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85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烟气自进风口进入内腔,依次经喷淋箱、油水过滤箱、蜂窝电坊和活性炭吸附箱进行处理,经处理完毕的气体由引风机排出外界,装置内部高度集成,使原来零散,分散的结构转换成为一种专业化更强,更利于管理,效果更好,占地面积更小的专业设备,更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包括外壳、隔板、进风口、排风口、喷淋箱、第一烟气通道、油水过滤箱、烟气进口、烟气排口、第二烟气通道、蜂窝电坊、第三烟气通道、活性炭吸附箱、水箱、抽水管、水泵、进水管、喷淋管、喷淋头、引风机和排风管,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内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处理设备
,特别是涉及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垃圾焚烧炉是一种用于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的辅助装置但在焚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气污染环境,因此需要烟气净化装置对烟气进行处理,其在垃圾处理设备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垃圾焚烧炉烟气处理方法和装置多种多样,处理方法通常是用旋风除尘,喷淋箱、油水分离器、电场、电除尘、活性炭吸附箱等一字排列的方法,此方法的单体单机的形式分布及生产,具有占地面积大,生产现场组装工作量大,运输费用高,制造成本高,自动控制性能差等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化强,自动控制方便,占地面积小,易运输的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本技术的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包括外壳、隔板、进风口、排风口、喷淋箱、第一烟气通道、油水过滤箱、烟气进口、烟气排口、第二烟气通道、蜂窝电坊、第三烟气通道、活性炭吸附箱、水箱、抽水管、水泵、进水管、喷淋管、喷淋头、引风机和排风管,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隔板(2)、进风口(3)、排风口(4)、喷淋箱(5)、第一烟气通道(6)、油水过滤箱(7)、烟气进口(8)、烟气排口(9)、第二烟气通道(10)、蜂窝电坊(11)、第三烟气通道(12)、活性炭吸附箱(13)、水箱(14)、抽水管(15)、水泵(16)、进水管(17)、喷淋管(18)、喷淋头(19)、引风机(20)和排风管(2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隔板(2)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所述进风口(3)设置于外壳(1)的左端并与内腔相通,所述进风口(3)位于隔板(2)的上方,所述排风口(4)设置于外壳(1)的顶端右侧并与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垃圾焚烧炉烟气一体化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隔板(2)、进风口(3)、排风口(4)、喷淋箱(5)、第一烟气通道(6)、油水过滤箱(7)、烟气进口(8)、烟气排口(9)、第二烟气通道(10)、蜂窝电坊(11)、第三烟气通道(12)、活性炭吸附箱(13)、水箱(14)、抽水管(15)、水泵(16)、进水管(17)、喷淋管(18)、喷淋头(19)、引风机(20)和排风管(2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隔板(2)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所述进风口(3)设置于外壳(1)的左端并与内腔相通,所述进风口(3)位于隔板(2)的上方,所述排风口(4)设置于外壳(1)的顶端右侧并与内腔相通,所述喷淋箱(5)固定设置于隔板(2)的顶端左侧,所述喷淋箱(5)的进气口与进风口(3)相通,所述水箱(14)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左端并位于隔板(2)的下方,所述水泵(16)固定设置于内腔的底端,所述水泵(16)的左端与抽水管(1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抽水管(15)的左端与水箱(1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水泵(16)的顶端与进水管(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7)的顶部与喷淋管(1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喷淋管(18)均匀设置于喷淋箱(5)的中部,所述喷淋头(19)固定设置于喷淋管(18)的底端,所述第一烟气通道(6)设置于喷淋箱(5)的右端,所述第一烟气通道(6)的顶部与喷淋箱(5)的顶端排气口连通,所述油水过滤箱(7)固定设置于第一烟气通道(6)的右端,所述烟气进口(8)设置于油水过滤箱(7)的底端,所述烟气排口(9)设置于油水过滤箱(7)的顶端,所述第一烟气通道(6)的底部与烟气进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景全保巨宽李嘉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润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