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35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6
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属于供热余热回收与热量分配领域,为了解决为溴化锂热泵提供高温热源,且热量供需不匹配的问题,乏汽装置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产生的100℃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作为高温热源,四级换热水进入汽‑水换热器并与蒸汽轮机产生的高温蒸汽换热,由汽‑水换热器输出100℃的热水;电厂冷凝器引入管连通溴化锂热泵的高温换热段,并对其输送高温换热水(100℃),效果是能够解决因为严寒天气等情况下导致的热量供需不匹配问题,也能满足用户端负荷正常时的用热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热余热回收与热量分配领域,涉及一种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供暖面积的增加及工业厂房生产线建设的加大,使得我国热力消费量快速增长,从供热方式上进行分析,目前我国居民采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热电联产方式、中小型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家用小型燃气热水炉、家庭燃煤炉等,其中热电联产方式是利用燃料的高品位热能发电后,将其低品位热能供热的综合利用能源技术。目前我国300万千瓦火力电厂的平均发电效率为33%,而热电厂供热时,发电效率可达20%,剩下的80%,热量中的70%以上可用于供热,10000千焦热量的燃料,采用热电联产方式,可产生2000千焦电力和7000千焦热量,而采用普通火力发电厂发电,此2000千焦电力需消耗6000千焦燃料,因此将热电联产方式产出的电力,按照普通电厂的发电效率,扣除其燃料消耗,剩余的4000千焦燃料可产生7000千焦热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则热电厂供热的效率为170%,约为中小型锅炉房供热效率的两倍。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发展热电联产的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5℃左右的电厂水进入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的冷水入口,由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在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端与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端的5℃左右的电厂水换热,由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端输出30℃左右的一级换热水,一级换热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并作为其进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100℃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作为高温热源,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的出水50℃左右的二级换热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电混分补热的溴化锂的热泵换热方法,其特征在于,5℃左右的电厂水进入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的冷水入口,由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在蒸汽热泵机组(1-1)的蒸发器端与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端的5℃左右的电厂水换热,由蒸汽热泵机组(1-1)的冷凝器端输出30℃左右的一级换热水,一级换热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并作为其进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100℃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作为高温热源,第一溴化锂热泵机组(1-4)的中温热源的出水50℃左右的二级换热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作为高温热源,第二溴化锂热泵机组(1-3)的中温热源的出水70℃左右的三级换热水;乏汽装置(1-6)产生的乏汽水进入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作为低温热源,蒸汽轮机(1-7)产生的高温蒸汽进入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作为高温热源,第三溴化锂热泵机组(1-2)的中温热源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语哲赵丹丹李佳乐张皓天杨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民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