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807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属于报刊刊物技术领域,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页,所述第一封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皮,所述第一封皮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远离第一封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皮,所述第一封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封页,所述第一封皮、第二封皮和填充层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向上拉动拉板,使拉板带动卡齿向上运动,从而使孔洞的位置露出第二封页上的图标,然后向下移动拉板,使拉板上的卡齿与下齿板缓缓啮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咬合感,从而根据图文的情景变化,使卡齿和下齿板之间做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灵动性,提高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提高了儿童阅读的兴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
本技术涉及报刊刊物
,具体为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
技术介绍
儿童书籍是指专供儿童阅读的书类印刷品,和普通的书籍不一样,儿童书籍比较通俗易懂,并有大量的插图以方便儿童阅读理解,儿童书籍不单纯包括书类读物,而且还包括图册、卡片等,例如儿童识字卡片等等图书。然而现有的儿童书籍一般比较呆板,在书面上只有大量的文字和图画,图画不能跟随文字的内容情景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缺少灵动性,降低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降低了儿童阅读的兴趣,且现有的儿童书籍趣味性较差,从而降低了商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儿童书籍一般比较呆板,在书面上只有大量的文字和图画,图画不能跟随文字的内容情景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缺少灵动性,降低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降低了儿童阅读兴趣的问题,提供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页,所述第一封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皮,所述第一封皮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远离第一封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皮,所述第一封页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封页,所述第一封皮、第二封皮和填充层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所述孔洞内侧的底端设置有下齿板,所述填充层的内侧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顶部设置有卡孔,所述卡槽的内部设置有拉板,所述第一封皮一端的顶侧设置有缺口。优选地,所述拉板的底部设置有与下齿板相匹配的卡齿,所述卡齿与下齿板相互啮合。优选地,所述拉板通过卡槽与填充层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拉板通过卡齿和下齿板的相互配合与第一封皮和第二封皮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封皮、第二封皮和第二封页的一端皆设置有图标。优选地,所述孔洞的顶部皆设置有上齿板,且上齿板的数目为两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向上拉动拉板,使拉板带动卡齿向上运动,从而使孔洞的位置露出第二封页上的图标,然后向下移动拉板,使拉板上的卡齿与下齿板缓缓啮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咬合感,从而根据图文的情景变化,使卡齿和下齿板之间做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灵动性,提高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提高了儿童阅读的兴趣,且通过在第一封页上设置缺口,利用缺口便于向上拉动拉板,从而使拉板在卡槽的内部上下滑动,从而提高了儿童书籍的趣味性,提高了商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拉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结构主体;2、第一封页;3、第一封皮;4、图标;5、孔洞;6、上齿板;7、下齿板;8、卡齿;9、第二封皮;10、卡孔;11、拉板;12、第二封页;13、缺口;14、卡槽;15、填充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页2,第一封页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皮3,第一封皮3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15,填充层15远离第一封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皮9,第一封页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封页12,第一封皮3、第二封皮9和填充层15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5,孔洞5内侧的底端设置有下齿板7,填充层15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4,卡槽14的顶部设置有卡孔10,卡槽14的内部设置有拉板11,第一封皮3一端的顶侧设置有缺口13。本技术通过向上拉动拉板11,使拉板11向上运动,从而使孔洞5的位置露出第二封页12上的图标4,然后向下移动拉板11,使拉板11的底部与下齿板7缓缓啮合,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咬合感,从而根据图文的情景变化,从而增加了灵动性,提高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提高了儿童阅读的兴趣。请着重参阅图1、2、3、4和5,拉板11的底部设置有与下齿板7相匹配的卡齿8,卡齿8与下齿板7相互啮合。该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通过卡齿8与下齿板7相互啮合,从而使卡齿8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实现了卡齿8与下齿板7产生一种肉食动物咬合食物的假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咬合感,从而根据图文的情景变化,使卡齿8和下齿板7之间做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灵动性,提高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提高了儿童阅读的兴趣。请着重参阅图1、2、3和5,拉板11通过卡槽14与填充层15滑动连接,拉板11通过卡齿8和下齿板7的相互配合与第一封皮3和第二封皮9可拆卸连接。该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通过设置的填充层15,使拉板11直接在卡槽14的内部滑动,从而使该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的美观效果更好,且提高了整洁度,通过卡齿8和下齿板7使拉板11与第一封皮3和第二封皮9接触,从而更好的实现卡齿8与下齿板7之间的咬合。请着重参阅图1、2和3,第一封皮3、第二封皮9和第二封页12的一端皆设置有图标4,孔洞5的顶部皆设置有上齿板6,且上齿板6的数目为两组。该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通过将第一封页2上的图标4绘制成肉食动物的图案(恐龙图案),从而利用上述步骤产生一种肉食动物咬合食物的假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咬合感,从而根据图文的情景变化,使卡齿8和下齿板7之间做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灵动性,提高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提高了儿童阅读的兴趣,且通过设置的上齿板6,出现出后牙齿的锋利度,从而提高视觉感。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第一封页2与第二封页12贴合,然后将拇指和食指放置在缺口13的位置,使拇指和食指与拉板11的顶部接触,然后向上拉动拉板11,使拉板11在卡槽14的内部滑动,从而使卡齿8与下齿板7分离,并使卡齿8缓缓向上移动,直至拉板11拉不动为止,从而使卡齿8与下齿板7和上齿板6之间构成孔洞5,同时将第二封页12上的图标4经过孔洞5裸露出来,然后向下推动拉板11,使拉板11带动卡齿8向下运动,直至卡齿8与下齿板7接触,从而将孔洞5封住,从而实现了卡齿8和下齿板7之间的咬合,将第一封页2上的图标4绘制成肉食动物的图案(恐龙图案),从而利用上述步骤产生一种肉食动物咬合食物的假象,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咬合感,从而根据图文的情景变化,使卡齿8和下齿板7之间做出相应的变化,从而增加了灵动性,提高了儿童遐想的思维性,从而提高了儿童阅读的兴趣。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页(2),所述第一封页(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皮(3),所述第一封皮(3)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15),所述填充层(15)远离第一封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皮(9),所述第一封页(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封页(12),所述第一封皮(3)、第二封皮(9)和填充层(15)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5),所述孔洞(5)内侧的底端设置有下齿板(7),所述填充层(15)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的顶部设置有卡孔(10),所述卡槽(14)的内部设置有拉板(11),所述第一封皮(3)一端的顶侧设置有缺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包括结构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页(2),所述第一封页(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封皮(3),所述第一封皮(3)的一端设置有填充层(15),所述填充层(15)远离第一封皮(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封皮(9),所述第一封页(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封页(12),所述第一封皮(3)、第二封皮(9)和填充层(15)的一端皆设.置有孔洞(5),所述孔洞(5)内侧的底端设置有下齿板(7),所述填充层(15)的内侧设置有卡槽(14),所述卡槽(14)的顶部设置有卡孔(10),所述卡槽(14)的内部设置有拉板(11),所述第一封皮(3)一端的顶侧设置有缺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恐龙牙齿拉卡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11)的底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辉洋李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创达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