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63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属于木结构连接件领域。该夹具包括第一U型紧固板、与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配合安装的第二U型紧固板;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和第二U型紧固板均包括中间紧固板和设置在所述中间紧固板两端的边缘紧固板,第一U型紧固板的边缘紧固板与第二U型紧固板的边缘紧固板相对设置并形成对应安装关系,形成所述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中,一个设置有安装槽,另一个插入所述安装槽中,并通过定位销将所述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该紧固装置应用与实验室条件下,解决了实验室条件下正交胶合木垂直加压成型过程中平行层和横向层之间的滑移的问题,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
本技术属于木结构连接件领域,涉及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
技术介绍
正交胶合木(Cross-laminatedtimber,CLT)是一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在欧洲被专利技术的工程木产品。正交胶合木通常由层叠的实木锯材或工程木(最少3层)垂直对称组坯,再使用结构胶粘剂胶合而成,是一种双向力学性能良好的,高强度的预制工程木产品。近年来,中高层木结构建筑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CLT建筑在我国未来的发展十分可观。制作过程中,由于是采用木材平行层与横向层的垂直组坯方式,会导致垂直加压成型过程中平行层和横向层之间的滑移,现有解决该缺陷的办法是使用大型的压力机械设备来批量制作正交胶合木,不会有该缺陷的产生,但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作的都是小型的CLT,无法采用配套的机械设备解决上述缺陷,并且现有技术中,缺乏用于实验室条件的CLT紧固夹具,目前实验室中制作CLT时,基本上不使用紧固夹具,因此,滑移问题难以避免。而且,通过分析现有技术,虽然现有的很多夹具可用于实验室条件,但是也未能解决上述缺陷。例如,申请号为201320446940.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粘接木板的夹具,包括一个槽钢,固定设置在槽钢一端的左角钢,设置在槽钢另一端的右角钢,右角钢可通过丝杆调节位置,通过槽钢和两个角钢将多块木板夹紧固定,然后进行木板的粘结。该夹具结构简单,且尺寸较小,可以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CLT的制作,该夹具在使用过程中,限制木板的两个侧面,然后通过丝杆调节右角钢的位置,从而给木板施加紧固力,进而将木板夹紧固定。但CLT的制作过程是同时对多层正交木板粘结,使用该夹具对多层正交木板进行紧固时,不能保证每层木板受力均衡,从而不能对多层正交木板进行有效的夹紧固定,并且,该夹具仅限制了木板的两个侧面,只能防止木板在被限制的两个侧面上发生滑移,而另外两个侧面依然会在CLT的加压成型过程中发生滑移,难以保证制作的CLT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实验室条件下的、避免正交胶合木加压过程中出现平行层和横向层滑移的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技术方案: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包括第一U型紧固板、与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配合安装的第二U型紧固板;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和第二U型紧固板均包括中间紧固板和设置在所述中间紧固板两端的边缘紧固板,第一U型紧固板的边缘紧固板与第二U型紧固板的边缘紧固板相对设置并形成对应安装关系,形成所述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中,一个设置有安装槽,另一个插入所述安装槽中,并通过定位销将所述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边缘紧固板分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和第二类边缘紧固板两种类型,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类边缘紧固板上,所述第一类边缘紧固板上开有销孔,所述第二类边缘紧固板上开有多个安装调节孔,所述第二类边缘紧固板插入第一类边缘紧固板的安装槽中,所述定位销穿过销孔和安装调节孔将形成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的两个边缘紧固板均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所述第二U型紧固板的两个边缘紧固板均为第二类边缘紧固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的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另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二类边缘紧固板,所述第二U型紧固板的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另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二类边缘紧固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类边缘紧固板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正交胶合木的压紧片。