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50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包括床单、帆布、提手和卡接结构,所述床单的两侧均设置有帆布,所述帆布的内部均安装有提手,提手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床单的一侧固定有卡接结构,所述床单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头枕套,所述床单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枕套,所述床单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尾枕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弹簧、卡接壳、卡接头等实现对床单的整体固定处理,从而有效防止了因患者翻身对床单弄乱影响患者的正常使用,患者躺在床单上时,会因为防止压疮时不时需要翻身,而一般翻身会对床单弄乱影响患者使用,此时可在床单底端设置绳带通过卡接头与卡接壳之间的固定进而有效避免因患者翻身弄乱床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
本技术涉及临床护理
,具体为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
技术介绍
长期在家中卧床或在医院住院的患者身体会因为长时间的压迫导致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产生障碍,进而可能会患上压疮,为了防止患者产生压疮,往往会对其使用翻身的方式进行透气,现有的床单均有预防压疮的作用,但仍旧存在不少缺陷:第一,现有的床单没有设置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时便利的设置,从而会花费大量人力;第二,现有的预防压疮的床单不防水透气,从而患者容易将床单弄脏或患上压疮;第三,现有的预防压疮的床单固定不便,从而当患者躺在床单翻身时可能会将整个床单掀起,造成不必要的护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翻身不便、不防水透气、固定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包括床单、帆布、提手和卡接结构,所述床单的两侧均设置有帆布,所述帆布的内部均安装有提手,提手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所述床单的一侧固定有卡接结构,所述床单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头枕套,所述床单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枕套,所述床单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尾枕套。优选的,所述床单的内部设置有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的一侧设置有棉加氨纶层,棉加氨纶层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优选的,所述提手在帆布上呈弧形设置,且提手上设置有保护套。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壳、第一绳带、卡接块、第二绳带、卡接头、弹簧,第一绳带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卡接块一侧的两端均铰接有卡接头,第一绳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绳带,第二绳带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壳。优选的,所述卡接头底端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且弹簧固定于卡接块一侧呈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绳带的长度小于第二绳带的长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有提手、帆布、固定片来实现帮助患者便于翻身的功能,患者可能因身体不适,翻身困难,从而可能引发压疮,此装置可通过医护人员一旁拉起提手从而帮助患者进行翻身,从而方便了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帮助;(2)通过设置有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棉加氨纶层、亚麻纤维层以及头枕套、侧枕套实现对患者的透气散热处理,进而有效预防压疮的产生,患者长时间的卧床会有很大几率患上压疮,而此次床单采用的防水涂料层、亚麻纤维等均可有效对床单进行透气处理,进而大大降低了患者患上压疮的概率;(3)通过设置有弹簧、卡接壳、卡接头等实现对床单的整体固定处理,从而有效防止了因患者翻身对床单弄乱影响患者的正常使用,患者躺在床单上时,会因为防止压疮时不时需要翻身,而一般翻身会对床单弄乱影响患者使用,此时可在床单底端设置绳带通过卡接头与卡接壳之间的固定进而有效避免因患者翻身弄乱床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的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的提手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的床单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的床单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床单;2、帆布;3、固定片;4、提手;5、卡接结构;501、卡接壳;502、第一绳带;503、卡接块;504、第二绳带;505、卡接头;506、弹簧;6、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7、棉加氨纶层;8、亚麻纤维层;9、头枕套;10、侧枕套;11、尾枕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包括床单1、帆布2、提手4和卡接结构5,床单1的两侧均设置有帆布2,帆布2的内部均安装有提手4,提手4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3,提手4在帆布2上呈弧形设置,且提手4上设置有保护套,更加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床单1的一侧固定有卡接结构5,卡接结构5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卡接壳501、第一绳带502、卡接块503、第二绳带504、卡接头505、弹簧506,第一绳带502的一端设置有卡接块503,卡接块503一侧的两端均铰接有卡接头505,第一绳带50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绳带504,第二绳带504的一侧设置有卡接壳501,卡接头505底端的一侧均设置有弹簧506,且弹簧506固定于卡接块503一侧呈倾斜设置,优化了装置的结构,第一绳带502的长度小于第二绳带504的长度,结构合理化;使用该结构时,首先,卡接头505伸进卡接壳501内部后在弹簧506的弹性作用下卡接头505向中间收紧,当卡接完成后,弹簧506复位固定在卡接壳501内部,完成安装;床单1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头枕套9,床单1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枕套10,床单1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尾枕套11,床单1的内部设置有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6,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6的一侧设置有棉加氨纶层7,棉加氨纶层7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8,能够有效实现防水透气的功能。工作原理:使用时,患者躺在床单1上后,此床单1设置了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6、棉加氨纶层7和亚麻纤维层8具有防水透气的效果,当患者将床单1弄湿后可不需要更换床单1,直接将床单1上水抹去可继续使用,避免了因患者不适还要更换床单1的麻烦,同时床单1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能够很好防止了压疮的产生,当患者睡姿不适或需要换卧姿防止压疮时,防止患者在翻身时困难,医护人员可手动提起床单1两侧帆布2上的提手4,帮助患者翻身,头枕套9和侧枕套10能够很好帮助患者,使其更加舒适,同时枕套亦能够避免患者患上压疮,患者在翻身时可能会因为翻身用力将床单1弄乱,影响患者的正常休息,此时可通过设置有卡接头505、卡接壳501以及第一绳带502和第二绳带504实现对床单1的固定作用,卡接头505伸进卡接壳501内部后在弹簧506的弹性作用下卡接头505向中间收紧,当卡接完成后,弹簧506复位固定在卡接壳501内部,完成安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包括床单(1)、帆布(2)、提手(4)和卡接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的两侧均设置有帆布(2),所述帆布(2)的内部均安装有提手(4),提手(4)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3),所述床单(1)的一侧固定有卡接结构(5),所述床单(1)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头枕套(9),所述床单(1)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枕套(10),所述床单(1)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尾枕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包括床单(1)、帆布(2)、提手(4)和卡接结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的两侧均设置有帆布(2),所述帆布(2)的内部均安装有提手(4),提手(4)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片(3),所述床单(1)的一侧固定有卡接结构(5),所述床单(1)外侧的顶端设置有头枕套(9),所述床单(1)外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侧枕套(10),所述床单(1)外侧的底端设置有尾枕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单(1)的内部设置有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6),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层(6)的一侧设置有棉加氨纶层(7),棉加氨纶层(7)的一侧设置有亚麻纤维层(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患者更换卧位预防压疮的床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4)在帆布(2)上呈弧形设置,且提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鑫元魏容容冯希源晏燕唐婵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