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372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空调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记作环境温度;根据无风感指令和环境温度,调整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保证空调器换热效率的同时,提升了用户的无风感体验,也为空调器的运行环境提供了更多新鲜空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一种空调器的运行装置、一种空调器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调柜机通常是侧面设置有出风口,水平送风,通过调整风速和风向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当压缩机运行频率高时,如果为了降低用户吹风感而降低侧面出风口的出风量和风速,影响室内的温度变化速率,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整个说明书对
技术介绍
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该
技术介绍
一定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整个说明书中的对现有技术的任何讨论并不代表认为该现有技术一定是广泛公知的或一定构成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的运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记作环境温度;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在该技术方案中,响应于无风感指令,通过检测环境温度,能够确定送风温度、目标温度和环境温度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地,根据大小关系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调整空调器顶部送风的风温、风量和风向,进而在提升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吹风感。其中,送风温度取决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目标温度是预设于空调器存储模块的数据。具体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一方面,由于第一出风组件位于空调器的顶部,吹风口远远高于一般用户的身高,能够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另一方面,第一出风组件能够向室内吹送新风,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室内的换热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无风感指令对应的无风感指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的外侧伸出,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调整至目标送风角度和/或目标送风风速。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无风感指数反映用户对空调吹冷风的需求和无风感要求,为了平衡吹冷风需求、无风感要求与室内换热效率之间的关系,首先,确定所述无风感指令对应的无风感指数,然后,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的外侧伸出,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调整至目标送风角度和/或目标送风风速,譬如,若无风感指数高,则减小目标送风角度,降低目标送风风速,以降低空调器的顶部出风量,以最大程度降低向用户吹送的冷风量和风速,又如,若无风感指数小,则增大目标送风角度,提高目标送风风速,以增大空调器的顶部出风量,以及时提高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记作第一风速;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一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在该技术方案中,响应于无风感指令,通过确定第一风机的转速,能够确定顶部的出风量,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一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第一风机将空调器底部的新风向空调器的顶部吹送,以控制空调器顶部吹送的冷风风量和冷风风速,进而在提升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吹风感。具体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一方面,由于第一出风组件位于空调器的顶部,吹风口远远高于一般用户的身高,能够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另一方面,第一出风组件能够向室内吹送新风,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室内的换热效率。其中,第一风机为离心风机,第一风机的转速范围为150转~250转。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一风机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无风感指令对应的无风感指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的外侧伸出,并根据所述第一风速调整至目标送风角度和/或目标送风风速。在该技术方案中,响应于无风感指令,通过确定第一风机的转速,能够确定顶部的出风量,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一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以控制空调器顶部吹送的冷风风量和冷风风速,进而在提升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吹风感。譬如,无风感指数较高时,若检测到第一风速较高,则需要降低风速,减小送风角度,以减小用户的冷风吹风感,无风感指数较低时,若检测到第一风速较高,则可以不调整风速,减小或增大送风角度,以提升室内换热效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箱体内底部设有第二风机,所述运行方法包括: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记作第二风速;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二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在该技术方案中,响应于无风感指令,第二风机向空调器外侧水平吹风,同时,第一出风组件在空调器的顶部送风,通过确定第二风机的转速,能够间接地确定顶部的出风量,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二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第二风机将空调器底部的新风向空调器的顶部吹送,以控制空调器顶部吹送的冷风风量和冷风风速,进而在提升室内环境的换热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用户的吹风感。具体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一方面,由于第一出风组件位于空调器的顶部,吹风口远远高于一般用户的身高,能够进一步地降低用户的吹风感,另一方面,第一出风组件能够向室内吹送新风,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室内的换热效率。其中,第二风机为轴流风机,第二风机的转速范围为450转~600转。另外,结合送风角度和送风风速确定送风量,第二风机的转速与送风量负相关。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二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具体包括:确定所述无风感指令对应的无风感指数;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包括:/n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记作环境温度;/n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空调器所处环境的温度,记作环境温度;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环境温度,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无风感指令对应的无风感指数;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的外侧伸出,并根据所述环境温度调整至目标送风角度和/或目标送风风速。


3.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箱体内底部设有第一风机,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第一风机的转速,记作第一风速;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一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和所述第一风速,调整所述第一出风组件的送风角度和/或送风风速,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无风感指令对应的无风感指数;
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确定所述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控制所述第一出风组件向所述空调器的外侧伸出,并根据所述第一风速调整至目标送风角度和/或目标送风风速。


5.一种空调器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顶部设有可伸缩的第一出风组件,所述空调器的箱体内顶部设有第二风机,所述运行方法包括:
响应于无风感指令,检测所述第二风机的转速,记作第二风速;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