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及连续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215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及连续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导正块,所述导正块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包括第一斜面与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斜面向远离导向槽开口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底面的入料端和/或出料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及连续模具,有效的防止钣金件与导正块的导正槽之间发生切削式摩擦而产生铁屑,保护钣金件的质量,也有效的防止铁屑长时间积累后对模具的生产稳定性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及连续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及连续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冲压模在各行各业均有较多的应用,尤其对于空调领域而言,越来越多的钣金件通过冲压模进行加工。在连续模具工作时,由于需要将钣金件进行传送,并且确保钣金件能够在正确的位置进行冲压,需要使用导正块控制钣金件前进的位置与方向,防止板材送偏。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连续模具的辅助进料装置带动钣金件进料时,导正块与板材之间会发生摩擦,并且在现有导正块之间发生摩擦时容易产生铁屑,既影响了钣金件成品的质量,又会在铁屑长时间积累后对模具的生产稳定性造成影响,甚至打爆模具。由此可见,需要对连续模具的导正块容易与钣金之间摩擦产生铁屑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连续模板材进料过程中,与导正块之间发生摩擦,并产生铁屑,影响钣金件成品质量,以及铁屑堆积后对模具生产稳定性造成影响。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包括导正块,所述导正块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底面包括第一斜面与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斜面向远离导向槽开口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斜面位于所述底面的入料端和/或出料端,有效的防止钣金件与导正块的导正槽之间发生切削式摩擦而产生铁屑,保护钣金件的质量,也有效的防止铁屑长时间积累后对模具的生产稳定性造成影响。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的夹角A1在5~45度范围内,能够提供较好的导向功能。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设有第一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半径R1在0.5~10mm范围内,有效的提供一定的圆滑过渡,防止钣金件从第一斜面移动到第一导向面时产生切削式摩擦。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在所述第一导向面所在平面的投射长度L1与所述底面在所述第一导向面所在平面的投射长度L2的比值在1/5~1/3之间,能够确保有足够长度的第一斜面对钣金件进行导向作用,又能使得第一导向面有足够的长度对钣金件进行限位导向。可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下侧面包括第二斜面与第二导向面,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二斜面位于所述下侧面的入料端和/或出料端,所述第二斜面由所述第二导向面至入料端或出料端向下倾斜,有效的防止钣金件的底面与导向槽的下侧面发生切削式摩擦,进一步防止铁屑的产生。可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的夹角A2在5~45度范围内,能够提供较好的导向功能。可选地,所述第二斜面与所述第二导向面之间设有第二弧面,所述第二弧面的半径R2在0.5~10mm范围内,有效的提供一定的圆滑过渡,防止钣金件从第二斜面移动到第二导向面时产生切削式摩擦。可选地,所述第二斜面在所述第二导向面所在平面的投射长度L3与所述下侧面在所述第二导向面所在平面的投射长度L4的比值在1/5~1/3之间,能够确保有足够长度的第二斜面对钣金件进行导向作用,又能使得第二导向面有足够的长度对钣金件进行限位导向。可选地,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面之间设置有滚轮,防切削式摩擦的效果更出色,并能够更好的对钣金件进行导向。一种连续模具,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所述连续模具的有益效果与所述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连续模具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导正块与钣金件连接示意图一;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导正块与钣金件连接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正块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正块尺寸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正块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导正块尺寸示意图二;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滚轮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正块,11-导向槽,111-底面,1111-第一斜面,1112-第一导向面,1113-第一弧面,1114-滚轮,112-下侧面,1121-第二斜面,1122-第二导向面,1123-第二弧面,2-钣金件,3-下模板,4-下垫板,5-下模座,6-螺塞,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一种钣金连续模具,包括导正块1、下模板3、下垫板4、下模座5、螺塞6与弹簧7,导正块1有两个,且固定在下模板3设置的固定槽中,钣金件2可在两个导正块1之间进行传送,导正块1能够起到限定位置与方向的作用,具体地,在钣金件2的传送方向上有多对导正块1设置在钣金件2的两侧,防止钣金件2传送过程中偏离方向,造成冲压位置偏离。但是,结合图2与图3所示,导正块1设置有导向槽11,钣金件2的两侧边卡在两个导正块1的两个导向槽11中,当钣金件2的侧边在导向槽11内移动时,钣金件2与导向槽11的进料一端的棱角处发生切削式摩擦,进而将钣金件切屑出一定的铁屑。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及连续模具,结合图4所示,包括导正块1,导正块1上设有导向槽11,钣金件2的侧边在导向槽11内移动。具体地,导向槽11的底面111包括第一斜面1111与第一导向面1112,第一斜面1111与第一导向面11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一弧面1113,使得第一斜面1111与第一导向面1112之间圆滑过渡,且第一斜面1111向远离导向槽11开口的一侧倾斜,即图4中所示的后侧倾斜,且第一斜面1111位于底面111入料端和/或出料端,入料端指的是钣金件2进入导向槽11的一端,出料端指的是钣金件2离开导向槽11的一端,如钣金件2为从左至右移动,则底面111的左侧端为入料端,底面111的右侧端为出料端。较好地,虽然连续模具的钣金件2运送方向为单向,如图4所示的从左至右的运送方向,但是为了防止钣金件2与底面111的出料端发生切削式摩擦,在底面111的入料端和出料端均设置第一斜面1111,且两个第一斜面1111与第一导向面1112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弧面1113,防止钣金件2与底面的出料端发生切削式摩擦,并且能够使得一个导正块1能够同时使用在钣金件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正块(1),所述导正块(1)包括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的底面(111)包括第一斜面(1111)与第一导向面(1112),所述第一斜面(111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2)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斜面(1111)向远离导向槽(11)开口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斜面(1111)位于所述底面(111)的入料端和/或出料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正块(1),所述导正块(1)包括导向槽(11),所述导向槽(11)的底面(111)包括第一斜面(1111)与第一导向面(1112),所述第一斜面(111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2)之间圆滑过渡,所述第一斜面(1111)向远离导向槽(11)开口的一侧倾斜,所述第一斜面(1111)位于所述底面(111)的入料端和/或出料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1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2)的夹角A1在5~45度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11)与所述第一导向面(1112)之间设有第一弧面(1113),所述第一弧面(1113)为圆弧面,所述第一弧面(1113)的半径R1在0.5~10mm范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1111)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112)所在平面的投射长度L1与所述底面(111)在所述第一导向面(1112)所在平面的投射长度L2的比值在1/5~1/3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钣金连续模防铁屑导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11)的下侧面(112)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柱何生成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