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401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其可靠地对冷却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离心风扇进行除霜从而难以因叶片间的霜形成引起冷却性能的降低。具备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储藏室、冷却该冷冻储藏室的蒸发器、将与该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输送至上述冷冻储藏室的离心型风扇、安装有上述蒸发器和上述离心型风扇的冷却风道空间、加热上述离心型风扇的风扇加热机构、以及检测上述离心型风扇的温度的风扇温度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冰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用的冷冻冰箱。
技术介绍
作为本

技术介绍
,例如有日本特开2007-309634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43058号公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公开以下冰箱:作为主体的外部轮廓由绝热箱体构成,该绝热箱体的内部空间(即箱内)左右分开地具备冷藏室和冷冻室,在上述冷藏室以及上述冷冻室分别具备蒸发器和离心风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图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096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冰箱中,离心风扇是沿径向喷出在轴向上吸入的空气的风扇,吸入开口比喷出开口窄。因此,若用于冷却低温的冷冻温度带室,则在较窄的吸入开口附近形成霜而风量减少,从而有时产生冷却性能降低的问题。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冰箱的特征在于,具备: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储藏室;冷却该冷冻储藏室的蒸发器;将与该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输送至上述冷冻储藏室的离心型风扇;安装有上述蒸发器和上述离心型风扇的冷却风道空间;加热上述离心型风扇的风扇加热机构;以及检测上述离心型风扇的温度的风扇温度检测机构。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冰箱,该冰箱可靠地对冷却冷藏温度带的储藏室的离心风扇进行除霜,从而难以因叶片和周边风道的霜形成引起冷却性能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的(a)是拆下图1的门、容器、喷出口的状态的主视图,(b)是拆下图1的门、容器的状态的主视图。图4是示出实施例的制冰室、冷冻室、第一切换室、以及第二切换室的冷气的流动的风道构造的简图。图5是实施例的冰箱的冷冻循环的结构图。图6的(a)是实施例的冷藏用蒸发器的结构图,(b)是实施例的冷冻用蒸发器的结构图。图7的(a)是实施例的冷藏用风扇叶片的立体图,(b)是实施例的冷冻用风扇叶片的立体图。图8是在实施例的冷藏室内铅直地安装有涡轮风扇的情况的侧剖视图。图9(a)是图2的冷冻用风扇附近的放大图。图9(b)是扩大图9(a)的冷冻用风扇的叶片直径后的情况的图。图10(a)是将图9(a)的冷冻用风扇的方式设为螺旋桨式风扇的图。图10(b)是扩大图10(a)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叶片直径后的情况的图。图11是图3的(a)的冷藏室以外的放大图。图12是示出将图11的第一切换室设为冷冻模式并将第二切换室设为冷藏模式的情况下的风门的开闭状态的图。图13是实施例的阻力曲线与风扇单体特性的关系图。图14是实施例的冷冻用风扇的立体图。图15是实施例的冷冻用风扇的中央截面的详细图。图16是示出实施例的运转模式的一例的图。图中:1—冰箱;2—冷藏室;2a、2b—冷藏室门;3—制冰室;3a—制冰室门;3b—制冰室容器;3c—制冰盘;4—冷冻室;4a—冷冻室门;4b—冷冻室容器;5—第一切换室;5a—第一切换室门;5b—第一切换室容器;6—第二切换室;6a—第二切换室门;6b—第二切换室容器;8a—R蒸发器室(冷藏用蒸发器室);8b—F蒸发器室(冷冻用蒸发器室);9a—R风扇(冷藏用风扇);9b—F风扇(冷冻用风扇);10—绝热箱体;10a—外箱;10b—内箱;11—冷藏室风道;11a—冷藏室喷出口;12—冷冻室风道;12a—制冰室喷出口;12b—冷冻室喷出口;12c—冷冻室返回口;12d—冷冻室返回风道;14a—R蒸发器(冷藏用蒸发器);14b—F蒸发器(冷冻用蒸发器);15a、15b—冷藏室返回口;16—铰链罩;21—辐射加热器;23a—R导水筒;23b—F导水筒;24—压缩机;25a、25b、25c、25d、25e、25f、25g、25h—真空绝热材