进一步的,所述压紧片可沿第二类边缘紧固板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和第二类边缘紧固板的长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销为木质定位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包括第一U型紧固板和与第一U型紧固板配合安装的第二U型紧固板,第一U型紧固板和第二U型紧固板均包括中间紧固板和设置在中间紧固板两端的边缘紧固板,第一U型紧固板的边缘紧固板与第二U型紧固板的边缘紧固板相对设置并形成对应安装关系,形成所述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中,一个设置有安装槽,另一个插入所述安装槽中,并通过定位销将所述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紧固夹具。该紧固夹具根据要制作的正交胶合木的层数来设计两个U型紧固板的高度,从而将待制作的正交胶合木的多层板夹紧固定,并且,该紧固夹具能过对正交胶合木的四个侧面均进行限制,解决了实验室条件下制作正交胶合木时,对正交胶合木垂直加压成型过程中平行层与横向层的滑移问题,使所制成的正交胶合木试件更加规整,提高了正交胶合木的机械性能。(2)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边缘紧固板分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和第二类边缘紧固板两种类型,安装槽设置在第一类边缘紧固板上,并且第一类边缘紧固板上开有销孔,第二类边缘紧固板上开有多个安装调节孔,当第二类边缘紧固板插入第一类边缘紧固板的安装槽中后,销孔和其中的一个安装调节孔相对,然后插入销钉,实现第一U型紧固板和第二U型紧固板的快速连接,从而快速的对正交胶合木进行夹紧固定,操作方便,同时,通过销孔与不同位置的安装调节孔配合,从而能够对不同多重尺寸的正交胶合木进行夹紧固定。(3)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一种结构形式是第一U型紧固板的中间紧固板两端的边缘紧固板均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第二U型紧固板的中间紧固板两端的两个边缘紧固板均为第二类边缘紧固板,这种结构形式使得每个U形紧固板在加工时可采用同种型材制造,降低了制造难度,同时更利于在使用过程中紧固夹具的安装,提高正交胶合木的装夹效率。(4)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另一种结构形式是第一U型紧固板的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另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二类边缘紧固板,第二U型紧固板的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另一个边缘紧固板为第二类边缘紧固板,采用这种结构形式第一U型紧固板和第二U型紧固板是一样的,因此只需设计一种U型紧固板的结构,即可完成整个夹具的制造,极大地提高了设计和制造效率。(5)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第二类边缘紧固板内侧设置有用于压紧正交胶合木的压紧片,由于第一类边缘紧固板的安装槽具有一定的壁厚,当第二类边缘紧固板插入安装槽后,第二类边缘紧固板内侧与正交胶合木之间会有一定的间隙,通过将压紧片填充进所述的间隙中,从而更进一步的避免了正交胶合木的木板层的滑移,提高了正交胶合木的质量。(6)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压紧片设置为滑动式的结构,从而能够对压紧片的位置进行调节,同时压紧片能够取下,根据需求设置压紧片的数量,从而使得使用是更加方便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一种结构形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附图2所示结构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附图2所示结构的第一U型紧固板的A向视图;图5为本技术附图2所示结构的第一U型紧固板的B向视图;图6为本技术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紧固板(1)、与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1)配合安装的第二U型紧固板(2);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1)和第二U型紧固板(2)均包括中间紧固板(3)和设置在所述中间紧固板(3)两端的边缘紧固板,第一U型紧固板(1)的边缘紧固板与第二U型紧固板(2)的边缘紧固板相对设置并形成对应安装关系,形成所述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中,一个设置有安装槽(5),另一个插入所述安装槽(5)中,并通过定位销(6)将所述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U型紧固板(1)、与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1)配合安装的第二U型紧固板(2);所述第一U型紧固板(1)和第二U型紧固板(2)均包括中间紧固板(3)和设置在所述中间紧固板(3)两端的边缘紧固板,第一U型紧固板(1)的边缘紧固板与第二U型紧固板(2)的边缘紧固板相对设置并形成对应安装关系,形成所述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中,一个设置有安装槽(5),另一个插入所述安装槽(5)中,并通过定位销(6)将所述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紧固板分为第一类边缘紧固板(7)和第二类边缘紧固板(8)两种类型,所述安装槽(5)设置在所述第一类边缘紧固板(7)上,所述第一类边缘紧固板(7)上开有销孔(9),所述第二类边缘紧固板(8)上开有多个安装调节孔(10),所述第二类边缘紧固板(8)插入第一类边缘紧固板(7)的安装槽(5)中,所述定位销(6)穿过销孔(9)和安装调节孔(10)将形成对应安装关系的两个边缘紧固板安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交胶合木紧固夹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骏王志强桂涛宋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