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298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阳极区、阴极区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阳极区和阴极区之间的质子交换膜,所述的阳极区内设有阳极电极,所述的阳极电极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区内设有阴极电极,所述的阴极电极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一种利用电极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方法,包括:在阳极区中加入酸洗废液,在阴极区加入电镀污泥和水,形成电镀污泥水,打开电源,启动装置,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区酸洗废液中的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与电镀污泥反应,促使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溶出,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渗析技术(ED)由德国科学家Morse和Pierce在1903发现,Pauli在1924年对其装置进行改进,在1950年Juda开发出选择性能良好的膜,使电渗析技术进入实用阶段。电渗析主要利用溶液中的带电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离子有选择性的通过离子交换膜,从而实现离子的分离或富集。该技术由于操作简便和无污染等特点,广泛运用于脱盐和工业废水的处理。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主要集中在含盐、金属和放射性物质等废水的处理,对于危险废物处理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电极的改性技术是提高电解效率的有效途径,因为它改变了电极的理化性质,为电子转移提供了更好的途径。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由于其本身的特性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现今对于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还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现有处理技术均存在处理效率低、资源和能源浪费等问题,这就使得许多危废处置企业迫切需要危险废物处置的新技术,并且在处理过程中能够回收有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现今对于电镀污泥与酸洗废液的协同处理,大部分都是直接进行混合,通过控制混合比例并添加部分助剂,以达到回收铁氧体的目的,虽然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但是对于其他重金属的去除或利用效率不高,而且对于污泥的种类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本技术采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可以减少电渗析设备的能量投入。在电渗析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一些重金属单质的析出以达到回收的目的;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离子的迁移速率更快,可有效地分离酸洗废液中的阴阳离子,酸洗废液中的氢离子可以有效增加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的溶出,从而使酸洗废液的pH值升高,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一种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包括阳极区、阴极区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阳极区和阴极区之间的质子交换膜,所述的阳极区内设有阳极电极,所述的阳极电极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区内设有阴极电极,所述的阴极电极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的阳极电极采用石墨毡,具体为5mm厚的石墨毡,所述的阴极电极采用石墨毡,具体为5mm厚的石墨毡。所述的阳极电极通过钛丝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电极通过钛丝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所述的阳极区内设置有阴极区磁力搅拌子,所述的阳极区内设置有阳极区磁力搅拌子。所述的阳极区内放置酸洗废液,所述的阴极区内放置电镀污泥和水。一种利用电极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方法,采用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包括以下步骤:在阳极区中加入酸洗废液,在阴极区加入电镀污泥和水,形成电镀污泥水,打开电源启动装置,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区酸洗废液中的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与电镀污泥反应,促使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溶出。作为优选,所述的阳极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在420~480摄氏度高温处理15~45min后用丙酮的擦拭,进一步优选,在440~460摄氏度高温处理25~35min后用丙酮的擦拭,进一步优选,在450摄氏度高温处理30min后用丙酮的擦拭。本技术中电极经过450摄氏度高温和丙酮的擦拭,以达到增加电极表面的活性面积、电导率和官能团的目的。所述的阴极电极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在420~480摄氏度高温处理15~45min后用丙酮的擦拭,进一步优选,在440~460摄氏度高温处理25~35min后用丙酮的擦拭,进一步优选,在450摄氏度高温处理30min后用丙酮的擦拭。在优选技术方案中,在电镀污泥里加入螯合剂可以更好地去除重金属,机理是螯合剂能和重金属生成稳定性更高的可溶性螯合物,把污泥中的一些非稳定形态的重金属转化溶出。在酸洗废液中加入氯盐有利于提高溶液的导电性,增加装置的电解效率,提高处理能力。在阳极区中加入酸洗废液后,在阳极区中还加入CaCl2水溶液,所述的CaCl2水溶液为1~3mol/L,进一步优选为1.5~2.5mol/L,最优选为2mol/L。所述的酸洗废液与CaCl2水溶液的体积比为8~12:1,进一步优选为9~11:1,最优选为10:1。本技术中酸洗废液中加入CaCl2水溶液增加了溶液的电导率,在电解质周围生成了水化层,增加了装置的电解效率。在阴极区加入电镀污泥和水,形成电镀污泥水,在阴极区还加入EDTA(乙二胺四乙酸)、乳酸、柠檬酸和草酸,所述的EDTA(乙二胺四乙酸)、乳酸、柠檬酸和草酸均以水溶液的形式加入,浓度均为1~3mol/L,进一步优选为1.5~2.5mol/L,最优选为2mol/L。所述的电镀污泥水与EDTA水溶液、乳酸水溶液、柠檬酸水溶液、草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0:0.7~1.3:0.7~1.3:0.7~1.3:0.7~1.3,进一步优选为10:0.9~1.1:0.9~1.1:0.9~1.1:0.9~1.1,进一步优选为10:1:1:1:1。本技术中电镀污泥用EDTA,乳酸,柠檬酸和草酸的混合螯合剂处理以强化污泥中各重金属的捕集和去除过程。所述的电镀污泥和水的体积比为1:7~11,进一步优选为1:8~10,再进一步优选为1:9。EDTA,乳酸,柠檬酸和草酸的混合螯合剂可以强化污泥中各重金属的捕集和去除过程。所述的直流电的电压为0.5~2.1V,进一步优选为1.2V~2.1V,最优选为2.1V。本技术中,启动装置,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阳极区酸洗废液中的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区,与电镀污泥反应,促使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溶出,同时使酸洗废液的pH值有所升高。在电流和浓度差的作用下,酸洗废液中的H+定向迁移至阴极区,从而与碱性的电镀污泥进行反应。当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离子从污泥中析出,其中铜离子转化为单质铜,电镀污泥和酸洗废液中的重金属含量都有所下降,可以同步实现污泥中重金属的去除和酸洗废液中铁的回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采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可以减少电渗析设备的能量投入。在电渗析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调节电压来控制一些重金属单质的析出以达到回收的目的;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离子的迁移速率更快,可有效地分离酸洗废液中的阴阳离子,酸洗废液中的氢离子可以有效增加电镀污泥中的重金属的溶出,从而使酸洗废液的pH值升高,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本技术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电镀污泥中加入的EDTA,乳酸,柠檬酸和草酸作为螯合剂促进了重金属的去除。酸洗废液中加入氯盐增加了溶液电导率。电极的简单改性处理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电导率和官能团。利用电场的作用,可以使分置在电渗析装置中阳极室中的酸洗废液与阴极室中电镀污泥发生离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区、阴极区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阳极区和阴极区之间的质子交换膜,所述的阳极区内设有阳极电极,所述的阳极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区内设有阴极电极,所述的阴极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n所述的阳极电极采用5mm厚的石墨毡,所述的阴极电极采用5mm厚的石墨毡;/n所述的阳极电极通过钛丝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电极通过钛丝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n所述的阳极区内设置有阴极区磁力搅拌子,所述的阳极区内设置有阳极区磁力搅拌子;/n所述的阳极区内放置酸洗废液,所述的阴极区内放置电镀污泥和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渗析技术协同处理酸洗废液和电镀污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极区、阴极区以及设置在所述的阳极区和阴极区之间的质子交换膜,所述的阳极区内设有阳极电极,所述的阳极电极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的阴极区内设有阴极电极,所述的阴极电极与电源负极连接;
所述的阳极电极采用5mm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博文胡勤海王忠东应文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