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46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观测平台和回收装置的分体式设计,将体积庞大的浮体材料跟观测设备分离开来,避免了其对海流等关键参数的影响,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利用连接缆绳回收海底的观测平台,可以提供足够的拉力,避免了观测平台陷入沉积物中,不能顺利脱离海底的情况;回收装置链式设计,当其上浮至水面后,更利于大型科考船的回收;其布放回收方法针对该装置的特点设置,稳妥可靠,适用于各类船舶,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测量
,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技术介绍
海底边界层包括从床底至受其显著影响的水体之间的水层厚度,对海底动力过程,尤其是沉积物搬运及近海底化学物质输运有重要影响,因此亟需研究底边界层观测技术。传统的海底观察海床基多采用自浮式设计,完成观测后抛弃载荷利用自身浮力上升至水面。然而海床基大量浮体材料的加入,导致其体积增大,从而影响水下动力环境,无法测量出真实的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对底边界层水流影响小且布放回收可靠的底边界层观测装置。本专利技术将填补这一空缺,推动我国海底边界层观测的进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最大程度上减小装置对海底水动力环境的影响,实现海底边界层的原位观测,提供了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及其布放回收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包括连接缆绳、观测平台和回收装置,所述连接缆绳一端连接观测平台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回收装置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包括连接缆绳(1)、观测平台(2)和回收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缆绳(1)一端连接观测平台(2)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回收装置(3)中部;/n所述观测平台(2)包括仪器平台(201),仪器平台(201)采用框架式设计,仪器平台(201)下端四角设有4条支腿(202),支腿(202)的另一端连接底座(203),仪器平台(201)内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的横杆,仪器平台(201)内部中心位置的横杆上安装低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7),低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7)周围的横杆顺时针依次安装多参数水质仪(401)、边界层悬浮物剖面测量仪(402)、声学侵蚀仪(403)、单点式...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24 CN 201911345602X1.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包括连接缆绳(1)、观测平台(2)和回收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缆绳(1)一端连接观测平台(2)的顶部,另一端连接在回收装置(3)中部;
所述观测平台(2)包括仪器平台(201),仪器平台(201)采用框架式设计,仪器平台(201)下端四角设有4条支腿(202),支腿(202)的另一端连接底座(203),仪器平台(201)内部活动安装有若干个的横杆,仪器平台(201)内部中心位置的横杆上安装低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7),低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7)周围的横杆顺时针依次安装多参数水质仪(401)、边界层悬浮物剖面测量仪(402)、声学侵蚀仪(403)、单点式海流计(404)、高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5)和波潮仪(406);
所述回收装置(3)包括有小浮球组(301),小浮球组(301)通过浮球连接缆(302)连接大浮球组(303),大浮球组(303)的另一端通过Y形钢缆(304)连接释放器组(305),释放器组(305)采用两个声学释放器并联设计,释放器组(305)的两套声学释放器的释放机构连接短钢链(306),短钢链(306)的另一端穿过钢环(307),钢环(307)上还通过长钢链(308)连接配重块(3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03)设计为圆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5)的声学频率为2M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频声学流速剖面仪(407)的频率为300K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浮球组(301)和大浮球组(303)材质为玻璃浮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连接缆(302)采用凯夫拉缆,长度为20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309)材质为钢筋混凝土或者铁制品。


8.利用权利要求1-7所述的海底边界层观测装置的布放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实验室内确定配重的重量和浮球的数量:浮球的数量应能够保证回收装置(3)整体能沉入海底,释放器组(305)抛弃配重块(309)后能浮上水面;单个浮球水下的浮力设为F浮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永刚权永峥孙中强季春生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