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汽车扰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252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热性树脂组合物,该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第一共聚物,该第一共聚物包含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5℃以上;和第三共聚物,该第三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共聚物具有直链形状,所述第三共聚物具有支链形状并且支化度为2至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汽车扰流板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12月1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7-0169106的优先权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汽车扰流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含支链共聚物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和使用该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制造的汽车扰流板。
技术介绍
扰流板非常大并且用于汽车中,其通常使用包含ABS共聚物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通过吹塑成型工艺来制造。制造这种汽车扰流板的方法包括:熔化通过挤压工艺制备的粒状耐热性树脂组合物的步骤;向熔化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施加液压以制备型坯的步骤;将型坯在模具中吹塑成型以制造模制品的步骤;修整模制品的步骤;对修整后的模制品进行砂磨的步骤;和对砂磨后的模制品进行涂漆以制造扰流板的步骤。由于汽车扰流板非常大,因此用于制造它的用于吹塑成型的型坯的重量为3kg至8kg。也就是说,型坯非常重。因此,当用于制备型坯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的组分的重均分子量小时,熔体强度弱,因此在型坯的制备过程中,该型坯会由于型坯本身的重量而下垂。当在耐热性树脂组合物中包含重均分子量大的共聚物以解决该问题时,可以防止型坯下垂,但是由于高的熔化粘度,必须向型坯施加过度的压力。然而,这种过度的压力会导致熔体破裂,这会导致在产品表面上产生钳形缺陷。这种型坯表面缺陷仍然存在于已经吹塑成型的模制品上,这导致最终产品扰流板的表面缺陷。因此,为了防止用于制造扰流板的型坯的生产过程中熔体破裂,有利的是,当通过位于储料缸的下部的模头时,熔化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具有高的流动性,即,用于在相对高的剪切速率下压缩的熔体流动指数。另外,为了防止在通过模头后由于型坯本身的重量而引起的下垂,有利的是,熔化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具有低的流动性,即,用于在低剪切速率下伸长模式的流动指数。然而,由于在熔体破裂和熔体强度之间存在此消彼长,因此工艺窗口非常窄,因此很难制造高质量的扰流板。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在吹塑成型过程中不表现出表面缺陷和型坯下垂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包含:第一共聚物,该第一共聚物包含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5℃以上;和第三共聚物,该第三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共聚物具有直链形状,所述第三共聚物具有支链形状并且支化度为2至8。有益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在吹塑成型过程中没有表现出由于熔体破裂而引起的表面缺陷和型坯下垂。因此,所述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可以用作用于汽车扰流板的合适材料。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型坯的根据角频率的粘度;图2示出了型坯的随时间的伸长粘度。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更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以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或词语不应该限于常用或词典的含义,而具有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技术方面相对应的含义和概念,以便最适当地表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由Malvern制造的ViscotekTDA305测量和计算支化度、绝对分子量和多分散指数。由Malvern制造的ViscotekTDA(三/四检测器阵列)配备有所有的折射率检测器、光散射检测器、特性粘度检测器。当使用ViscotekTDA时,测量条件如下:柱:PLolexisx2+C,洗脱液:四氢呋喃(THF),流速:1.0mL/min,温度:40℃,进样量:100μg。首先,使用折射率数据和光散射数据确定绝对分子量。然后,使用折射率数据和特性粘度数据并且应用三功能分支模型来计算支化度。在本专利技术中,重均分子量可以使用四氢呋喃(THF)作为洗脱液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WatersBreeze)测量为与标准聚苯乙烯(PS)样品的相对值。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通过将预定量的接枝共聚物作为第一共聚物加入到溶剂中,使用振动器将其溶解并且使用离心机对其进行离心,得到不溶成分之后,根据以下等式来计算接枝率。具体地,将预定量的接枝共聚物作为第一共聚物加入到丙酮中,然后通过振动器(商品名:SI-600R,制造商:LabCompanion)振动24小时以溶解游离接枝共聚物。使用离心机将所得溶液以14,000rpm离心1小时,并且使用真空干燥器(商品名:DRV320DB,制造商:ADVANTEC)在140℃下干燥2小时,从而得到不溶成分。接枝率(%)可以根据以下等式计算:接枝率(%)=[(接枝壳的重量)/加入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橡胶)的重量]×100=[{(接枝共聚物离心后不溶成分的重量)-(加入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橡胶)的重量)}/加入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橡胶)的重量]×100加入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橡胶)的重量=干燥胶乳后接枝共聚物的重量×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橡胶)的分数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第一共聚物的壳的重均分子量可以是指接枝至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的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第一共聚物的壳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将根据接枝率测量方法得到的不溶成分以1重量%溶解在四氢呋喃(THF)溶液中,然后用1μm过滤器过滤之后,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作为与标准聚苯乙烯(PS)样品的相对值来得到。在本专利技术中,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平均粒径可以使用Nicomp380粒度分析仪通过动态光散射(DLS)方法来测量,并且可以将其定义为在粒径分布曲线中对应于50%的散射强度粒径的粒径。1.耐热性树脂组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包含:1)第一共聚物,该第一共聚物包含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2)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5℃以上;和3)第三共聚物,该第三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共聚物具有直链形状,所述第三共聚物具有支链形状并且支化度为2至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4)第四共聚物,该第四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6℃以下且具有直链形状。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的各个组分。1)第一共聚物第一共聚物是接枝共聚物,并且包含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包含:/n第一共聚物,该第一共聚物包含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n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5℃以上;和/n第三共聚物,该第三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n其中,所述第二共聚物具有直链形状,所述第三共聚物具有支链形状并且支化度为2至8。/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211 KR 10-2017-01691061.一种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包含:
第一共聚物,该第一共聚物包含共轭二烯类聚合物、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
第二共聚物,该第二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15℃以上;和
第三共聚物,该第三共聚物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
其中,所述第二共聚物具有直链形状,所述第三共聚物具有支链形状并且支化度为2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共聚物的支化度为5至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共聚物以60:40至90:10的重量比包含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共聚物的绝对分子量为500,000g/mol至700,000g/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三共聚物的多分散指数为3.0至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共聚物的总重量,所述第一共聚物包含:
40重量%至75重量%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
18重量%至43重量%的来自芳香族乙烯基类单体的单元;和
7重量%至17重量%的来自乙烯基氰基类单体的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共轭二烯类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为0.1μm至0.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共聚物的接枝率为30%至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构成所述第一共聚物的壳的重均分子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承哲郑大山金成龙南镇午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