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753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包括机座、可转动连接在机座上的踏板以及与机座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机座外壳一端延伸形成支撑板,底座设置在支撑板同侧且与支撑板相对设置,机座端面、支撑板板面以及底座端面连接形成竖向支撑面,竖向支撑面与踏板大约垂直,踏板边缘延伸形成护边,护边上连接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可调节电动护踝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底座可拆卸,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多种使用模式的切换;脚拖上增加脚套,脚套增加对使用者脚部的包裹性,不易脱落;踏板运动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安全科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频率越来越高,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室内,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被挤占,大部分人每天的锻炼时间基本为零,长期以往,身体都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随时会有爆发疾病的风险。因此需要一款产品,为那些运动量有限的人提供步行的好处,让他们重新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市面上发现的脚部运动机器,如中国专利,一种脚步运动机CN201420577564.7脚步运动机,存在设备太笨重,结构复杂,便携性不足;脚托与脚直接无固定,脚易脱落、踏空;只有一种使用模式,无法多场合使用等问题,影响使用的体验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座椅模式和卧姿模式的替换,与脚部连接牢固,不易踏空。(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包括机座、可转动连接在机座上的踏板以及与机座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所述机座外壳一端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撑板同侧且与支撑板相对设置,机座端面、支撑板板面以及底座端面连接形成竖向支撑面,竖向支撑面与踏板大约垂直,所述踏板边缘延伸形成护边,护边上连接脚套。进一步设置,所述机座外壳上端面设有筋条,筋条沿长度方向设有销孔,筋条上开设有连接断口,所述踏板底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伸入连接断口内且通过销轴和筋条连接,销轴两端通过螺钉锁定在机座外壳上。如此设置,踏板通过销轴和筋条连接,实现相对机座可转动,销轴两端通过螺钉固定,便于快速装卸,更换踏板。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座的连接端面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之间设有卡扣,所述机座底端设有与连接柱适配的连接孔以及与卡扣适配的卡接口。如此设置,底座通过连接柱和连接孔配合定位,并通过卡扣和卡接口配合限位,保证底座连接的牢固性,同时,由于底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装,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快速拆卸和安装,便于使用。进一步设置,所述护边上设有条形孔,脚套通过绑带连接在条形孔上。如此设置,相比现有电动护踝的踏板多安装了脚套对脚部进行固定,脚套可以通过绑带穿过条形孔实现快速穿戴和固定,方便使用。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板中部开设有通孔。如此设置,支撑板可以降低自重,同时,通孔的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支撑板拿取该电动护踝,使用方便。进一步设置,所述踏板底部设有一对连接耳,连接耳通过枢接连杆组件与机座底部外壳连接。如此设置,踏板绕销轴转动,同时通过连接耳和滑轨组件连接,连杆组件与机座底部连接,如此限制踏板的转动角度,由于连杆组件和连接耳设置在机座内部活动,不易受干扰,整体结构也更加规整。(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电动护踝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底座可拆卸,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进行多种使用模式的切换;踏板护边上增加脚套,脚套增加对使用者脚部的包裹性,不易脱落;踏板运动角度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安全科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踏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踏板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包括机座1、踏板2和底座3,踏板2可转动连接在机座1上,底座3与机座1可拆卸连接;具体的,机座1外壳一端向上延伸形成支撑板11,底座3设置在支撑板11同侧且与支撑板11相对设置,位于机座1底端,机座1的端面、支撑板11的板面以及底座3的端面连接形成竖向支撑面a,竖向支撑面a与踏板2大约垂直,卧姿使用时,该电动护踝通过竖向支撑面a支撑,踏板2为一体成型件,边缘延伸形成护边21,护边21上连接脚套4。机座1外壳上端面延伸形成筋条12,筋条12沿长度方向设有销孔120,筋条12中段开设有至少2个连接断口121,踏板2底部延伸形成连接座22,连接座22伸入连接断口121内且通过销轴13和筋条12连接,销轴13两端通过螺钉锁定在机座1外壳上,踏板2通过销轴13和筋条12连接,实现相对机座1可转动,销轴13两端通过螺钉固定,便于快速装卸,更换踏板2,使用方便。底座3为一体成型件且在连接端面上延伸形成连接柱31,连接柱31之间延伸形成卡扣32,机座1底端设有与连接柱31适配的连接孔101以及与卡扣32适配的卡接口102,底座3通过连接柱31和连接孔101配合定位,并通过卡扣32和卡接口102配合限位,保证底座3连接的牢固性,同时,由于底座3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拆装,这种连接方式能够快速拆卸和安装,便于使用。护边21上设有条形孔210,脚套4通过绑带连接在条形孔210上,相比现有电动护踝的踏板2多安装了脚套4对脚部进行固定,脚套4可以通过绑带穿过条形孔210实现快速穿戴和固定,方便使用。支撑板11中部开设有通孔110,如此,支撑板11可以降低自重,同时,通孔110的设置便于用户通过支撑板11拿取该电动护踝,使用方便。踏板2底部延伸形成一对连接耳23,连接耳23通过枢接连杆组件与机座1底部外壳连接,连杆组件包括至少2根互相铰接的连杆24,两根连杆24分别和连接耳23以及机座1底部铰接,踏板2绕销轴13转动,同时通过连接耳23和滑轨组件连接,连杆组件与机座1底部连接,如此限制踏板2的转动角度,由于连杆组件和连接耳23设置在机座1内部活动,不易受干扰,整体结构也更加规整。本技术包括至少2种使用模式,一是卧姿使用模式,二是坐姿使用模式;卧姿使用时,底座3与机座1连接,该电动护踝以竖向支撑面a为支撑,踏板2竖向立起,使用者的脚部与踏板2贴合,并通过脚套4穿戴同步运动;坐姿使用时,将底座3从机座1上拆下,以机座1底部为支撑,踏板2水平,使用者脚部与踏板2贴合使用,两种使用模式通过底座3的拆装可快速切换,使用方便。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可转动连接在机座上的踏板以及与机座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所述机座外壳一端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撑板同侧且与支撑板相对设置,机座端面、支撑板板面以及底座端面连接形成竖向支撑面,竖向支撑面与踏板大约垂直,所述踏板边缘延伸形成护边,护边上连接脚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可转动连接在机座上的踏板以及与机座可拆卸连接的底座;所述机座外壳一端延伸形成支撑板,所述底座设置在支撑板同侧且与支撑板相对设置,机座端面、支撑板板面以及底座端面连接形成竖向支撑面,竖向支撑面与踏板大约垂直,所述踏板边缘延伸形成护边,护边上连接脚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调节电动护踝,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外壳上端面设有筋条,筋条沿长度方向设有销孔,筋条上开设有连接断口,所述踏板底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伸入连接断口内且通过销轴和筋条连接,销轴两端通过螺钉锁定在机座外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杰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