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22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涉及电梯吊顶领域,针对电梯发生故障紧急逃生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所述顶框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顶框两侧边框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转轴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锥齿轮右侧的一方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绳梯,所述绳梯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绳梯远离第一转轴一端伸到顶框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方便救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适合进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
本技术涉及电梯吊顶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
技术介绍
目前,厢式电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在安装厢式电梯过程中,往往涉及电梯吊顶的安装,而现有的电梯吊顶生产中,做出来的电梯吊顶在安全方面一般比较容易忽略,在发生故障时救援人员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救援行动,在紧急情况中被困人员也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解决了电梯发生故障时救援人员难以进入电梯内部进行救援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包括顶框,所述顶框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顶框两侧边框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转轴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且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二锥齿轮右侧的一方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绳梯,所述绳梯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绳梯远离第一转轴一端伸到顶框外,所述绳梯的左侧设有与顶框的底部焊接的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靠近第一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且第一直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绳梯的下方设有与顶框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靠近第二直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二直齿轮啮合传动。优选的,所述顶框两侧边框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开设高度使第一转轴上的装置不触碰到顶框的底部。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块的高度使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紧密啮合传动。优选的,两个所述轴承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焊接在顶框底部。优选的,所述顶框靠近第三转轴的一侧开有出口,所述绳梯靠近第三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出口。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驱动电机、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绳梯等结构,驱动电机转动时带动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一转轴转动,第一转轴转动时绳梯也会转动,第一直齿轮通过第一齿轮带动第二转轴以及第二直齿轮转动,第二齿轮通过第二直齿轮带动第三转轴转动,而第三转轴会带动绳梯由出口处向电梯内部下落,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方便救援,从而减少人员伤亡,适合进行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的固定环和齿轮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框、2驱动电机、3第一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5第一转轴、6滑轮、7第一齿轮、8绳梯、9第一直齿轮、10第二转轴、11固定块、12第二直齿轮、13第二齿轮、14第三转轴、15轴承、16叶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包括顶框1,顶框1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顶框1两侧边框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6,第一转轴5靠近第一锥齿轮3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4,且第二锥齿轮4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传动,第一转轴5远离第二锥齿轮4右侧的一方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远离第二锥齿轮4的一侧设有绳梯8,绳梯8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5上,绳梯8远离第一转轴5一端伸到顶框1外,绳梯8的左侧设有与顶框1的底部焊接的两个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第二转轴10靠近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9,且第一直齿轮9与第一齿轮7啮合传动,第二转轴10远离第一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12,绳梯8的下方设有与顶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轴承15,两个轴承15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14,第三转轴14靠近第二直齿轮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且第二齿轮13与第二直齿轮12啮合传动。顶框1两侧边框开设有通孔,第一转轴5穿过通孔,两个通孔的开设高度使第一转轴5上的装置不触碰到顶框1的底部,两个固定块11的高度使第一直齿轮9和第二直齿轮12紧密啮合传动,两个轴承15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焊接在顶框1底部,顶框1靠近第三转轴14的一侧开有出口,绳梯8靠近第三转轴14的一端延伸至出口。本实施例中,首先,驱动电机2转动带动第一锥齿轮3转动,第一锥齿轮3带动第二锥齿轮4转动,当第二锥齿轮4转动时通过第一转轴5带动两个滑轮6以及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直齿轮9通过第一齿轮7的转动带动第二转轴10以及第二直齿轮12转动,第二齿轮13通过第二直齿轮12带动第三转轴14转动,第三转轴14带动绳梯8,使绳梯8有出口向下移动,从而达到吊顶1移动,绳梯8下降到电梯内部达到救援任务。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包括顶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所述顶框(1)两侧边框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6),所述第一转轴(5)靠近第一锥齿轮(3)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4),且第二锥齿轮(4)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5)远离第二锥齿轮(4)右侧的一方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远离第二锥齿轮(4)的一侧设有绳梯(8),所述绳梯(8)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5)上,所述绳梯(8)远离第一转轴(5)一端伸到顶框(1)外,所述绳梯(8)的左侧设有与顶框(1)的底部焊接的两个固定块(11),两个所述固定块(11)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靠近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9),且第一直齿轮(9)与第一齿轮(7)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轴(10)远离第一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12),所述绳梯(8)的下方设有与顶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的两个轴承(15),两个所述轴承(15)的内圈固定套接有第三转轴(14),所述第三转轴(14)靠近第二直齿轮(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3),且第二齿轮(13)与第二直齿轮(12)啮合传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式电梯吊顶,包括顶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所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3),所述顶框(1)两侧边框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第一转轴(5)的两端通过螺栓连接有滑轮(6),所述第一转轴(5)靠近第一锥齿轮(3)的一侧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4),且第二锥齿轮(4)与第一锥齿轮(3)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转轴(5)远离第二锥齿轮(4)右侧的一方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远离第二锥齿轮(4)的一侧设有绳梯(8),所述绳梯(8)的一端缠绕在第一转轴(5)上,所述绳梯(8)远离第一转轴(5)一端伸到顶框(1)外,所述绳梯(8)的左侧设有与顶框(1)的底部焊接的两个固定块(11),两个所述固定块(11)的内圈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0),所述第二转轴(10)靠近第一齿轮(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直齿轮(9),且第一直齿轮(9)与第一齿轮(7)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轴(10)远离第一转轴(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直齿轮(12),所述绳梯(8)的下方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子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