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达龙专利>正文

蜡疗硅胶模块以及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461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蜡疗硅胶模块以及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其中蜡疗硅胶模块包括括硅胶盒、硅胶盖以及四根硅胶扣带,硅胶盒的背面具有凹腔,硅胶盖的一侧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盖的尺寸与凹腔的开口尺寸相适应,从而通过硅胶盖覆盖住凹腔的开口,两根硅胶扣带以及另两根硅胶盒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硅胶扣带包括硅胶带以及硅胶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蜡疗过程中的固定性、保温性、联动性、灵活的组合情况均有体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蜡疗硅胶模块以及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石蜡物理因子疗法的蜡疗硅胶模块以及由上述蜡疗硅胶模块组合而成的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
技术介绍
石蜡疗法是常用康复物理因子治疗的一种,属于传导热疗法,常用于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止痛消肿、软化瘢痕、缓解痉挛等。现临床上常用的蜡疗有刷蜡法、浸蜡法以及蜡饼法,但前两者相对较容易发生烫伤、污染周边物件等,故在神经康复病人中应用较少,主要应用为蜡饼法。蜡饼法有几个缺点:其一是对蜡饼制作工艺和恒温工艺要求较高;其二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位固定,较为不便;其三是治疗时需要外固定力及额外保温处理;其四是石蜡回收过程易损耗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蜡疗硅胶模块以及由上述蜡疗硅胶模块组合而成的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使蜡疗更好地发挥作用,且拓展该疗法的应用场景。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蜡疗硅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盒、硅胶盖以及四根硅胶扣带,硅胶盒的背面具有凹腔,硅胶盖的一侧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盖的尺寸与凹腔的开口尺寸相适应,从而通过硅胶盖覆盖住凹腔的开口,两根硅胶扣带以及另两根硅胶盒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硅胶扣带包括硅胶带以及硅胶圈,硅胶带的一端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盒的正面固定有四个用于扣住硅胶圈的卡扣,两个卡扣以及另两个卡扣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正面的左半段和右半段。作为优选,所述卡扣由小圆柱体和大圆柱体构成,小圆柱体的一端固定在硅胶盒的正面,小圆柱体的另一端一体式固定大圆柱体的一端。一种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包括若干个所述的蜡疗硅胶模块,其特征在于:蜡疗硅胶模块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且蜡疗硅胶模块的硅胶扣带扣套在与之相邻的蜡疗硅胶模块的卡扣上。一种可组合型动态蜡疗硅胶套件,包括若干个所述的蜡疗硅胶模块,其特征在于:蜡疗硅胶模块从前至后依次连接,且蜡疗硅胶模块的硅胶扣带扣套在与之相邻的蜡疗硅胶模块的卡扣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对蜡疗过程中的固定性、保温性、联动性、灵活的组合情况均有体现,设计巧妙合理,保证伸缩变换不移位,结构稳定,易清洁,安全性好,蜡饼不易损失。硅胶套件的运动使蜡疗更好地发挥作用,且拓展该疗法的应用场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的一根硅胶扣带环绕后扣牢卡扣的示意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的使用组合方式一。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的使用组合方式一。