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98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盒,包括盒座、第一推抵件、第二推抵件以及第三推抵件。盒座包括彼此邻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开口,底壁具有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第一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第一轴移动。第二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第二轴移动。第三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三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第三轴移动。第一推抵件、第二推抵件与第三推抵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于盒座内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盒,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子产品的电池盒。
技术介绍
一般市售的电子产品,例如,手机、数码相机和遥控器等,大部分都必须配合电池来供给电源。然电池购买虽然方便,但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仍有些许不便之处,特别是不同型号电池无法共同的困扰。简单的说,常见电子装置使用5号(AA电池)及7号电池(AAA电池),正因如此电子装置的电池盒尺寸都依据电池型号大小而固定不变,虽然部分电子装置可共用5号及7号电池,但也因为电池盒呈固定尺寸设计,而无法真正达到共用的目前,致使消费者在购买错误型号的电池无法使用,或者家中囤积不同尺寸电池以备用,均造成使用上的麻烦。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改善,实为本领域相关人员所关注的焦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其可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实现上述的一个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盒,包括盒座、第一推抵件、第二推抵件以及第三推抵件。盒座包括彼此邻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底壁,第一侧壁具有第一开口,第二侧壁具有第二开口,底壁具有第三开口,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三开口彼此朝向不同方向。第一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第一轴移动。第二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第二轴移动。第三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三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第三轴移动,且第一轴、第二轴与第三轴彼此不平行,第一推抵件、第二推抵件与第三推抵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于盒座内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盒,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通过可在三个不同轴向移动的推抵件(通过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来驱动)于盒座内定义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借以容置不同尺寸以及不同数量的电池,在这样的结构设计下,使用者可以在不更换电池盒的情况下置放不同型号的电池,且使用者仅需将电池压入电池盒的盒座内并盖上盖体两个步骤即可完成电池置入的动作,反之,使用者仅需将电池盒的盖体打开再将电池从盒座内取出两个步骤即可完成电池取出的动作,此外,本专利技术实例的电池盒的结构简单、构件精简,除了增加使用者在操作上的便利性外,亦可有效降低在制作上的成本。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组装后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沿图2所示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沿图2所示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图1至图4所示的电池盒于第一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6为沿图5所示CC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图1至图4所示的电池盒于第二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8为沿图7所示DD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图1至图4所示的电池盒于第三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10为沿图9所示EE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11为图1至图4所示的电池盒于第四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12为沿图11所示FF线段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池盒10:盒座11:第一推抵件12:第二推抵件13:第三推抵件14:第四推抵件15:壳体16:第一弹性件17:第二弹性件18:第三弹性件19:第四弹性件100:盖体101:第一侧壁102:第二侧壁103:底壁104:第三侧壁105:第四侧壁110:第一抵靠面120:第二抵靠面130:第三抵靠面140:第四抵靠面151:第一壁体152:第二壁体153:第三壁体154:第四壁体A1:第一容量的容置空间A2:第二容量的容置空间A3:第三容量的容置空间A4:第四容量的容置空间B1:第一尺寸电池B2:第二尺寸电池C1:第一导电片C2:第二导电片D1:第一轴D2:第二轴D3:第三轴L1:第一距离L2:第二距离L3:第三距离L4:第四距离O1:第一开口O2:第二开口O3:第三开口O4:第四开口AA、BB、CC、DD、EE、FF:线段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电池盒的元件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盒组装后的俯视剖面示意图。图3为沿图2所示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沿图2所示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盒1包括盒座10、第一推抵件11、第二推抵件12、第三推抵件13。盒座10包括彼此邻接的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以及底壁103。第一侧壁101具有第一开口O1,第二侧壁102具有第二开口O2,底壁103具有第三开口O3,且上述第一开口O1、第二开口O2以及第三开口O3分别朝向不同方向。