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390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8
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属于供热余热回收与热量分配领域,为了解决将浮法玻璃余热和太阳能余热作为如供暖热源,并将换热后的具有相对稳定低温的中介水用于热泵机组的问题,由冷却塔(6)冷却后排入冷池(21),冷池(21)的循环水被第一循环泵(5)加压,打开第二控制阀(4),冷池(21)的循环水被输送至浮法玻璃车间(1)作为浮法玻璃生产冷却水,经由安装有相变蓄热装置(31)的管路,由相变蓄热装置(31)储存过多的热能,效果是形成浮法玻璃余热回收的中介水被太阳余热回收装置再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余热回收与热量分配领域,涉及一种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供暖面积的增加及工业厂房生产线建设的加大,使得我国热力消费量快速增长,从供热方式上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居民采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热电联产方式、中小型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家用小型燃气热水炉、家庭燃煤炉等,其中热电联产方式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技术。目前我国300万千瓦火力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剩下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用于供热,10000千焦热量的燃料,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可产生2000千焦电力和7000千焦热量,而采用普通火力发电厂发电,此2000千焦电力需消耗6000千焦燃料,因此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剩余的4000千焦燃料可产生7000千焦热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则热电厂供热的效率为170%,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两倍。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发展热电联产的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如下步骤:/n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n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n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n所述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浮法玻璃车间(1)产生的37~39℃的循环水由第一水管通入热池(22),对第二循环泵(17)、第三循环泵(18)加压,加压完毕,打开第八控制阀(12)、第九控制阀(13)、第十控制阀(14)、第十一控制阀(15),关闭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第五控制阀(9)、第六控制阀(10),并打开第七控制阀(11),热池(22)中的37~39℃的循环水被上水管的循环泵抽取,并被抽取到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水与分水式的节能、供暖及供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如下步骤:
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
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
溴化锂热泵供暖方法;
所述浮法玻璃余热回收方法,浮法玻璃车间(1)产生的37~39℃的循环水由第一水管通入热池(22),对第二循环泵(17)、第三循环泵(18)加压,加压完毕,打开第八控制阀(12)、第九控制阀(13)、第十控制阀(14)、第十一控制阀(15),关闭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第五控制阀(9)、第六控制阀(10),并打开第七控制阀(11),热池(22)中的37~39℃的循环水被上水管的循环泵抽取,并被抽取到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中的蒸发器,作为蒸发器的热端输入,该37~39℃的循环水与冷凝器的冷端的24~26℃的中介水换热,换热后,冷凝器的热端输出33~35℃的中介水,蒸发器的冷端输出31~33℃的循环水并被供给至冷却塔(6),并由冷却塔(6)冷却后排入冷池(21),冷池(21)的循环水被第一循环泵(5)加压,打开第二控制阀(4),冷池(21)的循环水被输送至浮法玻璃车间(1)作为浮法玻璃生产冷却水,当不需要换热时,打开第八控制阀(12)、第九控制阀(13)、第十控制阀(14)、第十一控制阀(15)、第三控制阀(7)、第四控制阀(8)、第五控制阀(9)、第六控制阀(10),并关闭第七控制阀(11),热池(22)中的37~39℃的循环水被上水管的循环泵抽取,并被直接抽取到冷却塔(6)冷却;第一热泵(23)、第二热泵(24)、第三热泵(25)的冷凝器的热端输出33~35℃的中介水被集水器(26)收集并供给储水罐(37);
所述太阳能余热回收方法,包括
正常模式:当太阳能辐射强度相对适中时,即当日7:00至当日11:00与当日15:00至当日19:00时;打开第十五控制阀(35),关闭第十四控制阀(33),打开第十三控制阀(32),使储水罐(37)中的水由储水罐(37)的循环出口被第五循环泵(30)抽取出,并由太阳能热水器(34)对储水罐(37)中的水加热,并经由安装有第十三控制阀(32)的管路,将加热后的水直接被抽取至储水罐(37),由储水罐(37)的循环水入口回流至储水罐(37);循环上述储水加热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语哲张涛张皓天杨正凯李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