料;26—F排水管;27、28、29、30—绝热分隔壁;31—控制基板;32a—R蒸发盘;32b—F蒸发盘;34a—R搁板最上层;34b—R搁板第二层;34c—R搁板第三层;34d—R搁板最下层;35—第一间接冷却室;36—第二间接冷却室;37—制冰盒;39—机械室;40a—R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0b—F蒸发器温度传感器;41—冷藏室温度传感器;42—冷冻室温度传感器;43—第一切换室温度传感器;44—第二切换室温度传感器;45—导水筒温度传感器;50a、50b—散热器;51—干燥器;52—三通阀(制冷剂控制机构);53a—冷藏用毛细管(减压机构);53b—冷冻用毛细管(减压机构);54a—冷藏用气液分离器;54b—冷冻用气液分离器;55—制冷剂合流部;56—止回阀;57—翅片;58—导热管;59—制冷剂配管;60—R风扇9a周边的送风道的进深尺寸;61—R蒸发器14a的进深尺寸;62—分隔件;63—F蒸发器室的进深;64—连接打开状态下的风门与风扇中心的两条直线所成的角的最大值;65—风速分布;70—叶片;71—无刷马达;72—马达轴;73—轴承;74—定子;75—转子;76—固定部;77—基板;78—F风扇温度传感器;79—F风扇9b投影面上的风道空间;80—板式加热器;101a、101b、102a、102b—风门(送风控制部);111a、111b—第一切换室喷出口;111c—第一切换室返回口;112a、112b—第二切换室喷出口;112c—第二切换室返回口;200—操作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对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冰箱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如图1所示,冰箱1的箱体10从上方起按照冷藏室2、左右并列设置的制冰室3和冷冻室4、第一切换室5、以及第二切换室6的顺序具有储藏室。冰箱1具备开闭各个储藏室的开口的门。上述门是开闭冷藏室2的开口的左右分割的旋转式的冷藏室门2a、2b、分别开闭制冰室3、冷冻室4、第一切换室5、第二切换室6的开口的抽屉式的制冰室门3a、冷冻室门4a、第一切换室门5a、第二切换室门6a。上述多个门的内部材料主要由聚氨酯构成。冷藏室2的高度H1构成为比冷冻室4与第一切换室5相加后的高度H2大(H1>H2)。并且,当将从地板至冷藏室2的门2a、门2b的下端为止的距离设为H3、并将产品高度设为H4时,分别设为H3=950mm,H4=1820mm,以便H3为800~1200mm,H4为1700~2100mm。由此,使用者能够在站立的状态下使用冷藏室2,从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在门2a设有进行箱内的温度设定的操作的操作部200。为了将门2a、2b固定于冰箱1,在冷藏室2上部及下部设有门铰链(未图示),并且上部的门铰链由门铰链罩16覆盖。冷藏室2是将箱内设为冷藏温度带(0℃以上)的例如平均设为4℃左右的冷藏储藏室,制冰室3及冷冻室4是将箱内设为冷冻温度带(小于0℃)的例如平均设为-18℃左右的冷冻储藏室。第一切换室5及第二切换室6是能够设定为冷冻温度带或冷藏温度带的切换储藏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n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储藏室;/n冷却该冷冻储藏室的蒸发器;/n将与该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输送至上述冷冻储藏室的离心型风扇;/n安装有上述蒸发器和上述离心型风扇的冷却风道空间;/n加热上述离心型风扇的风扇加热机构;以及/n检测上述离心型风扇的温度的风扇温度检测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20 JP 2018-237858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具备:
冷冻温度带的冷冻储藏室;
冷却该冷冻储藏室的蒸发器;
将与该蒸发器换热后的空气输送至上述冷冻储藏室的离心型风扇;
安装有上述蒸发器和上述离心型风扇的冷却风道空间;
加热上述离心型风扇的风扇加热机构;以及
检测上述离心型风扇的温度的风扇温度检测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离心型风扇是后向风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扇温度检测机构位于上述冷却风道空间内的上述风扇的旋转轴向投影区域内。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扇温度检测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额贺晴树河井良二山崎贵史草野慎太郎冈留慎一郎服部圭介板仓大渡边浩俊小川真申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环球生活方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