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
本技术涉及中药材研磨
,尤其涉及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
技术介绍
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其中还包括菌科类中药,菌科类中药主要分布在担子菌纲(银耳、猪苓、茯苓、猴头菇)和子囊菌纲(冬虫夏草、麦角菌)。中药在使用前大多需要研磨破碎,而菌科类,常规打粉易成絮状、棉花状不方便后期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顶壁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仓,所述第一破碎仓靠近机体内顶壁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所述机体内顶壁位于第一电机箱远离第一破碎仓一端固定连接有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包括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内顶壁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仓(24),所述第一破碎仓(24)靠近机体(2)内顶壁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21),所述机体(2)内顶壁位于第一电机箱(21)远离第一破碎仓(24)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20),所述电动缸(20)下方设置有第三电机箱(26),所述第三电机箱(26)顶部与电动缸(20)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箱(26)下方设置有研磨仓(6),所述研磨仓(6)顶部开设有开口与第三电机箱(26)滑动连接,所述研磨仓(6)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箱(25),所述第二电机箱(25)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包括机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2)内顶壁任意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仓(24),所述第一破碎仓(24)靠近机体(2)内顶壁中心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箱(21),所述机体(2)内顶壁位于第一电机箱(21)远离第一破碎仓(24)一端固定连接有电动缸(20),所述电动缸(20)下方设置有第三电机箱(26),所述第三电机箱(26)顶部与电动缸(20)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电机箱(26)下方设置有研磨仓(6),所述研磨仓(6)顶部开设有开口与第三电机箱(26)滑动连接,所述研磨仓(6)下方设置有第二电机箱(25),所述第二电机箱(25)顶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远离第二电机箱(25)一端于研磨仓(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箱(25)底部与机体(2)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机体(2)远离第一破碎仓(2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破碎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破碎仓(24)顶部开设有加药漏斗(1),所述第一电机箱(21)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2),所述第三电机(22)驱动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3),所述第一转动轴(3)远离第三电机(22)一端贯穿第一电机箱(21)和第一破碎仓(24)的侧壁,所述第一转动轴(3)第一破碎仓(24)远离第一电机箱(21)一侧侧壁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3)位于第一破碎仓(24)内的部分固定连接有第一破碎刀(4),所述第一破碎仓(24)内底壁为筛板设置,所述第一破碎仓(24)下方设置有第一下料斜板(5),所述第一下料斜板(5)一端与机体(2)靠近第一破碎仓(24)的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研磨仓(6)靠近第一破碎仓(24)的侧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科类中药材研磨过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仓(6)侧壁位于第一下料斜板(5)上方开设有入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术容,王自仙,杨秀芬,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绿生中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