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109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显示驱动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以栅极驱动器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并具有开启期间;(B)以源极驱动器产生源极驱动信号,源极驱动信号对应第一区域具有第一波形,且对应第二区域具有第二波形;(C)显示装置的控制器输出第一控制信号以使第二波形于开启期间内趋近于第一波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显示信号的显示驱动方法;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是关于驱动集成电路的显示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显示技术的进步,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范围可以增加。例如,通过窄边框的技术使显示区的范围变得更大。然而,当显示区增大,原先布设于显示装置正面的元件所在的区域(非显示区)会受到限制。例如,随着显示区增大,显示区与非显示区的边界会产生改变,导致显示区中的布线方式需要调整,在显示时亮度可能不均匀。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均匀性成为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驱动方法,可改善显示亮度均匀性。本专利技术所述显示驱动方法,适用于一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其包含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的一侧具有凹部,非显示区位于凹部;显示区包含第一区域和相邻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连接凹部;显示装置包含驱动第一区域的第一源极线和驱动第二区域的第二源极线,第二源极线的长度小于第一源极线的长度,显示驱动方法包含下列步骤:(A)以栅极驱动器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并具有开启期间;(B)以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驱动方法,适用于一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其包含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的一侧具有凹部,非显示区位于凹部;显示区包含第一区域和相邻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连接凹部;显示装置包含驱动第一区域的第一源极线和驱动第二区域的第二源极线,第二源极线的长度小于第一源极线的长度,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n(A)以一栅极驱动器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并具有一开启期间;/n(B)以一源极驱动器产生源极驱动信号,该源极驱动信号对应该第一区域具有一第一波形,且对应该第二区域具有一第二波形;/n(C)该显示装置的控制器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以使该第二波形于该开启期间内趋近于该第一波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1 TW 1071465301.一种显示驱动方法,适用于一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具有:显示面,其包含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的一侧具有凹部,非显示区位于凹部;显示区包含第一区域和相邻的第二区域,第二区域连接凹部;显示装置包含驱动第一区域的第一源极线和驱动第二区域的第二源极线,第二源极线的长度小于第一源极线的长度,该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A)以一栅极驱动器产生栅极驱动信号并具有一开启期间;
(B)以一源极驱动器产生源极驱动信号,该源极驱动信号对应该第一区域具有一第一波形,且对应该第二区域具有一第二波形;
(C)该显示装置的控制器输出一第一控制信号以使该第二波形于该开启期间内趋近于该第一波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开启期间包含一结束时间,该第一控制信号为一延迟信号,该方法还包含下列步骤:
该控制器输出该延迟信号以使该第二波形的致能时间落后于该第一波形的致能时间,并且于接近该结束时间时使部分的该第二波形与该第一波形实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区还包含一第三区域,第一区域具有第一边界和连接第一边界的第二边界,第二区域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俊任唐尚平范文腾
申请(专利权)人: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