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005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包括中间试管,所述中间试管的上端与下端通过螺纹分别螺纹连接有上端试管与下端试管,所述中间试管、上端试管与下端试管的内底部均闭合一体设置,所述中间试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中间试管的外壁卡接有第一半圆形卡块与第二半圆形卡块,所述第一半圆形卡块与第二半圆形卡块相对的内壁均设有相配合的半环形槽,所述半环形槽内设有滑动机构,所述第二半圆形卡块内设有与半环形槽连通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设有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拆成三个独立的试管,能够收集更多的样本,便于类似样本间的比对,并且便于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
本技术涉及鱼类病原感染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
技术介绍
鱼类经常会被某些病菌感染,如爱德华式菌、弧菌属、嗜水气单胞菌等,受到感染的鱼类死亡率极高。目前对鱼类病原感染试验往往需要对多种鱼类进行采样、或者对鱼类不同部位进行采样,采样后使用试管进行收集。目前的试管结构简单,只能收集某个部位或者某种鱼类的样本,这样就需要较多的试管,也不便于进行比对,并且试验过程中经常需要晃动试管进行混合,这种混合方式经常会出现撒漏且不均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其能够拆成三个独立的试管,能够收集更多的样本,便于类似样本间的比对,并且便于混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包括中间试管,所述中间试管的上端与下端通过螺纹分别螺纹连接有上端试管与下端试管,所述中间试管、上端试管与下端试管的内底部均闭合一体设置,所述中间试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包括中间试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试管(4)的上端与下端通过螺纹(15)分别螺纹连接有上端试管(1)与下端试管(5),所述中间试管(4)、上端试管(1)与下端试管(5)的内底部均闭合一体设置,所述中间试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中间试管(4)的外壁卡接有第一半圆形卡块(3)与第二半圆形卡块(12),所述第一半圆形卡块(3)与第二半圆形卡块(12)相对的内壁均设有相配合的半环形槽(13),所述半环形槽(13)内设有滑动机构,所述第二半圆形卡块(12)内设有与半环形槽(13)连通的条形槽(9),所述条形槽(9)设有传动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包括中间试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试管(4)的上端与下端通过螺纹(15)分别螺纹连接有上端试管(1)与下端试管(5),所述中间试管(4)、上端试管(1)与下端试管(5)的内底部均闭合一体设置,所述中间试管(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齿轮(7),所述中间试管(4)的外壁卡接有第一半圆形卡块(3)与第二半圆形卡块(12),所述第一半圆形卡块(3)与第二半圆形卡块(12)相对的内壁均设有相配合的半环形槽(13),所述半环形槽(13)内设有滑动机构,所述第二半圆形卡块(12)内设有与半环形槽(13)连通的条形槽(9),所述条形槽(9)设有传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试管(1)的管口螺纹连接有密封盖(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类病原感染试验用新型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晓聪温智清陈雨吴玲梅韦信贤兰文升史秀杰陈枝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