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婴儿培养装置,包括婴儿箱、箱罩和支撑柱,所述箱罩能整体罩设在所述婴儿箱的外部,所述支撑柱内设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支撑框架、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箱罩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箱罩升、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婴儿箱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婴儿箱升、降运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多个滑块,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滑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婴儿培养装置具有能够整体罩设在婴儿箱外部的箱罩,箱罩罩住婴儿箱时能起到遮光、保温、降噪等作用,使婴儿箱内环境更加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婴儿培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系统及婴儿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婴儿培养装置是一种能够为婴儿提供温湿度适宜、空气洁净的培养治疗环境的医疗设备。现有的婴儿培养装置包括婴儿箱、机脚、控制机箱等部件,婴儿箱内安装有加湿器、加热设备、通风设备、空气净化设备等环境调节设备。婴儿箱具有透明的箱壳,医护人员可以透过箱壳观察婴儿的情况,但这就使得婴儿箱无法遮光,婴儿始终处于光照环境中影响睡眠质量。另外有些时候婴儿箱内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相差较大,箱壳的表面会形成水雾,影响婴儿箱的观测效果,破坏婴儿箱内的温湿度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婴儿培养装置的婴儿箱无法遮光,且箱壳表面容易起雾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婴儿培养装置,包括婴儿箱、箱罩和支撑柱,所述箱罩能整体罩设在所述婴儿箱的外部,所述支撑柱内设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支撑框架、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箱罩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箱罩升、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婴儿箱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婴儿箱升、降运动,所述支撑框架上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多个滑块,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滑块连接。可选的,所述箱罩包括顶板组件和设置在所述顶板组件四周的遮挡板组件,所述遮挡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组件前侧的前遮挡板、设置在所述顶板组件后侧的后遮挡板和设置在所述顶板组件两侧的侧遮挡板。可选的,所述侧遮挡板与所述顶板组件之间通过侧转轴组件连接,所述侧遮挡板能够转动打开,所述前遮挡板与所述顶板组件之间通过前转轴组件连接,所述前遮挡板能够转动打开。可选的,所述顶板组件上设有朝向所述婴儿箱照射的摄像组件,所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照明灯。可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罩体框架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箱罩;罩体升降电机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罩体框架组件升降的动力;罩体同步带组件,用于所述罩体升降电机组件和所述罩体框架组件之间的传动。可选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气弹簧,所述支撑气弹簧的上部与所述罩体框架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气弹簧的下部与所述支撑框架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箱体框架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婴儿箱;箱体升降电机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箱体框架组件升降的动力;箱体主轴组件,用于所述箱体升降电机组件和所述箱体框架组件之间的传动。可选的,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防夹组件,当所述婴儿箱受到向上的推力时,所述防夹组件使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停止运动。可选的,所述升降系统包括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能够使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接合或分离。可选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衔铁板和电磁铁,所述衔铁板和所述电磁铁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婴儿培养装置具有能够整体罩设在婴儿箱外部的箱罩,箱罩罩住婴儿箱时能起到遮光、保温、降噪等作用,使婴儿箱内环境更加舒适;同时箱罩能减少婴儿箱与外部环境的热量交换,使婴儿箱表面不会起雾,且减少温湿调节设备耗电,婴儿培养装置的升降系统具有两套独立的升降机构,分别控制箱罩和婴儿箱升降运动,医护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控制箱罩和婴儿箱独立运动,使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满足护理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箱罩关闭状态下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箱罩打开状态下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箱罩的爆炸图;图5为顶板组件的装配图;图6为前转轴组件的结构图;图7为侧转轴组件的结构图图8为摄像组件的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升降系统的结构图一;图10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升降系统的结构图二;图11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升降系统的结构图三;图12为本技术婴儿培养装置的升降系统的爆炸图;图13为罩体框架组件的结构图;图14为罩体框架组件的爆炸图;图15为罩体升降电机组件和罩体同步带组件的装配图;图16为箱体框架组件的结构图;图17为箱体框架组件和防夹组件的爆炸图;图18为推车支架和升降螺母的装配图;图19为防夹组件的爆炸图;图20为箱体升降电机组件的结构图;图21为箱体主轴组件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罩;11-顶板组件,111-顶壳,112-顶板框架,113-盖板,114-配重块;12-摄像组件,121-摄像头,122-照明灯,123-安装板;131-前遮挡板,132-后遮挡板,133-侧遮挡板,134-侧窗板;14-侧转轴组件,141-侧转轴,142-侧板托架,143-窗板托架;15-前转轴组件,151-前转轴,152-前板托架;161-第一气弹簧,162-第二气弹簧;2-婴儿箱;3-支撑柱;301-支撑框架,302-柱壳,303-立柱,304-底座;311-轨道,312-滑块,313-电缆桥架,314-拖链,315-控制器,316-上行限位开关,317-下行限位开关;361-罩体框架,3611-夹紧板;362-第一电机支架,3621-第一电机,3622-第一驱动轮,3623-张紧轮;3631-第一同步带,3632-滑轮轴,3633-第一从动轮;364-支撑气弹簧,3641-气弹簧安装座;365-箱体框架,3651-行程开关导向块,3652-上连接板;366-推车支架,3661-下连接板;367-升降螺母;368-升降主轴,3681-第二从动轮,3682-主轴承座;369-第二电机支架,3691-第二电机,3692-第二驱动轮,3693-第二同步带;371-衔铁板,372-电磁铁,373-连接杆,374-离合开关,375-限位弹簧;381-安装筒,3811-限位槽,382-开关板,383-调整螺母,3831-锁定槽,384-压缩弹簧,385-防夹开关,386-弹簧锁板,3861-锁定块,3862-装配孔;4-机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应当说明的是,各实施例中的术语名词例如“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的词语,只是为了简化描述基于说明书附图的位置关系,并不代表所指的元件和装置等必须按照说明书中特定的方位和限定的操作及方法、构造进行操作,该类方位名词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术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婴儿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婴儿箱(2)、箱罩(1)和支撑柱(3),所述箱罩(1)能整体罩设在所述婴儿箱(2)的外部,所述支撑柱(3)内设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支撑框架(301)、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301)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箱罩(1)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箱罩(1)升、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婴儿箱(2)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婴儿箱(2)升、降运动,所述支撑框架(301)上设有轨道(311),所述轨道(311)上设有多个滑块(312),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滑块(31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婴儿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婴儿箱(2)、箱罩(1)和支撑柱(3),所述箱罩(1)能整体罩设在所述婴儿箱(2)的外部,所述支撑柱(3)内设有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支撑框架(301)、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301)上,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与所述箱罩(1)连接,用于驱使所述箱罩(1)升、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与所述婴儿箱(2)连接,用于驱使所述婴儿箱(2)升、降运动,所述支撑框架(301)上设有轨道(311),所述轨道(311)上设有多个滑块(312),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和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均与所述滑块(31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
罩体框架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箱罩(1);
罩体升降电机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罩体框架组件升降的动力;
罩体同步带组件,用于所述罩体升降电机组件和所述罩体框架组件之间的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气弹簧(364),所述支撑气弹簧(364)的上部与所述罩体框架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气弹簧(364)的下部与所述支撑框架(30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包括:
箱体框架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婴儿箱(2);
箱体升降电机组件,用于提供所述箱体框架组件升降的动力;
箱体主轴组件,用于所述箱体升降电机组件和所述箱体框架组件之间的传动。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宏,林定余,陈冰,林营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