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尤其涉及一种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和供电的优质可靠。可靠性评估的主要是确保各种运行方式的可靠性,确保部分设备计划检修时系统能正常、稳定运行等,由此可见,电网评估非常重要。目前的电网主要是针对电网中各个节点的可靠性进行研究,但是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保证电网的可靠性,多电源电网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目前一种有效的对多电源电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确定配电网中每台断路器的保护范围,为每台断路器建立共模停运表,计算共模关联设备的可靠性参数;对每个负荷点按扩展最小路搜索方法完成备用最小路和扩展最小路搜索,得到负荷点的所有最小路,利用最小路矩阵法生成一阶、二阶以及三阶原始最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确定配电网中每台断路器的保护范围,为每台断路器建立共模停运表,计算共模关联设备的可靠性参数;/n对每个负荷点按扩展最小路搜索方法完成备用最小路和扩展最小路搜索,得到负荷点的所有最小路,利用最小路矩阵法生成一阶、二阶以及三阶原始最小割集,并区分出所述所有最小路中的常供支路和联络支路;/n用共模关联设备替换法对所述常供支路进行设备替换生成共模最小割集;/n根据所述共模最小割集和所述原始最小割集生成可切换最小割集,计算所述可切换最小割集的可靠性参数;/n计算原始最小割集和共模最小割集的参数,得到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统计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电源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配电网中每台断路器的保护范围,为每台断路器建立共模停运表,计算共模关联设备的可靠性参数;
对每个负荷点按扩展最小路搜索方法完成备用最小路和扩展最小路搜索,得到负荷点的所有最小路,利用最小路矩阵法生成一阶、二阶以及三阶原始最小割集,并区分出所述所有最小路中的常供支路和联络支路;
用共模关联设备替换法对所述常供支路进行设备替换生成共模最小割集;
根据所述共模最小割集和所述原始最小割集生成可切换最小割集,计算所述可切换最小割集的可靠性参数;
计算原始最小割集和共模最小割集的参数,得到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统计每个负荷点的可靠性指标,得到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每个负荷点按扩展最小路搜索方法完成备用最小路和扩展最小路搜索,包括:
搜索出负荷点的一条最小路,判断这条最小路是否包含备用电源设备;
若不包含备用电源设备,则进行扩展最小路搜索,将扩展最小路包含的所有设备的常供支路标记置“1”,继续搜索所述负荷点的其他最小路;
若包含备用电源设备,计算备用最小路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成功率:若备用最小路的切换成功率等于0,删除该备用最小路,并继续搜索所述负荷点的其他最小路;若备用最小路的切换成功率大于0,则进行扩展最小路搜索,令扩展最小路包含的所有设备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成功率等于该备用最小路的切换时间和切换成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始最小割集包含一条联络支路一条常供支路的二阶最小割集、包含一条联络支路两条常供支路的三阶最小割集以及包含两条联络支路一条常供支路的三阶最小割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共模最小割集和所述原始最小割集生成可切换最小割集,包括:
若包含一条联络支路一条常供支路的二阶最小割集中,常供支路已经构成一阶共模最小割集,则所述二阶最小割集不需要处理;若常供支路没有构成一阶共模最小割集,则判断以下两个条件是否满足:条件一,联络支路的切换时间+常供支路的故障隔离时间是否小于常供支路设备修正后的修复时间;条件二,联络支路切换时间+常供支路检修隔离时间是否小于常供支路设备修正后的检修时间;当其中一条件满足时,则常供支路就是负荷点一阶可切换最小割集,并计算可靠性参数,否则,此二阶最小割集不需要处理;
若包含一条联络支路两条常供支路的三阶最小割集中,常供支路已经构成一阶共模最小割集,则此三阶最小割集不需要处理;若常供支路没有构成一阶共模最小割集,则选择切换成功率最高的联络支路,判断以下两个条件是否满足:条件一,联络支路的切换时间+常供支路的故障隔离时间是否小于常供支路设备修正后的修复时间;条件二,联络支路切换时间+常供支路检修隔离时间是否小于常供支路设备修正后的检修时间;若有一条或两条都满足,则常供支路构成一阶可切换最小割集,否则,此三阶最小割集不需要处理;
若包含两条联络支路一条常供支路的三阶最小割集中,两条常供支路已经构成二阶共模最小割集,则此三阶最小割集不需要处理;若两条常供支路没有构成二阶共模最小割集,则用两条常供支路的联合故障率、修复时间、检修率、检修时间判断以下两个条件是否满足:条件一,联络支路的切换时间+常供支路的故障隔离时间是否小于常供支路设备修正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万荣,欧阳广泽,郭建平,彭程,韦锋,杨祥,丁宇洁,肖小兵,李欢,何晔,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