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2520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涉及建筑施工消防系统的技术领域。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包括主管、支管、消火栓、第一结构梁和预制叠合板;主管的下端与楼内地面的总出水管连接,主管的上端穿过预制叠合板升至作业面,主管能够穿过预制叠合板的预留洞口,支管穿设在楼内的第一结构梁内,并且支管的出水端连接消火栓,消火栓连接在楼内的承重墙上。解决施工时,需要搭建两次消防系统,成本高,作业人员的安装费用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管的下端连接楼内地面的总出水管,主管的上端穿过预留洞口连接支管,支管穿设第一结构梁内固定,消火栓连接在楼内的承重墙上,消防系统为一次安装,节约费用和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消防系统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工程消防规范的规范要求设置临时消防用水系统,在搭建该消防系统时,为了避免对楼内的设施造成影响,通常是在楼外的指定区域搭建临时消防系统,以确保施工作业能够安全的进行。上述现有技术中,在搭建临时消防系统时,为满足现场的使用需求,需要采购大量的临时用的消防器材供现场安装使用,待楼宇建设完毕后,需要将这些临时消防系统拆卸掉,然后重新在楼内安装正式的消防系统,以便用户使用。这些临时搭建的消防系统虽然成本低,但是,由于数量比较多,还是会造成消防系统成本的浪费;并且该消防系统需要作业人员安装两次,也造成了人工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建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先在楼结构外或者外架上搭建临时消防系统,待楼宇建设完毕后,在楼内搭设正式的消防系统,造成二次安装消防系统成本的浪费,并且也增加了二次作业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00)、支管(200)、消火栓(300)、第一结构梁(400)和预制叠合板;/n所述主管(100)的下端与楼内地面的总出水管连接,所述主管(100)的上端穿过预制叠合板升至作业面,所述主管(100)能够穿过预制叠合板的预留洞口,/n所述支管(200)穿设在楼内的所述第一结构梁(400)内,并且所述支管(200)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消火栓(300),所述消火栓(300)连接在楼内的承重墙(500)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100)、支管(200)、消火栓(300)、第一结构梁(400)和预制叠合板;
所述主管(100)的下端与楼内地面的总出水管连接,所述主管(100)的上端穿过预制叠合板升至作业面,所述主管(100)能够穿过预制叠合板的预留洞口,
所述支管(200)穿设在楼内的所述第一结构梁(400)内,并且所述支管(200)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消火栓(300),所述消火栓(300)连接在楼内的承重墙(5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梁(400)设有限位孔(401),所述支管(200)穿设在所述限位孔(40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01)内连接有限位套管(402),所述支管(200)穿设在所述限位套管(40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工程消防永临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401)的直径大于所述支管(200)的直径。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祝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