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353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具体涉及PC盖板技术领域,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指纹层可以有效避免手指上的指纹残留在盖板本体上,防眩光层、减反射层具有防眩光以及降低透明基板的反射率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采用第一玻璃盖板以及第二玻璃盖板的双层设计,有效降低了PC显示屏在撞击或冲击时内部玻璃组件碎裂的风险,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还显著提高了耐冲击性和防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
本技术涉及PC盖板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机、平板电脑、摄像头、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普及,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电子产品一般都包括有盖板,用于对电子产品本体进行保护或者增强所述电子产品的外观效果。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盖板表面易脏污,且脏污难清除,手感涩,表面易划伤,影响电脑产品整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通过防指纹层可以有效避免手指上的指纹残留在盖板本体上,防眩光层、减反射层具有防眩光以及降低透明基板的反射率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包括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所述减反射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所述防静电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辐射膜层,所述防辐射膜层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指纹层。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基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图案层,所述图案层的底端表面设置有PSA胶层,所述PSA胶层的底端与PC屏幕接触。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指纹层的厚度为40nm,且防指纹层的表面设置有纳米碳酸钙颗粒,纳米碳酸钙颗粒的粒径为1um。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层的顶端表面为分布有抗菌粒子的透明薄膜,抗菌粒子为氧化锌粒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基板包括第一玻璃盖板,所述第一玻璃盖板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盖板,且第一玻璃盖板与第二玻璃盖板之间夹设有中间膜。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膜的一端与第一玻璃盖板连接,且中间膜的另一端与第二玻璃盖板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技术通过防指纹层可以有效避免手指上的指纹残留在盖板本体上,防眩光层、减反射层具有防眩光以及降低透明基板的反射率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采用第一玻璃盖板以及第二玻璃盖板的双层设计,有效降低了PC显示屏在撞击或冲击时内部玻璃组件碎裂的风险,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还显著提高了耐冲击性和防爆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盖板本体表面易出现指纹以及防眩效果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透明基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盖板本体、2防眩光层、3减反射层、4抗菌层、5防静电层、6防辐射膜层、7防指纹层、8图案层、9PSA胶层、10透明基板、11第一玻璃盖板、12中间膜、13第二玻璃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一实施例的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所述盖板本体1包括透明基板10,所述透明基板10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眩光层2,所述防眩光层2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3,所述减反射层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5,所述防静电层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辐射膜层6,所述防辐射膜层6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指纹层7。参照说明书附图1,该实施例的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包括图案层8,所述透明基板10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图案层8,所述图案层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PSA胶层9,所述PSA胶层9的底端与PC屏幕接触。进一步的,所述防指纹层7的厚度为40nm,且防指纹层7的表面设置有纳米碳酸钙颗粒,纳米碳酸钙颗粒的粒径为1um。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4的顶端表面为分布有抗菌粒子的透明薄膜,抗菌粒子为氧化锌粒子。实施场景具体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防辐射膜层6的顶端表面设置一层防指纹层7,而防指纹层7可以有效避免手指上的指纹残留在盖板本体1上,防眩光层2、减反射层3具有防眩光以及降低透明基板的反射率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抗菌层4适度释放出抗菌离子,抗菌离子引起细菌细胞壁、细胞膜的损伤,进而进入细菌内,并与细胞内蛋白酶、DNA等生物基团发生反应,导致其变性失活,从而达到对微生物的抑制和杀灭的目的,能够有效防止细菌在盖板表面上生存,达到抗菌效果,本实施例具体解决了盖板本体1表面易出现指纹以及防眩效果差的问题。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图2,该实施例的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包括第二玻璃盖板13,所述透明基板10包括第一玻璃盖板11,所述第一玻璃盖板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玻璃盖板13,且第一玻璃盖板11与第二玻璃盖板13之间夹设有中间膜12。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膜12的一端与第一玻璃盖板11连接,且中间膜12的另一端与第二玻璃盖板13连接。实施场景具体为:使用时,透明基板10采用第一玻璃盖板11以及第二玻璃盖板13的双层设计,有效降低了PC显示屏在撞击或冲击时内部玻璃组件碎裂的风险,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还显著提高了耐冲击性和防爆性能,增强安全性能。本技术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2,防指纹层7可以有效避免手指上的指纹残留在盖板本体1上,防眩光层2、减反射层3具有防眩光以及降低透明基板的反射率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眩光的效果,采用第一玻璃盖板11以及第二玻璃盖板13的双层设计,有效降低了PC显示屏在撞击或冲击时内部玻璃组件碎裂的风险,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结构强度,还显著提高了耐冲击性和防爆性能。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技术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技术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包括透明基板(10),所述透明基板(10)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眩光层(2),所述防眩光层(2)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3),所述减反射层(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5),所述防静电层(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辐射膜层(6),所述防辐射膜层(6)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指纹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本体(1)包括透明基板(10),所述透明基板(10)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眩光层(2),所述防眩光层(2)的顶端表面设置有减反射层(3),所述减反射层(3)的顶端表面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静电层(5),所述防静电层(5)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辐射膜层(6),所述防辐射膜层(6)的顶端表面设置有防指纹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10)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图案层(8),所述图案层(8)的底端表面设置有PSA胶层(9),所述PSA胶层(9)的底端与PC屏幕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5.6英寸PC防眩光防指纹盖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林王飞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千斛水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