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镜炜专利>正文

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73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多个握杆之间的连接柱和用于将配重盘固定在所述握杆两端的配重杆,所述握杆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且所述插槽内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握杆与所述连接柱通过螺杆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杆靠近所述握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将配重盘套在配重杆上,转动配重盘,凸块贯穿至卡槽内防止配重盘转动,对配重盘进行固定相比原来通过螺母拧紧的拼装固定方式,直接扣上配重盘转动就能进行固定的方式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加稳定牢固,而且还不需要借助工具,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
技术介绍
科学地使用哑铃,确实可以收到很好的锻炼效果,有材料说,当年施瓦辛格一身健美的肌肉,主要就是通过哑铃锻炼而得,但是确有不少人用哑铃锻炼后,既没有增加力量,也没有变得健美,常会就此心灰意冷,哑铃也被束之高阁,甚至成为锤子的替代品,事实上,哑铃健身大有学问,如果不加以贯彻,锻炼效果往往会大失所望。现有的多数哑铃就是拼接式且重量可调的哑铃,但是这种亚玲在加减配种的时候比较麻烦,不能快速的进行拼接或组装;而在哑铃拼接转换成杠铃使用的过程中,很多哑铃采用的是螺纹拼接,而人体接触螺纹齿轮等金属易损物品时会感到类似扎手的不适感觉,随着使用时的拆装螺纹上脱落的金属屑会给使用者造成手部的不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组装更换时更加快速和牢固,同时减少了金属屑与使用者手部的接触。(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多个握杆之间的连接柱和用于将配重盘固定在所述握杆两端的配重杆;所述握杆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且所述插槽内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连接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握杆与所述连接柱通过螺杆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杆靠近所述握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握杆与所述配重杆通过第二螺纹孔和螺杆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配重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缆绳,所述缆绳贯穿所述压杆的一端后绕设在挡杆上;所述配重盘的内部具有通孔,且通孔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部开设与卡槽,所述卡槽贯穿所述配重盘;所述配重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且所述缆绳贯穿至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通过弹簧安装有凸块,且所述凸块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块外,并与所述固定块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内壁远离所述凸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所述缆绳贯穿所述固定耳后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所述配重杆贯穿所述配重盘,且速搜配重盘通过凸块贯穿所述卡槽与所述固定块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缆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四个缆绳,且四个所述缆绳军贯穿至所述固定块内与所述凸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凹槽一端的宽度大于所述环形槽靠近所述卡槽的一端的宽度。优选的,所述握杆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握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配重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数量比所述握杆的数量少一个。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将配重盘套在配重杆上,转动配重盘,凸块贯穿至卡槽内防止配重盘转动,对配重盘进行固定相比原来通过螺母拧紧的拼装固定方式,直接扣上配重盘转动就能进行固定的方式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加稳定牢固,而且还不需要借助工具,易于推广。2、由于螺杆位于插槽的内部,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直径较小,所以螺纹不会暴露在外部,组装更加方便牢固的同时,还减少了螺纹处金属碎屑接触使用者手部的可能性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握杆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配重杆和配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配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a-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握杆;11、连接柱;12、插槽;13、螺杆;14、插块;15、第一螺纹孔;16、橡胶套;2、配重杆;21、第二螺纹孔;22、缆绳;23、挡杆;24、按钮;25、压杆;3、配重盘;31、凹槽;32、环形槽;33、卡槽;4、固定块;41、弹簧;42、凸块;43、固定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包括用于连接多个握杆1之间的连接柱11和用于将配重盘3固定在握杆1两端的配重杆2;握杆1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12,且插槽12内固定连接有螺杆13,连接柱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4,插块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5,握杆1与连接柱11通过螺杆13和第一