固定孔。优选的,所述凹槽为框型槽,且所述凹槽的截面为T型。优选的,所述安装架为“H”状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若盥洗盆的边角为圆角或与框架的间隙过大时,安装者将固定杆和连接杆插入框架相应的固定孔内,将垫块固定至框架的内侧拐角处,根据间隙的大小,可以多次叠加多个垫板,直至垫板接触盥洗盆的外侧壁并紧贴,利于提高盥洗盆安装的稳定性;2、垫套和框架形状相同,当安装者将盥洗盆固定至框架内侧壁时,盥洗盆的边沿底面架构于垫套上方,因垫套为硅胶材质,通过垫套增加盥洗盆和框架之间的摩擦力,并起到减震效果,配合凹槽,增大其弹性效果,增强托护架对盥洗盆的防护的效果,降低盥洗盆损坏的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垫套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垫块、固定杆和连接杆安装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垫板剖视图。附图标记:1、安装架;2、框架;3、垫套;4、通孔;5、支撑板;6、滑板;7、插杆;8、垫块;9、垫板;10、凹槽;11、固定杆;12、连接杆;13、卡块;14、卡槽;15、卡条;16、U型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包括安装架1,焊接在顶部的框架2,两者保持垂直设备,框架2的上表面安装有垫套3,框架2的前后表面开设有多个呈水平状分布的通孔4,安装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5,支撑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6,滑板6的顶端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7,插杆7位于通孔4内;框架2内侧拐角处安装有垫块8,垫块8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垫板9,框架2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0,垫块8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和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外侧壁安装有卡块13,垫板9的内侧对称开设有卡槽14,垫板9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卡条15,框架2的右端底面安装有U型架16。本技术中,若盥洗盆的边角为圆角或与框架2的间隙过大时,安装者将固定杆11和连接杆12插入框架2相应的固定孔内,在卡块13的作用下,增加连接杆12和框架2安装的稳定,将垫块8固定至框架2的内侧拐角处,根据间隙的大小,配合卡槽14和卡条15,可以多次叠加多个垫板9至垫块8的内侧,直至垫板9接触盥洗盆的外侧壁并紧贴,利于提高盥洗盆安装的稳定性,垫套3和框架2形状相同,当安装者将盥洗盆固定至框架2内侧壁时,盥洗盆的边沿底面架构于垫套3上方,因垫套3为硅胶材质,通过垫套3增加盥洗盆和框架2之间的摩擦力,并起到减震效果,配合凹槽10,增大其弹性效果,增强托护架对盥洗盆的防护的效果,降低盥洗盆损坏的几率。如图2、图4所示,垫块8为直角三棱柱,且其斜边为圆弧状。需要说明的是,垫块8为硬质塑料块。如图5所示,卡槽14和卡条15相适配。需要说明的是,卡条15和垫板9均为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形变力和柔软度。如图2所示,框架2的内侧壁开设有与固定杆11和连接杆12相适配的固定孔。如图3所示,凹槽10为框型槽,且凹槽10的截面为T型。需要说明的是,垫套3和垫板9材质相同,且具有良好的减震和增大摩擦力的效果。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言,安装架1为“H”状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先将安装架1配合螺栓安装至墙面,并将支撑板5安装至安装架1上,转动支撑板5并将滑板6滑出,将插杆7插入框架2的通孔4内,通过螺栓对支撑板5和滑板6进行固定,转动的支撑板5和多个通孔4,便于调整整体的承重点;安装者将盥洗盆固定至框架2内侧壁,若盥洗盆的边角为圆角或与框架2的间隙过大时,将固定杆11和连接杆12插入框架2相应的固定孔内,在卡块13的作用下,增加连接杆12和框架2安装的稳定,将垫块8固定至框架2的内侧拐角处,根据间隙的大小,配合卡槽14和卡条15,可以多次叠加多个垫板9至垫块8的内侧,直至垫板9紧贴盥洗盆的外侧壁,利于提高盥洗盆安装的稳定性,垫套3和框架2形状相同,盥洗盆的边沿底面架构于垫套3上方,因垫套3为硅胶材质,通过垫套3增加盥洗盆和框架2之间的摩擦力,并起到减震效果,配合凹槽10,增大其弹性效果,增强托护架对盥洗盆的防护的效果,降低盥洗盆损坏的几率,可在U型架16上放置毛巾等杂物,便于随时取用。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包括安装架(1),焊接在顶部的框架(2),两者保持垂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上表面安装有垫套(3),所述框架(2)的前后表面开设有多个呈水平状分布的通孔(4),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6),所述滑板(6)的顶端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7),所述插杆(7)位于所述通孔(4)内,/n所述框架(2)内侧拐角处安装有垫块(8),所述垫块(8)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垫板(9),所述框架(2)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0),所述垫块(8)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和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外侧壁安装有卡块(13),所述垫板(9)的内侧对称开设有卡槽(14),所述垫板(9)的外侧壁对称安装有卡条(15),所述框架(2)的右端底面安装有U型架(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盥洗盆用托护架,包括安装架(1),焊接在顶部的框架(2),两者保持垂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的上表面安装有垫套(3),所述框架(2)的前后表面开设有多个呈水平状分布的通孔(4),所述安装架(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中空结构的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板(6),所述滑板(6)的顶端前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7),所述插杆(7)位于所述通孔(4)内,
所述框架(2)内侧拐角处安装有垫块(8),所述垫块(8)的内侧壁固定设有垫板(9),所述框架(2)的外侧壁开设有凹槽(10),所述垫块(8)的外侧壁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1)和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的外侧壁安装有卡块(13),所述垫板(9)的内侧对称开设有卡槽(14),所述垫板(9)的外侧壁对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刚
申请(专利权)人:曾镜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