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活性滤料制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7098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活性滤料制备系统,该系统包括挂膜水箱、静态混合器、药剂投加系统、制备主体系统、正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正向高流速挂膜循环回路和逆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普通石英砂滤料快速活化的系统,既实现了活性滤料的快速形成,又可作为一种新型滤料应用于除氨氮和铁锰的工艺中,解决常规工艺氨氮、铁锰难以同时去除的问题。整个系统挂膜用水循环利用,减少挂膜用水量,减少药剂投加量,大大节约制备成本。采用不同制备方式,正向低流速/正向高流速/逆向低流速三种过滤模式,制备速度快,制备充分,制备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活性滤料制备系统
本技术属于饮用水处理领域,涉及活性滤料,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活性滤料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剧增,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江、河、湖泊以及水库等饮用水源污染加重。尤其是近年来全国各地饮用水源铁、锰和氨氮等污染的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到城市饮用水的水质安全。这些受污染的水源水进入水厂后造成水处理难度加大、制水成本提高,并且常规的饮用水处理工艺很难保证处理后的水质达标。因此饮用水中的铁、锰和氨氮的协同去除已成为当前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当铁浓度高于0.5mg/L时,水体会产生明显的嗅味与颜色,影响感官;水中溶解态的Mn氧化成MnO2时,会成管道结垢甚至堵塞,并且锰的过多摄入会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及骨骼疾病;氨氮在水处理过程中与氯消毒剂反应生成消毒副产物,危害人体健康,同时降低消毒效率。人体摄入过量的氨氮会被氧化为亚硝氮和硝氮,进而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亦可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目前针对铁、锰和氨氮的单一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活性滤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挂膜水箱(1)、管道静态混合器(2)、药剂投加系统(3)、制备主体系统(4)、正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5)、正向高流速挂膜循环回路(6)和逆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7);/n所述的挂膜水箱(1)依次与第一阀门(001)和第二阀门(002)相连;/n所述的管道静态混合器(2)的进口连接有药剂投加系统(3);/n所述的制备主体系统(4)包括制备主体(401),制备主体内(401)的下部设置有布水/配气装置,布水/配气装置上设置有承托层,承托层上设置有滤料层;所述的制备主体(401)外部竖向设置有正向水管(402),正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铁、锰和氨氮的活性滤料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挂膜水箱(1)、管道静态混合器(2)、药剂投加系统(3)、制备主体系统(4)、正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5)、正向高流速挂膜循环回路(6)和逆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7);
所述的挂膜水箱(1)依次与第一阀门(001)和第二阀门(002)相连;
所述的管道静态混合器(2)的进口连接有药剂投加系统(3);
所述的制备主体系统(4)包括制备主体(401),制备主体内(401)的下部设置有布水/配气装置,布水/配气装置上设置有承托层,承托层上设置有滤料层;所述的制备主体(401)外部竖向设置有正向水管(402),正向水管(402)的顶端在高于滤料层的位置与制备主体(401)相连通,正向水管(402)的底端与正向三通接头(8)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的制备主体(401)外部底部设置有逆向四通接头(9),逆向四通接头(9)的第一端与制备主体(401)的底部相连;
所述的正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5)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路(051)、药剂投加系统(3)、管道静态混合器(2)、第二管路(052)、制备主体系统(4)和第三管路(053)形成的闭合回路;
所述的正向高流速挂膜循环回路(6)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四管路(054)、药剂投加系统(3)、管道静态混合器(2)、第二管路(052)、制备主体系统(4)和第五管路(055)形成的闭合回路;
所述的逆向低流速挂膜循环回路(7)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管路(051)、药剂投加系统(3)、管道静态混合器(2)、第六管路(056)、制备主体系统(4)和第七管路(057)形成的闭合回路;
所述的第一管路(051)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阀门(003)、第一水泵(10)、第四阀门(004)和第一流量计(11);第三阀门(003)与第二阀门(002)相连,第一流量计(11)与管道静态混合器(2)的进口相连;
所述的第二管路(052)包括第五阀门(005);第五阀门(005)的一端与管道静态混合器(2)的出口相连,第五阀门(005)的另一端与正向三通接头(8)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的第三管路(053)包括第七阀门(007),第七阀门(007)的一端与逆向四通接头(9)的第二端相连,第七阀门(007)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阀门(002)与第三阀门(003)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的第四管路(05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十阀门(010)、第二水泵(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廷林胡瑞柱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唯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