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硅胶盒1,硅胶盖2,硅胶扣带3,凹腔4,硅胶带31,硅胶圈32,卡扣5,小圆柱体51,大圆柱体52,手臂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蜡疗硅胶模块,包括硅胶盒1、硅胶盖2以及四根硅胶扣带3,硅胶盒1的背面具有凹腔4,硅胶盖2的一侧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1上,硅胶盖2的尺寸与凹腔4的开口尺寸相适应,从而通过硅胶盖2覆盖住凹腔4的开口,两根硅胶扣带3以及另两根硅胶盒1分别固定于硅胶盒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硅胶扣带3包括硅胶带31以及硅胶圈32,硅胶带31的一端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1上,硅胶盒1的正面固定有四个用于扣住硅胶圈32的卡扣5,两个卡扣5以及另两个卡扣5分别固定于硅胶盒1的正面的左半段和右半段。如图7所示,所述卡扣5由小圆柱体51和大圆柱体52构成,小圆柱体51的一端固定在硅胶盒1的正面,小圆柱体51的另一端一体式固定大圆柱体52的一端。使用过程中,将蜡疗硅胶模块内放入加热后的蜡饼,随后盖上硅胶盖2,并将硅胶盒1扣在皮肤上,硅胶盖2紧贴皮肤。如图4所示,蜡疗硅胶模块可以通过硅胶扣带3环绕手臂6或腿或身体等位置后扣合在蜡疗硅胶模块自身的卡扣5,实现蜡疗硅胶模块自身和人体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图4只展示了一根硅胶扣带3环绕手臂6后扣牢卡扣5的示意。相邻蜡疗硅胶模块有两种使用方式如下:(1)如5图所示,若干个蜡疗硅胶模块从左至右依次连接,且蜡疗硅胶模块的右侧两个硅胶扣带3扣套在与之相邻的蜡疗硅胶模块的左侧两个卡扣5上。(2)如6图所示,若干个蜡疗硅胶模块从前至后依次连接,且蜡疗硅胶模块的后侧两个硅胶扣带3扣套在与之相邻的蜡疗硅胶模块的前侧两个卡扣5上。本技术的硅胶套件针对蜡饼法应用上,主要有这几点改良效果:1)对蜡饼的品质要求不高,需要保证蜡饼温度以及固体性即可;2)由于硅胶扣带3可以弹性拉伸,患者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舒适度和治疗需要不断改变体位,甚至同时进行运动或牵伸训练;3)蜡饼内置于凹腔4内,治疗时可起到固定以及良好保温效果,且通过硅胶盖2隔离传热,通过设置硅胶盖2的厚度,可以控制导热的效果(厚度越厚,导热效果越差),多个相邻套件直接可以组合,形成治疗部位间更好固定性及联动性;4)治疗结束后便于石蜡材料的完整回收利用。5)该套件为柔性硅胶材料,设计巧妙合理,保证伸缩变换不移位,结构稳定,易清洁,安全性好。本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蜡疗蜡饼法的诸多不足,如可以“精确”对局部进行治疗,又可以多个相邻治疗部位的组合联动训练,解除传统蜡疗的“静态固定”状态,使蜡疗时能同时进行多种功能训练;对石蜡饼、环境等要求均有所降低,提高蜡疗的安全性和实效性。本技术对蜡疗过程中的固定性、保温性、联动性、灵活的组合情况均有体现,设计巧妙合理,保证伸缩变换不移位,结构稳定,易清洁,安全性好。硅胶套件的运动使蜡疗更好地发挥作用,且拓展该疗法的应用场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蜡疗硅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盒、硅胶盖以及四根硅胶扣带,硅胶盒的背面具有凹腔,硅胶盖的一侧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盖的尺寸与凹腔的开口尺寸相适应,从而通过硅胶盖覆盖住凹腔的开口,两根硅胶扣带以及另两根硅胶盒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硅胶扣带包括硅胶带以及硅胶圈,硅胶带的一端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盒的正面固定有四个用于扣住硅胶圈的卡扣,两个卡扣以及另两个卡扣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正面的左半段和右半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蜡疗硅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盒、硅胶盖以及四根硅胶扣带,硅胶盒的背面具有凹腔,硅胶盖的一侧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盖的尺寸与凹腔的开口尺寸相适应,从而通过硅胶盖覆盖住凹腔的开口,两根硅胶扣带以及另两根硅胶盒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硅胶扣带包括硅胶带以及硅胶圈,硅胶带的一端一体式固定于硅胶盒上,硅胶盒的正面固定有四个用于扣住硅胶圈的卡扣,两个卡扣以及另两个卡扣分别固定于硅胶盒的正面的左半段和右半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蜡疗硅胶模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达龙李水帝梁伟燕阳芸黄双苗郑秀红
申请(专利权)人:周达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