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坑支护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
技术介绍
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在建筑施工中,基坑开挖是在建造建筑物时,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为了防止基坑的承载力下降,基坑开挖后,需要对基坑进行支护处理。目前,针对基坑的支护,所用到的装置通常为钢质的支护模具,但是现有的支护板,在结构上不仅复杂,而且在功能上也较为的单一化,支护模具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因其自身的强度不够,使得在基坑坑面的挤压作用下,支护模具的侧板经常出现变形的问题,而支护模具的投入成本高,且为了减小工程的误差数据,发生变形的支护模具无法再次使用,造成浪费,另外,支护模具在对基坑的坑面进行约束的过程中,因支护模具得到的稳固性不够,而造成基坑的坑面发生滑坡的现象,因此,使得支护模具实际的约束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本
的人员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包括与建筑基坑的内坑面相贴合的支护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1)底部承载面的四个拐角位置均贯穿式固定连接有稳固结构(2);/n所述支护结构(1)包括固定与基坑的内部底面相接触的承载基板(11),所述承载基板(11)与建筑基坑内侧面相邻的端面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过渡衔接框架(14),所述过渡衔接框架(14)的顶部端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护板(16),所述中间支护板(16)的顶部端面焊接固定连接有上支护框架(19),所述上支护框架(19)和中间支护板(16)的一侧端面均固定焊接设置有卡接凸块(111),且上支护框架(1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包括与建筑基坑的内坑面相贴合的支护结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1)底部承载面的四个拐角位置均贯穿式固定连接有稳固结构(2);
所述支护结构(1)包括固定与基坑的内部底面相接触的承载基板(11),所述承载基板(11)与建筑基坑内侧面相邻的端面上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过渡衔接框架(14),所述过渡衔接框架(14)的顶部端面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有中间支护板(16),所述中间支护板(16)的顶部端面焊接固定连接有上支护框架(19),所述上支护框架(19)和中间支护板(16)的一侧端面均固定焊接设置有卡接凸块(111),且上支护框架(19)和中间支护板(16)的另一侧端面均固定焊接设置有卡接槽(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板(11)上表面的四个拐角位置固定开设有拓位槽孔(12),所述拓位槽孔(12)与承载基板(11)的底面相连通,所述承载基板(11)的内部的中间位置贯穿式固定开设有过水通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衔接框架(14)为一种弧形结构的构件,且过渡衔接框架(14)的弧度为90°,所述过渡衔接框架(14)的内部贯穿式固定开设有尺寸和形状均相适配的撬动调整通孔(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临时支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护板(16)与建筑基坑内坑面相背离的端面上分别固定焊接有横向加强支撑板(17)和纵向加强支撑板(18),所述横向加强支撑板(17)和纵向加强支撑板(18)在中间支护板(16)的背面上呈交错分布,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武国芳,周静坤,董耀华,朱珊珊,郑阿婵,
申请(专利权)人:梁静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