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乙烯的制备方法和乙烯的制备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9月0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8-0105163和于2019年07月0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079915的优先权的权益,这两项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由热裂化法制备乙烯时,能够通过防止由于产量增加引起的过载来提高乙烯的收率的乙烯的制备方法,以及实施所述制备方法的乙烯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乙烯通过诸如石脑油、乙烷、丙烷等的热裂化方法,乙炔氢化的方法,乙醇脱水的方法等的各种方法制备。在这些方法中,在热裂化方法中,将作为原料的诸如石脑油等的烃化合物输入到炉中,使烃化合物在炉中进行热裂化,并且使热裂化产物进行冷却、压缩和纯化。近年来,在使用诸如石脑油等的烃化合物作为原料的热裂化方法中,为了提高诸如乙烯的产物的收率,使用除了使用石脑油作为原料的液相分解步骤之外,还包括使用乙烷、丙烷等作为原料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n将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所述进料流进料到第二气液分离塔中;/n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一部分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三气液分离塔中;/n将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脱甲烷塔中;/n将脱甲烷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C2分离塔中;/n将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n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作为第一循环流;/n将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4 KR 10-2018-0105163;20190703 KR 10-2019-001.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所述进料流进料到第二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一部分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三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脱甲烷塔中;
将脱甲烷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C2分离塔中;
将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作为第一循环流;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以及
将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2.一种乙烯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所述进料流进料到第二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一部分进料到脱甲烷塔中,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三气液分离塔中;
将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脱甲烷塔中;
将脱甲烷塔的塔底排出流进料到C2分离塔中;
将C2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一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作为第一循环流;
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以及
将第一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进料到第二压缩机中,
其中,仅在所述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中的C1的含量为35摩尔%以上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进行所述的将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二热交换器,并且将该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压缩机的压缩排出流的部分进料到第一压缩机中作为第二循环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在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之前的温度为-65℃至-55℃,并且
所述包含C1和C2烃化合物的进料流在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之后的温度为-76℃至-6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底排出流的剩余部分进料到脱乙烷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包含氢气以及C1和C2烃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在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之前的温度为-76℃至-66℃,并且
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在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之后的温度为-90℃至-77℃。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乙烯的制备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三气液分离塔的塔顶排出流循环至冷却箱中。
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台雨,金仁燮,李成圭,申俊浩,秋渊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