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厉夫启专利>正文

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33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焊接有外筒,外筒的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液管,外筒的右端焊接有端盖,端盖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外筒内设置有分离筒,外筒与分离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分离筒内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左侧连接进料管,转杆的杆体上开有两个出料口,出料口的右侧焊接有挡料板,转杆上焊接有螺旋片,螺旋片的外边包裹有橡胶边,转杆的右端套在端盖中心位置轴承内,支撑架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上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分别连接转杆的转杆传动轮与分离筒的分离筒传动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离效率高,能防止固液再次混合,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
本技术涉及动物粪便处理领域,具体为一种固液分离机。
技术介绍
随着养殖企业的发展,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与养殖场污水粪便污染环境加大力度的治理,粪便固液分离机也正不断创新,追求技术,以求解决更多的养殖粪水问题。但是现有的固液分离机在使用时,固液的分离不完全,而且分离后固液容易再次混合,导致分离效率底,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解决固液分离不完全,效率低,后续容易导致再次混合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上端焊接有外筒,外筒的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液管,外筒的右端焊接有端盖,端盖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外筒内设置有分离筒,外筒与分离筒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分离筒内设置有转杆,转杆的左侧连接进料管,转杆的杆体上开有两个出料口,出料口的右侧焊接有挡料板,转杆上焊接有螺旋片,螺旋片的外边包裹有橡胶边,转杆的右端套在端盖中心位置轴承内,支撑架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上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分别连接转杆的转杆传动轮与分离筒的分离筒传动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分离筒截面呈U型,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筒面上设置有有滤孔,滤孔直径1mm。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转杆中空,左端连接进料口,在外筒内10cm处设置有两个出料孔,出料孔右侧焊接有挡板,将右侧管道封死。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螺旋片的外侧包裹有橡胶边,橡胶边与分离筒内壁贴合。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筒左侧焊接有端盖,端盖为圆柱顶面设置圆锥的结构,圆柱底面设置有轴承,在端盖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转杆传动轮直径10cm,分离筒传动轮直径13cm,电机与转杆传动轮传动皮带连接的传动轮直径5cm,与分离筒传动轮传动皮带连接的传动轮直径25cm。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离心力将固液分离,而非分层,能防止固液再次结合,提高分离效率。2.本技术在螺旋片的边缘设置橡胶边,能起到清刮分离筒内壁,防止固体粘连堵塞滤孔的作用,提高分离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筒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转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旋片结构示意图。图1-4中:1-支撑架,2-外筒,3-轴承,4-分离筒,5-转杆,501-杆体,502-出料孔,503-挡板,6-转杆传动轮,7-分离筒传动轮,8-传动皮带,9-电机,10-进料管,11-螺旋片,12-橡胶边,13-出液管,14-端盖,15-出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包括支撑架1,外筒2,轴承3,分离筒4,转杆5,杆体501,出料孔502,挡板503,转杆传动轮6,分离筒传动轮7,传动皮带8,电机9,进料管10,螺旋片11,橡胶边12,出液管12,端盖14,出料口15,支撑架1的上端焊接有外筒2,外筒2的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液管13,外筒2的右端焊接有端盖14,端盖14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外筒2内设置有分离筒4,外筒2与分离筒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3,分离筒4内设置有转杆5,转杆5的左侧连接进料管10,转杆5的杆体501上开有两个出料口502,出料口502的右侧焊接有挡料板503,转杆5上焊接有螺旋片11,螺旋片11的外边包裹有橡胶边12,转杆5的右端套在端盖14中心位置轴承3内,支撑架1底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上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8分别连接转杆5的转杆传动轮6与分离筒4的分离筒传动轮7。其中:分离筒4截面呈U型,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筒面上设置有有滤孔,滤孔直径1mm,能通过离心力将固液分离,固体从右端开口排出,液体从滤孔处滤除。其中:转杆5中空,左端连接进料口10,在外筒2内10cm处设置有两个出料孔502,出料孔502右侧焊接有挡板503,将右侧管道封死,便于进料,防止原料进入右端转杆5内部。其中:螺旋片11的外侧包裹有橡胶边12,橡胶边12与分离筒4内壁贴合,增强螺旋片12对原料的运输能力,也对分离筒4内壁进行清刮,防止堵塞。其中:外筒2左侧焊接有端盖14,端盖14为圆柱顶面设置圆锥的结构,圆柱底面设置有轴承3,在端盖14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对固体进行收集出料,防止固体产物因离心力而被抛飞。其中:转杆传动轮6直径10cm,分离筒传动轮7直径13cm,电机9与转杆传动轮6传动皮带8连接的传动轮直径5cm,与分离筒传动轮7传动皮带8连接的传动轮直径25cm,使得分离筒4与转杆5同向差速转动,固液分离的同时低速将原料向右端出料口15转移。在使用本技术时,将原料从进料管10送入,原料通过转杆5的出料孔502进入转杆5与分离筒4之间空间,分离筒4在电机9的带动下转动,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从滤孔中渗出进入外筒2与分离筒4之间空间,从右侧出液管13排出,固体被转杆5上螺旋片11带动,从右侧开口掉落到端盖14出料口15处。以上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技术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上端焊接有外筒(2),外筒(2)的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液管(13),外筒(2)的右端焊接有端盖(14),端盖(14)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外筒(2)内设置有分离筒(4),外筒(2)与分离筒(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3),分离筒(4)内设置有转杆(5),转杆(5)的左侧连接进料管(10),转杆(5)的杆体(501)上开有两个出料孔(502),出料孔(502)的右侧焊接有挡板(503),转杆(5)上焊接有螺旋片(11),螺旋片(11)的外边包裹有橡胶边(12),转杆(5)的右端套在端盖(14)中心位置轴承(3)内,支撑架(1)底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上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8)分别连接转杆(5)的转杆传动轮(6)与分离筒(4)的分离筒传动轮(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上端焊接有外筒(2),外筒(2)的右端底部设置有出液管(13),外筒(2)的右端焊接有端盖(14),端盖(14)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5),外筒(2)内设置有分离筒(4),外筒(2)与分离筒(4)的连接处设置有轴承(3),分离筒(4)内设置有转杆(5),转杆(5)的左侧连接进料管(10),转杆(5)的杆体(501)上开有两个出料孔(502),出料孔(502)的右侧焊接有挡板(503),转杆(5)上焊接有螺旋片(11),螺旋片(11)的外边包裹有橡胶边(12),转杆(5)的右端套在端盖(14)中心位置轴承(3)内,支撑架(1)底部安装有电机(9),电机(9)上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8)分别连接转杆(5)的转杆传动轮(6)与分离筒(4)的分离筒传动轮(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螺离心固液分离机,其特征在于:分离筒(4)截面呈U型,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筒面上设置有有滤孔,滤孔直径1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夫启
申请(专利权)人:厉夫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