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95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涉及船舶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有第一防火管,且第一防火管的内部安装有引燃条,所述引燃条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防火管,且第二防火管与筒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有遮挡盖,且筒体的内侧扣合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开设有预留口,且盖板的内侧贯穿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内壁与支杆的末端之间为滑动连接的盖板的作用下,其内侧呈镂空状结构,故能够有效的为连接杆及支杆构成的锚杆进行空间预留、存储等操作,避免锚杆在该抛绳器进行搬运过程中,出现与其内侧的其他组件造成碰撞、损坏等现象,而影响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
本技术涉及船舶救生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
技术介绍
船上的救生器材很多,例如:救生衣、救生抛绳器、救生筏、救生浮球等,同时,救生抛绳器一般体积小、便于携带、抛绳距离远等为其具备的优点,故其对船上的人们的救生能力不容小觑。现有的船舶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在使用时,不易对连接绳一端的锚杆进行隐藏式存储操作,使得锚杆容易对抛绳器内部的组件造成损坏,并且不能够通过对抛绳器内部的湿度进行检测工作,使得抛绳器的动力组件容易出现异常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船舶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在使用时,不易对连接绳一端的锚杆进行隐藏式存储操作,使得锚杆容易对抛绳器内部的组件造成损坏,并且不能够通过对抛绳器内部的湿度进行检测工作,使得抛绳器的动力组件容易出现异常情况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内壁连接有第一防火管,且第一防火管的内部安装有引燃条,所述引燃条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防火管,且第二防火管与筒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顶端安装有遮挡盖,且筒体的内侧扣合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壁开设有预留口,且盖板的内侧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外侧安装有支杆,且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内侧缠绕有收卷机构,所述筒体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座,且筒体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手柄,所述筒体的内侧开设有燃料仓,所述筒体的正面下方内嵌有观察窗,且筒体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带。优选的,所述引燃条的长度为30cm,且引燃条通过卡扣与第一防火管、第二防火管构成可拆卸结构。优选的,所述燃料仓呈环形状分布于筒体的内侧,且燃料仓与盖板之间为扣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的内侧包括有转筒,且转筒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柄,所述转柄通过连接轴与转筒相连接,且转筒与筒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柄通过连接轴与转筒构成折叠结构,且转筒的中轴线与连接杆的中轴线相平行。优选的,所述支杆的外侧与预留口的内侧相贴合,且支杆的末端与盖板的内壁之间为滑动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在内壁与支杆的末端之间为滑动连接的盖板的作用下,其内侧呈镂空状结构,故能够有效的为连接杆及支杆构成的锚杆进行空间预留、存储等操作,避免锚杆在该抛绳器进行搬运过程中,出现与其内侧的其他组件造成碰撞、损坏等现象,而影响后续的使用。2、本技术中,当该抛绳器完成抛绳工作后,人们能够通过收卷机构辅助其对连接绳的收卷工作,并且能够在燃料仓内侧添加燃料,并再接入一根长度为30cm的引燃条置于防火管内,便于该抛绳器能够进行多次重复利用的功能。3、本技术中,通过在筒体内部设置活动带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预先涂覆遇水变色的药剂于其上,便于人们透过观察窗,能够及时了解该抛绳器内部的湿度情况,方便人们随时对船上的救生设备进行更换、调整等工作,避免出现紧急情况时,抛绳器出现异常,降低其辅助人们救生工作时的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盖板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筒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筒体;2、第一防火管;3、引燃条;4、第二防火管;5、遮挡盖;6、燃料仓;7、盖板;8、连接杆;9、手柄;10、连接绳;11、收卷机构;1101、转筒;1102、连接轴;1103、转柄;12、底座;13、支杆;14、预留口;15、活动带;16、观察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3,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包括筒体1、第一防火管2、引燃条3、第二防火管4、遮挡盖5、燃料仓6、盖板7、连接杆8、手柄9、连接绳10、收卷机构11、转筒1101、连接轴1102、转柄1103、底座12、支杆13、预留口14、活动带15和观察窗16