螺纹孔15螺纹连接;配重杆2靠近握杆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握杆1与配重杆2通过第二螺纹孔21和螺杆13螺纹连接,配重杆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钮24,按钮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25,配重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缆绳22,缆绳22贯穿压杆25的一端后绕设在挡杆23上;配重盘3的内部具有通孔,且通孔处开设有凹槽31,凹槽31内开设有环形槽32,环形槽32内部开设与卡槽33,卡槽33贯穿配重盘3;配重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且缆绳22贯穿至固定块4的内部,固定块4的内部通过弹簧41安装有凸块42,且凸块42的一端贯穿至固定块4外,并与固定块4卡合连接,固定块4的内壁远离凸块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43,缆绳22贯穿固定耳43后与凸块42固定连接;配重杆2贯穿配重盘3,且速搜配重盘3通过凸块42贯穿卡槽33与固定块4卡合连接。本技术中,在组装过程中,可以直接在两个配重杆2之间安装握杆1充当哑铃使用,还可以通过在两个配重杆2之间设置二或者两个以上的握杆1用连接柱11连接后充当杠铃,由于螺杆13位于插槽12的内部,且第一螺纹孔15和第二螺纹孔21的直径较小,所以螺纹不会暴露在外部,组装更加方便牢固的同时,还减少了螺纹处金属碎屑接触使用者手部的可能性的可能性;在使用过程中,当人们需要加减配重盘3的数量来改变哑铃的重量时,人们可以直接将配重盘3套在配重杆2上,当固定块4位于凹槽31内时在顺着环形槽32的方向转动,当凸块42的位置与卡槽33重合时,凸块42由于失去了环形槽32内的压力,从而进行回弹,贯穿至卡槽33内,从而防止了配重盘3相对配重杆2发生转动的现象;而在需要减少配重盘3的数量来减少哑铃的重量时,人们可以按压按钮24,按钮24在受到挤压后,会带动压杆25推动缆绳22,缆绳22的一端由于被固定,所以会拉动固定块4内的凸块42收缩,此时人们在反方向转动配重盘3就能将配重盘3进行拆卸;相比原来通过螺母拧紧的拼装固定方式,直接扣上配重盘3转动就能进行固定的方式速度更快,同时也更加稳定牢固,易于推广。如图2所示,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多个握杆(1)之间的连接柱(11)和用于将配重盘(3)固定在所述握杆(1)两端的配重杆(2);/n所述握杆(1)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12),且所述插槽(12)内固定连接有螺杆(13),所述连接柱(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4),所述插块(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5),所述握杆(1)与所述连接柱(11)通过螺杆(13)和第一螺纹孔(15)螺纹连接;/n所述配重杆(2)靠近所述握杆(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所述握杆(1)与所述配重杆(2)通过第二螺纹孔(21)和螺杆(13)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杆(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钮(24),所述按钮(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25),所述配重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缆绳(22),所述缆绳(22)贯穿所述压杆(25)的一端后绕设在挡杆(23)上;/n所述配重盘(3)的内部具有通孔,且通孔处开设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开设有环形槽(32),所述环形槽(32)内部开设与卡槽(33),所述卡槽(33)贯穿所述配重盘(3);/n所述配重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且所述缆绳(22)贯穿至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通过弹簧(41)安装有凸块(42),且所述凸块(4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块(4)外,并与所述固定块(4)卡合连接,所述固定块(4)的内壁远离所述凸块(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耳(43),所述缆绳(22)贯穿所述固定耳(43)后与所述凸块(42)固定连接;/n所述配重杆(2)贯穿所述配重盘(3),且速搜配重盘(3)通过凸块(42) 贯穿所述卡槽(33)与所述固定块(4)卡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哑铃、杠铃的拼接转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多个握杆(1)之间的连接柱(11)和用于将配重盘(3)固定在所述握杆(1)两端的配重杆(2);
所述握杆(1)的两端均开设有插槽(12),且所述插槽(12)内固定连接有螺杆(13),所述连接柱(1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14),所述插块(1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15),所述握杆(1)与所述连接柱(11)通过螺杆(13)和第一螺纹孔(15)螺纹连接;
所述配重杆(2)靠近所述握杆(1)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螺纹孔(21),所述握杆(1)与所述配重杆(2)通过第二螺纹孔(21)和螺杆(13)螺纹连接,所述配重杆(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按钮(24),所述按钮(2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杆(25),所述配重杆(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缆绳(22),所述缆绳(22)贯穿所述压杆(25)的一端后绕设在挡杆(23)上;
所述配重盘(3)的内部具有通孔,且通孔处开设有凹槽(31),所述凹槽(31)内开设有环形槽(32),所述环形槽(32)内部开设与卡槽(33),所述卡槽(33)贯穿所述配重盘(3);
所述配重杆(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且所述缆绳(22)贯穿至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所述固定块(4)的内部通过弹簧(41)安装有凸块(42),且所述凸块(42)的一端贯穿至所述固定块(4)外,并与所述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娃
申请(专利权)人:曾镜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