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5184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包括收集防雨棚雨水的收集管,封闭连接于所述收集管两端的封头,设置于所述收集管上并与井场防雨棚对接的收集槽,连接防雨棚低位端与收集管的固定架,以及一端与所述收集管底部连通且另一端用于接入指定排放位置的引流机构,其中,所述收集槽与防雨棚低位端对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节省运输空间;成本低,经济实用;可以将防雨棚接到的雨水收集并引流入指定位置,从而满足井场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钻采辅助设备制造领域,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各油区钻井平台对于井场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其中有一项专门要求,要求固控系统防雨棚接收到的雨水必须流入井场周边清水沟内,以达到清污分流的目的。而井场常用的防雨棚结构,雨水顺着防雨棚低位端直接滴落地面,无法满足井场环保要求。因此需要设置雨水收集引流装置,但是现有的雨水收集引流装置有的结构复杂、安装麻烦、成本高,有的成本低但无法重复安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节省运输空间,成本低、经济实用,可以重复安装使用并将防雨棚接到的雨水收集并引流入指定位置、满足井场环保要求的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包括收集防雨棚雨水的收集管,封闭连接于所述收集管两端的封头,设置于所述收集管上并与井场防雨棚对接的收集槽,连接防雨棚低位端与收集管的固定架,以及一端与所述收集管底部连通且另一端用于接入指定排放位置的引流机构,其中,所述收集槽与防雨棚低位端对接。进一步地,所述引流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收集管底部连通的连接管,一端与所述连接管另一端连接的衔接管,以及一端与所述衔接管另一端连接的引流管,其中,所述引流管另一端用于将收集的雨水引流到指定排放位置。为了更好收集雨水,所述收集槽在所述收集管上形成一远离防雨棚低位端的远边和一靠近防雨棚低位端的近边,其中,所述防雨棚低位端搭接于该近边上并伸入所述收集槽内,该远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近边的高度,且该远边高度高于所述防雨棚低位端高度。具体地,所述固定架有多个,所有固定架沿所述收集管的轴向间隔排布。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两种固定架结构,分别如下:其一,所述固定架一端与所述防雨棚低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承托收集管,其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延伸段、承托段,以及设置于承托段末端的用于防止收集管脱落的卡勾,所述固定段与所述防雨棚低位端固定连接。其二,所述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于收集管底部,另一端固定于防雨棚低位端底面,其中,所述固定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段、延伸段、钩挂段、挂钩,所述挂钩挂接于设置于防雨棚低位端底面的挂环上,所述固定段固定连接收集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仅采用收集管、收集槽、封头、固定架、引流机构这几个部件,成本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利运输,且可以重复安装使用。(2)本技术可根据现实情况决定收集管的长度,确保将从防雨棚收集的雨水引流入井场周边清水沟内,达到清污分流的目的。(3)本技术将防雨棚低位端设置于收集槽一条长边与另一条长边之间,这保证了从防雨棚流出的雨水不会溅出收集管,进而被收集统一输送至指定位置,从而满足井场环保要求。(4)本技术利用所设置的多个固定架把防雨棚低位端和收集管固定住,保证了收集管可以有效地工作,不会因为意外因素使得收集管位置偏移而使防雨棚低位端流下的雨水直接滴落地面。(5)本技术的固定架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固定架一端与所述防雨棚低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用于承托收集管;另一种是固定架一端固定连接于收集管底部,另一端固定于防雨棚低位端底面,这两种方式都能使收集管方便地安装,并且也方便了收集管和引流机构后续清理维护时的取放,提高了后续维护工作的便捷性,其具体采用的方式可根据井场需求任意选择,还可以回收二次利用,达到节约环保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另一种固定架形式的局部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收集管,2-收集槽,3-封头,4-固定架,41-固定段,42-延伸段,43-承托段,44-卡勾,45-钩挂段,46-挂钩,5-连接管,6-衔接管,7-引流管,8-防雨棚低位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该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包括收集管1、封头3、收集槽2、固定架4、连接管5、衔接管6、引流管7几大部分。