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0896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提供了一种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被配置为从胃肠道(GI)的第一开口收集消化内容物,并将消化内容物再循环和/或返回到患者胃肠道中的第二位置。该装置和相关方法可以应用于有许多不适的患者,例如短肠综合征和/或在造口反向手术之前。该装置包括适于从第一GI开口接收消化内容物的袋,以及与该袋结合的泵,该泵适于将消化内容物泵送到第二GI位置。泵包括与袋的内部流体连通的入口,以及连接到出口导管的出口,该出口导管适于为消化内容物提供从泵流向第二GI位置的流动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营养物再循环装置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营养物再循环装置。更具体地但非排他地,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胃肠道造口和瘘管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专利技术背景结直肠癌是从结肠或直肠发展而来的癌症,目前是全世界第三大流行的癌症。回肠造口术仍然是结直肠癌治疗的基石,特别是对于直肠癌治疗。回肠造口术包括将回肠(远端小肠)分开并将一端或两端带到患者的皮肤上,以便消化的内容物可以流入造口袋。传统上,消化的内容物绕过结肠并收集在造口袋中,然后手动排空。循环回肠造口术是回肠造口术的一种常见类型,其目的是暂时转移消化的内容物,而回肠远端的胃肠道在结直肠手术后会愈合。通常目的是,一旦发生愈合,通过将肠的分开的末端重新连接在一起,可以使循环回肠造口术反向。通常在进行反向手术之前进行放射学检查,以确认已经治愈并且肠未漏出。通常,患者回肠远端的胃肠道至少需要1-2周的时间才充分愈合,以进行放射线渗漏测试并考虑进行反向手术。进行渗漏测试后,一些患者可能在术后1-2周内进行回肠造口术的“早期反向”。但是,回肠造口反向手术通常在术后6-12周左右进行。通常不认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被配置为从胃肠道的第一开口收集消化内容物并将所述消化内容物再循环到第二胃肠道开口,其包括:/n适于从第一开口接收所述消化内容物的袋,所述袋至少包括第一袋开口,/n与所述袋整合的泵,所述泵适于将所述消化内容物泵送到第二胃肠道开口,所述泵包括:/n与所述袋的内部流体连通的入口,和/n连接至出口导管的出口,所述出口导管适于为所述消化内容物提供流动路径,以使所述消化内容物从所述泵流至第二胃肠道开口。/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09 NZ 736237;20171115 NZ 7373811.一种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被配置为从胃肠道的第一开口收集消化内容物并将所述消化内容物再循环到第二胃肠道开口,其包括:
适于从第一开口接收所述消化内容物的袋,所述袋至少包括第一袋开口,
与所述袋整合的泵,所述泵适于将所述消化内容物泵送到第二胃肠道开口,所述泵包括:
与所述袋的内部流体连通的入口,和
连接至出口导管的出口,所述出口导管适于为所述消化内容物提供流动路径,以使所述消化内容物从所述泵流至第二胃肠道开口。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第一袋开口被配置为被定位在胃肠道的第一开口上方。


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第一袋开口被配置为被定位在胃肠道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第一袋开口被配置为被定位在第一开口上方,和第二袋开口被配置为被定位在胃肠道的第二开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第一和/或第二袋开口的面积配置成大于胃肠道的对应开口。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袋包括被配置为将所述袋附接到患者的附接部分。


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附接部分是粘合剂背衬。


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附接部分可与所述袋分离。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袋是造口袋,其包括柔性材料。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位于所述袋内部。


11.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在所述袋中自由漂浮或部分漂浮。


1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位于所述袋的外部。


1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袋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阀或关闭机构,以防止所述消化内容物从所述袋内泄漏。


14.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造口袋还包括至少一个外部导管开口,该外部导管开口适于允许至少一个外部导管在所述袋的内部和外部之间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泵壳体形成袋壁的至少一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10或12-15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被附接至所述袋。


1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通过夹子、扣子、带扣、Velcro、拉链、滑动紧固件、按扣、磁体附接到所述袋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袋包括适于定位所述泵的小袋。


