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斗及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073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料斗及挤出机,其中,料斗包括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壳体、覆盖在所述壳体的下开口上的第一环形连接件,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环。第一固定部使得料斗能够与挤出机进行连接。遮挡环能够在遮挡住料斗与挤出机的连接位置,伸入到挤出机内,遮挡住料斗与挤出机连接的缝隙,减少物料泄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塑料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斗及挤出机
本技术涉及塑料成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挤出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挤出机常用于对塑料进行成型加工,其驱动装置通常通过变速箱与挤料杆连接,从而驱动挤料杆在料筒内转动以充分挤压经过混合后的物料并挤出形成特定形状的塑料制品,如管材、板材。现有的挤出机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7762239U、申请公布号为CN108437393A所示,其中经过混合的物料在通过料斗进入料筒的过程中,通常部分细小的物料、粉状物通过料斗与料筒的连接处向外泄漏,使得挤出机、工作环境不洁净,同时也导致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物料泄漏的料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料斗,包括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壳体、覆盖在所述壳体的下开口上的第一环形连接件,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环。第一固定部使得料斗能够与挤出机进行连接。遮挡环能够在遮挡住料斗与挤出机的连接位置,伸入到挤出机内,遮挡住料斗与挤出机连接的缝隙,减少物料泄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环上端大而下端小。遮挡环上端大而下端小,使得遮挡环能够用于楔紧,使遮挡环能够有效地与挤出机保持紧密连接,更有效地减少物料泄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环的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凹槽,所述连接凹槽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的下端面。连接凹槽向下延伸,能够用于在上下方向进行导向,避免料斗在安装时发生周向的偏转,从而使第一固定连接部能够对齐到挤出机的连接位置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遮挡环的外壁面为圆锥面。遮挡环的外壁面为圆锥面,实现了遮挡环上端大而下端小的形状,且外壁面为圆锥面的遮挡环便于加工制造。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第一固定部、遮挡环一体成型。第一环形连接件、第一固定部、遮挡环一体成型,减少了零部件的相互连接,避免了连接缝隙出现的可能,使得料斗能够更好地减少物料泄漏。一种挤出机,包括上述料斗、沿横向延伸的料筒,所述料筒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设有第二环形连接件,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可拆式固定连接;所述遮挡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内环面抵接。料斗、进料口形成的进料通道,遮挡环的外壁面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内环面抵接,避免了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的连接缝隙直接与进料通道连接,有效减少物料泄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内环面的上端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与所述连接凹槽一对一连接;所述连接凸起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连接凸起的侧壁面与所述连接凹槽的侧壁面抵接。连接凸起与连接凹槽能够避免料斗发生周向的偏转,使得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有效地保持周向对齐。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挤出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内的环形弹性件,所述环形弹性件具有上下两端,所述环形弹性件的上端大而下端小;所述环形弹性件的上端与所述遮挡环的下端面抵接,所述环形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内环面固定连接。由于遮挡环的外壁面、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内环面的制造误差,遮挡环的外壁面、第二环形连接件的内环面会存在配合间隙。环形弹性件能够避免该配合间隙与料斗、进料口形成的进料通道直接连通,从而更好地减少物料的泄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料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挤出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位置B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技术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至图4,这是本技术料斗及挤出机的实施例,具体地:一种料斗,包括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壳体100、覆盖在壳体100的下开口上的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第一环形连接件210与壳体100固定连接;壳体100是通过钣金制成,呈漏斗状;壳体100与第一环形连接件210采用周圈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第一环形连接件210沿上下方向延伸,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20,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环230,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第一固定部220、遮挡环230一体成型。遮挡环230上端大而下端小,遮挡环230的外壁面为圆锥面,遮挡环230的外壁面上设有两个连接凹槽231,连接凹槽231向下延伸至连接段的下端面。一种挤出机,包括上述料斗、沿横向延伸的料筒,料筒上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第二环形连接件310,第二环形连接件310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二固定部320,第二固定部320与第一固定部220可拆式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320、第一固定部220都呈圆盘形,都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两者的可拆式固定连接通过螺栓来实现。遮挡环230的外壁面与第二环形连接件310的内环面抵接。第二环形连接件310的内环面的上端设有两个连接凸起311,连接凸起311与连接凹槽231一对一连接;连接凸起311沿上下方向延伸,连接凸起311的侧壁面与连接凹槽231的侧壁面抵接。挤出机还包括设置在第二环形连接件310内的环形弹性件330,环形弹性件330具有上下两端,环形弹性件330的上端大而下端小;环形弹性件330的上端与遮挡环230的下端面抵接,环形弹性件330即为旋转轴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回转件,则环形弹性件330的上端的整圈与遮挡环230的下端面抵接;环形弹性件330的下端与第二环形连接件310的内环面固定连接,该固定连接可以采用周向整圈焊接的方式来实现。为了减少设计、开模、制造成本,环形弹性件330可以使用碟簧。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壳体(100)、覆盖在所述壳体(100)的下开口上的第一环形连接件(210),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20),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环(23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壳体(100)、覆盖在所述壳体(100)的下开口上的第一环形连接件(210),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外壁面上设有向外延伸的第一固定部(220),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遮挡环(2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230)上端大而下端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230)的外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凹槽(231),所述连接凹槽(231)向下延伸至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的下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环(230)的外壁面为圆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连接件(210)、第一固定部(220)、遮挡环(230)一体成型。


6.一种挤出机,包括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明邝清林冯绮琳李保银陈春铭陈立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星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