其中,收集管1两端均封闭连接有封头3,用于确保流入收集管1的雨水均可以流入连接管5;收集槽2与防雨棚低位端8对接,保证了雨水可以顺利流入收集管1中;固定架4由固定段41、延伸段42、承托段43、卡勾44几个部分构成,固定段41固定于防雨棚低位端8底部,且一端连接延伸段42,延伸段42另一端与承托段43连接,承托段43用于承托收集管1,且承托段43另一端连接卡勾44,卡勾44用于限制收集管1位置;连接管5一端与所述收集管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衔接管6连通;衔接管6另一端连接引流管7。具体地,当防雨棚低位端8过长时,可设置多个引流机构,保证高效快捷地把雨水输送到指定位置。具体地,为了更好收集雨水,在收集管1上设置的收集槽2包括一远离防雨棚低位端8的远边和一靠近防雨棚低位端8的近边,其中,所述防雨棚低位端8搭接在该近边的上方并伸入收集槽2内,该远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高于近边的高度,且该远边的高度高于防雨棚低位端8的高度。具体地,为了可以将从防雨棚收集的雨水引流入井场周边清水沟内,引流管7的长度可根据现实情况决定。为了更好地固定收集管1和防雨棚低位端8、保证引流效果,该固定架4设置多个,且所有固定架沿所述收集管的轴向间隔排布设置。实施例2如图3所示,该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与实施例1中的该装置结构基本相同,也包括收集管1、封头3、收集槽2、固定架4、连接管5、衔接管6、引流管7几大部分。其中,收集管1两端均封闭连接有封头3,用于确保流入收集管1的雨水均可以流入连接管5;收集槽2与防雨棚低位端8对接,保证了雨水可以顺利流入收集管1中;固定架由固定段41、延伸段42、钩挂段45、挂钩46这几个部分构成,固定段41固定于收集管1底部,且一端连接延伸段42,延伸段42另一端与钩挂段45连接,钩挂段45另一端连接挂钩46,且位于防雨棚低位端8底面,挂钩46挂接于设置于防雨棚低位端8底面的挂环上;连接管5一端与所述收集管1底部连通,另一端与衔接管6连通;衔接管6另一端连接引流管7。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故不多阐述。本技术在使用时,雨水顺着防雨棚低位端流出,通过收集槽流入收集管中,再通过收集管底端中部的连接管和连接管下方的衔接管,最后流入引流管,经由引流管导流至井场指定位置;在安装时,按照实施例1的构架,依次安装连接管、衔接管、引流管,再将固定架的的固定段与防雨棚低位端固定,最后将收集管安置在固定架的承托段上,按照实施例2的构架,先将收集管固定在固定架的固定段上,再依次安装连接管、衔接管、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防雨棚雨水的收集管(1),封闭连接于所述收集管(1)两端的封头(3),设置于所述收集管(1)上并与井场防雨棚对接的收集槽(2),连接防雨棚低位端(8)与收集管(1)的固定架(4),以及一端与所述收集管(1)底部连通且另一端用于接入指定排放位置的引流机构,其中,所述收集槽(2)与防雨棚低位端(8)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集防雨棚雨水的收集管(1),封闭连接于所述收集管(1)两端的封头(3),设置于所述收集管(1)上并与井场防雨棚对接的收集槽(2),连接防雨棚低位端(8)与收集管(1)的固定架(4),以及一端与所述收集管(1)底部连通且另一端用于接入指定排放位置的引流机构,其中,所述收集槽(2)与防雨棚低位端(8)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机构包括一端与所述收集管(1)底部连通的连接管(5),一端与所述连接管(5)另一端连接的衔接管(6),以及一端与所述衔接管(6)另一端连接的引流管(7),其中,所述引流管(7)另一端用于将收集的雨水引流到指定排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场防雨棚雨水收集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2)在所述收集管(1)上形成一远离防雨棚低位端(8)的远边和一靠近防雨棚低位端(8)的近边,其中,所述防雨棚低位端(8)搭接于该近边上并伸入所述收集槽内,该远边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度高于所述近边的高度,且该远边高度高于所述防雨棚低位端(8)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洪波曹均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昆仑石油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