第一推抵件11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一侧壁101的第一开口O1,且第一推抵件11根据外力而沿着第一轴D1移动。第二推抵件12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二侧壁102的第二开口O2,且第二推抵件12根据外力而沿着第二轴D2移动。第三推抵件13可移动地穿设于底壁103的第三开口O3,且第三推抵件13根据外力而沿着第三轴D3移动,上述第一轴向D1、第二轴D2以及第三轴D3彼此不平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D1、第二轴D2以及第三轴D3例如是垂直于彼此,但本专利技术并不以此为限。承上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盒座10还包括第三侧壁104,第三侧壁104与第一侧壁101彼此相对,第三侧壁104、第二侧壁102与底壁103彼此邻接,且第三侧壁104具有第四开口O4,第四开口O4、第二开口O2以及第三开口O3分别朝向不同方向。本实施例的电池盒1还包括第四推抵件14,第四推抵件14可移动地穿设于第三侧壁104的第四开口O4,且第四推抵件14根据外力而沿着第一轴D1移动,本实施例的第一推抵件11、第二推抵件12、第三推抵件13以及第四推抵件14在不同的使用状态下于盒座10内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借以容纳不同尺寸或不同数量的电池于盒座10内。以下再针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盒1的详细构造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盒1还包括壳体15、第一弹性件16、第二弹性件17、第三弹性件18以及第四弹性件19。盒座10位于壳体15内,且壳体15包括第一壁体151、第二壁体152、第三壁体153以及第四壁体154。壳体15的第一壁体151与盒座10的第一侧壁101彼此相对,壳体15的第二壁体152与盒座10的第二侧壁102彼此相对,壳体15的第三壁体153与盒座10的第三侧壁104彼此相对,壳体15的第四壁体154与盒座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盒,包括:/n一盒座,包括彼此邻接的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以及一底壁,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口,该底壁具有一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三开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n一第一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一侧壁的该第一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一第一轴移动;/n一第二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侧壁的该第二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一第二轴移动;以及/n一第三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底壁的该第三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一第三轴移动,且该第一轴、该第二轴与该第三轴彼此不平行,其中该第一推抵件、该第二推抵件与该第三推抵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于该盒座内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包括:
一盒座,包括彼此邻接的一第一侧壁、一第二侧壁以及一底壁,该第一侧壁具有一第一开口,该第二侧壁具有一第二开口,该底壁具有一第三开口,该第一开口、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三开口分别朝向不同方向;
一第一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一侧壁的该第一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一第一轴移动;
一第二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二侧壁的该第二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一第二轴移动;以及
一第三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底壁的该第三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一第三轴移动,且该第一轴、该第二轴与该第三轴彼此不平行,其中该第一推抵件、该第二推抵件与该第三推抵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于该盒座内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盒座还包括一第三侧壁,该第三侧壁与该第一侧壁彼此相对,该第三侧壁、该第二侧壁与该底壁彼此邻接,该第三侧壁具有一第四开口,该第四开口、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三开口彼此朝向不同方向,该电池盒还包括一第四推抵件,该第四推抵件可移动地穿设于该第三侧壁的该第四开口,并根据外力而沿着该第一轴移动,且该第一推抵件、该第二推抵件、该第三推抵件与该第四推抵件根据不同的使用状态而于该盒座内定义出不同容量的容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盒,其中该第一推抵件具有一第一抵靠面,该第二推抵件具有一第二抵靠面,该第三推抵件具有一第三抵靠面,该第四推抵件具有一第四抵靠面,该第一抵靠面与该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该第二抵靠面与该第二侧壁之间的距离、该第三抵靠面与该底壁之间的距离以及该第四抵靠面与该第三侧壁之间的距离分别为一第一距离,且该第一抵靠面、该第二抵靠面、该第三抵靠面以及该第四抵靠面于该盒座内定义出一第一容量的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盒,其中于一第一使用状态下,该盒座内容置至少一个第一尺寸电池,该第一推抵件的该第一抵靠面、该第二推抵件的该第二抵靠面、该第三推抵件的该第三抵靠面以及该第四推抵件的该第四抵靠面分别抵靠于该至少一个第一尺寸电池,使得该至少一第一尺寸电池固定于该盒座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盒,其中于一第二使用状态下,该盒座内容置该第一尺寸电池的数量至少为两个,该第一推抵件的该第一抵靠面、该第二推抵件的该第二抵靠面、该第三推抵件的该第三抵靠面以及该第四推抵件的该第四抵靠面分别抵靠于多个所述第一尺寸电池,使得该第一推抵件沿着该第一轴朝靠近该第一侧壁的方向移动以及该第四推抵件沿着该第一轴朝靠近该第三侧壁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该第一抵靠面与该第一侧壁之间的距离以及该第四抵靠面与该第三侧壁之间的距离分别由该第一距离变换至一第二距离,并使得该盒座的容置空间由该第一容量变换至一第二容量,该第二距离小于该第一距离,该第二容量大于该第一容量。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盒,其中于一第三使用状态下,该盒座内容置至少一个第二尺寸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顺彪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