,筒体1的内壁连接有第一防火管2,且第一防火管2的内部安装有引燃条3,引燃条3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防火管4,且第二防火管4与筒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筒体1的顶端安装有遮挡盖5,且筒体1的内侧扣合连接有盖板7,盖板7的外壁开设有预留口14,且盖板7的内侧贯穿有连接杆8,连接杆8的顶端外侧安装有支杆13,且连接杆8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绳10,连接绳10的内侧缠绕有收卷机构11,筒体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座12,且筒体1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手柄9,筒体1的内侧开设有燃料仓6,筒体1的正面下方内嵌有观察窗16,且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带15,通过活动带15的作用,使得人们能够预先涂覆遇水变色的药剂于其上,便于人们透过观察窗16,能够及时了解该抛绳器内部的湿度情况,方便人们随时对船上的救生设备进行更换、调整等工作。进一步的,引燃条3的长度为30cm,且引燃条3通过卡扣与第一防火管2、第二防火管4构成可拆卸结构,在卡扣的作用下,其对引燃条3进行固定,避免引燃条3呈曲线型堆积安置于防火管内部,造成燃烧不充分,难以快速完成对燃料仓6内部的燃料进行点燃的工作。进一步的,燃料仓6呈环形状分布于筒体1的内侧,且燃料仓6与盖板7之间为扣合连接,通过燃料仓6与盖板7之间的扣合作用,使得燃料仓6内部的燃料不易泄露,并且使得燃料仓6内部引燃燃料后产生的压力对盖板7进行推动操作,故盖板7脱离燃料仓6,并牵引连接杆8及连接绳10抛出。进一步的,收卷机构11的内侧包括有转筒1101,且转筒1101的输出端安装有转柄1103,转柄1103通过连接轴1102与转筒1101相连接,且转筒1101与筒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进一步的,转柄1103通过连接轴1102与转筒1101构成折叠结构,且转筒1101的中轴线与连接杆8的中轴线相平行,在转筒1101与连接杆8呈错位状分布的作用,使得连接杆8带动连接绳10抛出时,转筒1101外壁的连接绳10呈条形状有序移出,替代传统的转筒1101外壁的连接绳10呈环形状移出易造成堵塞现象。进一步的,支杆13的外侧与预留口14的内侧相贴合,且支杆13的末端与盖板7的内壁之间为滑动连接,盖板7的内侧呈镂空状结构,故能够有效的为连接杆8及支杆13构成的锚杆进行空间预留、存储等操作,避免锚杆在该抛绳器进行搬运过程中,出现与其内侧的其他组件造成碰撞、损坏等现象。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通过工作人员对该抛绳器手握手柄9处,并取下,当在遇到紧急情况,且需要通过该抛绳器进行救生工作时,则取下遮挡盖5,使得引燃条3露出,并且通过取火设备点燃引燃条3,使得其引燃燃料仓6内部的燃料,其内侧产生压力,则能够对扣合于燃料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连接有第一防火管(2),且第一防火管(2)的内部安装有引燃条(3),所述引燃条(3)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防火管(4),且第二防火管(4)与筒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端安装有遮挡盖(5),且筒体(1)的内侧扣合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外壁开设有预留口(14),且盖板(7)的内侧贯穿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外侧安装有支杆(13),且连接杆(8)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绳(10),所述连接绳(10)的内侧缠绕有收卷机构(11),所述筒体(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座(12),且筒体(1)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手柄(9),所述筒体(1)的内侧开设有燃料仓(6),所述筒体(1)的正面下方内嵌有观察窗(16),且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带(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的内壁连接有第一防火管(2),且第一防火管(2)的内部安装有引燃条(3),所述引燃条(3)的一端外侧套接有第二防火管(4),且第二防火管(4)与筒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筒体(1)的顶端安装有遮挡盖(5),且筒体(1)的内侧扣合连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外壁开设有预留口(14),且盖板(7)的内侧贯穿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顶端外侧安装有支杆(13),且连接杆(8)的底部连接有连接绳(10),所述连接绳(10)的内侧缠绕有收卷机构(11),所述筒体(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底座(12),且筒体(1)的外壁一侧安装有手柄(9),所述筒体(1)的内侧开设有燃料仓(6),所述筒体(1)的正面下方内嵌有观察窗(16),且筒体(1)的内部安装有活动带(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用救生手持式抛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燃条(3)的长度为30cm,且引燃条(3)通过卡扣与第一防火管(2)、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杏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浪鲨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