1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小袋被结合到所述袋的侧壁中。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朝向所述袋的下端定位。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导管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
所述出口导管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袋内,并且
所述出口导管的第二部分位于所述袋的外部,所述导管的第二部分适于通过胃肠道的第二开口插入所述胃肠道中。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导管包括单向阀,以防止所述消化内容物的回流。


23.根据权利要求21-22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导管的第二部分包括在侧壁上的一个或多个孔,所述孔被配置为允许所述消化内容物与胃肠道流体连通。


24.根据权利要求21-23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出口导管的第二部分包括可膨胀的袖带,其配置成稳定胃肠道中的导管。


2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第一开口配置成允许所述消化内容物流入所述袋中,并且所述消化内容物由于重力而朝向所述袋的底部收集。


2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输送导管从所述袋延伸到第二胃肠道开口中。


2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导管包括输出端,该输出端位于胃肠道中从第一开口的下游,并且被配置成将所述消化内容物重新引入回到患者体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导管包括位于第一开口上游的输出端,并且被配置成将所述消化内容物重新引入回到患者体内。


29.根据权利要求26-28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导管被插入穿过患者的鼻腔。


30.根据权利要求26-28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导管插入穿过皮肤并且插入到胃肠道的侧壁中。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导管通过胃肠道的第一开口向上游插回。


32.根据权利要求28-31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输送导管包括锚定件,其配置成将所述输送导管保持在小肠的期望区域中。


3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入口导管,该入口导管配置成将所述消化内容物从第一开口引导至所述泵或朝向所述泵引导。


34.根据权利要求21-33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法兰,所述法兰配置成稳定所述出口导管并防止所述出口导管的第一部分进一步迁移到胃肠道中。


3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法兰位于胃肠道的外部。


36.根据权利要求34-35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法兰包括弯头,所述弯头配置成将所述出口导管的第一部分朝向所述造口袋的底部引导。


3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弯头是低轮廓的并且是刚性的。


3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包括主体和叶轮。


3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叶轮由泵致动器驱动。


40.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叶轮由所述泵致动器和所述叶轮之间的磁耦合驱动。


41.根据权利要求38-40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叶轮包括磁性或铁磁性元件。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叶轮由所述泵致动器和所述叶轮之间的机械联接驱动。


43.根据权利要求39-42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位于所述袋的内部,并且所述泵致动器位于所述袋的外部。


4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是蠕动泵。


4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蠕动泵包括:
泵导管,以及
辊,其配置成压缩所述泵导管以驱动所述消化内容物通过所述泵导管。


4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配置成限制大的部分消化的物质进入所述泵的内部。


47.根据权利要求39-42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致动器与所述泵集成在一起。


48.根据权利要求1至37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包括注射器,所述注射器配置成将所述消化内容物推向胃肠道的第二开口。


49.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注射器包括在所述袋的外部的柱塞。


5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包括一个或多个单向阀。


5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主动地将所述消化内容物研磨或切割成更小的颗粒。


52.根据权利要求39-51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致动器与所述袋结合在一起。


53.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位于所述袋内部。


54.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致动器位于所述袋的外部。


55.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致动器形成袋壁的至少一部分。


56.根据权利要求52-55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致动器被附接至所述袋。


57.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致动器通过夹子、扣子、带扣、Velcro、拉链、滑动紧固件、按扣、磁体附接。


5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袋包括适于将所述致动器定位靠近所述泵的小袋。


59.根据权利要求52-55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通过塑料焊接、化学粘合或类似的粘合手段将所述泵致动器粘合到所述袋的侧壁。


6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被配置为测量所述消化内容物的流量。


61.根据权利要求39-60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泵包括用于增加或减小所述消化内容物的流速的控制器。


6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适于由患者手动操作。


63.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自动地操作。


64.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以设定的间隔操作所述泵。


65.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大约每30分钟至6小时操作所述泵。


66.根据权利要求63-65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一次使所述泵运行约30秒至20分钟。


67.根据权利要求63-66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当达到由传感器检测到的预定液位、袋重或细菌水平时所述控制器进行操作。


6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营养物再循环装置,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B·奥格雷迪J·B·戴维森R·B·戴维森I·P·比塞特M·L·格林斯莱德
申请(专利权)人:英赛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西兰;NZ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