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锁保护电路、切换电路、双电压转换电路、电子设备及启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65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互锁保护电路、切换电路、双电压转换电路、电子设备及启动电源,包括:第一线路、第二线路、第一调控模块、第二调控模块;第一线路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第一通断控制模块与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第二线路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第二通断控制模块与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第一调控模块与第二引脚电连接,第一调控模块还与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二调控模块与第一引脚电连接,第二调控模块还与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导通或断开第一线路;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用于基于第一控制信号或第二控制信号导通或断开第二线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互锁保护电路、切换电路、双电压转换电路、电子设备及启动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互锁保护电路、切换电路、双电压转换电路、电子设备及应急启动电源。
技术介绍
电路工作状态切换技术在电路设计中已经得到普遍使用,使用该技术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电路的多种工作状态中的一种。现有相关技术中,电路工作状态的切换多是由处理器控制电子开关实现的。例如,一种应用在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中的双电压自动转换技术,处理器采集用户需求电压后发出串联或并联指令驱动电子开关来完成电池组的自动串并,从而使输出端得到所需的12V或24V启动电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处理器可能会因主控软件运行紊乱造成驱动信号失控,造成电路故障。例如,处理器主控软件运行紊乱造成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中的串并联电子开关误动作,引发内部电池组直接短路,甚至会造成电池高温起火或爆炸等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互锁保护电路、切换电路、双电压转换电路、电子设备及应急启动电源,以解决处理器驱动信号失控造成电路故障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互锁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线路、第二线路、第一调控模块、第二调控模块;所述第一线路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直接或间接与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线路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调控模块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调控模块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一线路;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一线路;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二线路;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二线路。可选的,所述处理器故障状态下,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均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线路、所述第二线路均断开。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的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的信号;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拉至所述第二电平;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拉至所述第二电平。可选的,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且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线路的正极;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且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线路的正极。可选的,所述第一调控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调控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电路,用于切换目标电路的工作状态,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第一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互锁保护电路;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线路中的第一通断控制模块串联,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串联于所述目标电路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二线路中的第二通断控制模块串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串联于所述目标电路的第二位置;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线路导通时触发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在所述第二线路导通时触发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未导通时,所述目标电路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且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未导通时,所述目标电路处于第二工作状态。可选的,该切换电路还包括第一P型场效应管、第三三极管、第一分压电阻;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外部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组成的串联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源极连接,所述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三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三引脚发出启动信号时,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在所述第三三极管导通时,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导通;所述第三引脚发出停止信号时,所述第三三极管截止,在所述第三三极管截止时,所述第一P型场效应管截止。可选的,该切换电路还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第四三极管截止;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五三极管导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五三极管截止;在所述第四三极管导通及所述第五三极管导通时,所述第三三极管截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双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串并联输出电路、处理器以及第二方面及其可选方案涉及的切换电路;所述串并联输出电路为所述目标电路,所述串并联输出电路上设有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所述串并联输出电路处于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并联输出;所述串并联输出电路处于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第二电池组串联输出。可选的,所述线路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三继电器,所述第三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互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路、第二线路、第一调控模块、第二调控模块;/n所述第一线路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直接或间接与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线路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n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调控模块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调控模块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n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用于:/n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一线路;/n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一线路;/n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用于:/n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二线路;/n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二线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互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线路、第二线路、第一调控模块、第二调控模块;
所述第一线路上设有第一通断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直接或间接与处理器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线路上设有第二通断控制模块;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直接或间接与所述处理器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调控模块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调控模块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第二控制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一线路;
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一线路;
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且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导通所述第二线路;
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断开所述第二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故障状态下,所述第一引脚、所述第二引脚均发出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所述第一线路、所述第二线路均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信号为第一电平的信号,所述第二控制信号为第二电平的信号;
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二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拉至所述第二电平;
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用于:
在所述第一引脚发出所述第一电平的信号时,将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拉至所述第二电平。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互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一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且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一调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线路的正极;
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包括第二N型场效应管,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且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还直接或间接与所述第二调控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线路的正极。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互锁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控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第二调控模块包括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通断控制模块的受控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


6.一种切换电路,用于切换目标电路的工作状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互锁保护电路;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线路中的第一通断控制模块串联,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串联于所述目标电路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所述第二线路中的第二通断控制模块串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串联于所述目标电路的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线路导通时触发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
所述第二继电器用于在所述第二线路导通时触发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
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且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未导通时,所述目标电路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所述第二继电器的两个触点导通,且所述第一继电器的两个触点未导通时,所述目标电路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仁王业占李兴泽熊印宝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广为美线电源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