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143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料装置,其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第一物料转移机构和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一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位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与供料机构配合,并承接供料机构输送的物料,而在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与第二物料转移机构配合,使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中的第二磁性机构能够与承载在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上的物料通过磁力结合;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二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所述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料装置以磁性吸附的方式取放物料,可以不受物料具体形状、表面形态的限制,能够适应更多型号和类别的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料装置
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上料装置,属于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机械手是最早出现的工业机器人,也是最早出现的现代机器人,它可代替人的繁重劳动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能在有害环境下操作以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部门。现有第一代产品中用于上料的机械手主要采用具有一对夹持部的取料件实现对物料的夹取的释放,尽管可以通过调整两夹持部的间距来适应不同尺寸物料的抓取,然,该取料件只能用于取放具有平面特征的物料,在取放表面形状不规则的物料时,取料件难以实现对物料的夹持;且现有的机械手的取料件在进行物料取放时,待取物料与后续供应物料为上下脱离,该装置使得物料容易发生侧翻,不利于后续加工生产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料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实现前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上料装置,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第一物料转移机构和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一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第一物料转移机构和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一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位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与供料机构配合,并承接供料机构输送的物料,而在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与第二物料转移机构配合,使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中的第二磁性机构能够与承载在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上的物料通过磁力结合,从而将物料转移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上;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二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所述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在所述第三工位处,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承载的物料与所述磁性机构脱离,并被转移到接料机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料机构、接料机构、第一物料转移机构和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一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位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与供料机构配合,并承接供料机构输送的物料,而在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与第二物料转移机构配合,使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中的第二磁性机构能够与承载在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上的物料通过磁力结合,从而将物料转移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上;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能够被第二驱动件驱动而活动于所述第二工位和第三工位,在所述第三工位处,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承载的物料与所述磁性机构脱离,并被转移到接料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还包括第二承载台,所述第二承载台上设置有与物料匹配的第二收容槽;在所述第二工位处,所述第二磁性机构在第三驱动件的驱使下抵近第二承载台,并与承载在第一物料转移机构上的物料通过磁力结合,从而使物料被固定在所述第二承载台上的第二收容槽内;而在所述第三工位处,所述第二磁性机构在第三驱动件的驱使下远离第二承载台,并与固定在所述第二承载台的第二收容槽内的物料分离,从而所述第二物料转移机构承载的物料被转移到接料机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机构固定设置在一立柱的一端部,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驱动件的运动部件固定连接,以及,所述第二承载台还设置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第二承载台的导向孔,所述第二磁性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使下由所述第二承载台的一侧穿过所述导向孔并与另一侧的物料通过磁力结合,且所述导向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物料的最大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旭杜万鹏李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斯莱克智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