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士明专利>正文

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0342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盛装采血管。所述中空套管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相配合形成密封。所述中空套管设有敞口和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所述敞口相互独立,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也相互独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可以实现对采血管无论是使用、运输或其他可能致使采血管与外界非无菌环境接触时,使采血管与外界非无菌环境相互隔离,从而避免采血管被污染。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多个采血管的组合套装,有效解决了采血过程中使用多个采血管时多次拆包装造成的繁琐和再污染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采血管(后称采血管)专利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釆血和储血方式,改善了血样采集过程中出现的溶血问题和采集量不准确的诸多问题,是目前常见的血样采集方法。随着医疗器械和医学的发展,只保持采血管内部无菌而采血管外部微生物的存在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医疗的要求,无法在无菌使用环境下使用目前没有无菌屏障系统的采血管,采血管污染无菌使用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管内加有分离胶的采血管,生产过程中,存在灭菌后分离胶气泡严重的问题(辐照灭菌使分离胶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导致分离胶性能下降,影响此种采血管性能。如果灭菌后采取离心脱泡的方法,又会再次污染采血管外壁,致使陷入离心脱泡再灭菌,灭菌后再离心脱泡的恶性循环,永远解决不了此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系统问题。为了解决医疗器械携带微生物进入无菌使用地点的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了最终无菌医疗器械包装的相关标准,如ISO11607-1:2006,中国也发布了等同标准GB/T19633.1-2015,医疗器械材料、无菌屏障系统和包装系统受到广泛的重视,但由于真空采血管的特性原因,尤其装有分离胶的采血管,至今没有合理有效的采血管无菌屏障装置/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没有合理有效的采血管无菌屏障装置/系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与采血管相匹配。所述中空套管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相配合形成密封。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管设有至少1个敞口和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所述至少1个敞口相互独立,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也相互独立。进一步的,所述无菌屏障装置包括2个以上中空套管。所述2个以上中空套管之间通过桥连接机构形成一体。进一步的,所述桥连接机构为两端均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两端有外螺纹,所述中空套管外侧壁设有与连杆外螺纹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孔与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相互隔离。进一步的,所述桥连接机构可以和中控套管注塑时一同注塑而成。所述中空套管设有至少1个敞口和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所述至少1个敞口相互独立,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也相互独立。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管包括上中空套管和下中空套管。所述上中空套管开设有敞口端及与敞口端相连且与采血管相匹配的通孔。所述下中空套管一端设有与采血管相匹配的通孔,另一端封闭。所述上中空套管和下中空套管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插槽式连接或螺接。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管和封闭机构之间通过卡扣连接或插槽式连接或螺接或膜封方式封闭。进一步的,所述中空套管底端为圆弧形、三角形或四方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采用本技术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可以实现对采血管尤其是内部装有分离胶的采血管无论是生产、使用、运输或其他可能致使采血管与外界非无菌环境接触时,使采血管与外界非无菌环境相互隔离,从而避免采血管外壁被污染。另一方面,本技术有效解决了采血过程中使用多个采血管时多次拆包装造成的繁琐和再污染问题。本技术还可以实现多组采血管的组合套装,有效避免了采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采血管混装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内螺接盖子式封闭机构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插接盖子式封闭机构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有塞子式封闭机构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有外螺旋盖子式封闭机构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设有大容量中空部分装多个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设有桥连接机构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另一种设有桥连接机构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设有上中控套管和下中控套管的无菌屏障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实施例1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2,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可以盛装采血管3。所述中空套管2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1相配合形成密封。此时,中空套管2的敞口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封闭机构1为套设在中空套管外部的内螺口盖子。所述内螺口盖子设有与中空套管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为:首先旋转所述内螺口盖子,将内螺口盖子自中空套管2上旋下。然后将采血管3的底端插入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至采血管3完全插入后,再次将内螺口盖子旋至中空套管2上,形成对中空套管2内的采血管3的隔离密封保护。灭菌后,即使采血管内分离胶出现气泡,由于此时采血管连同套管一起离心,离心过程也不会破坏套管形成的屏障系统,因而不会出现离心脱泡再次污染采血管外壁,致使陷入离心脱泡再灭菌,灭菌后再离心脱泡的恶性循环问题。实施例2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2,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采血管3相匹配。所述中空套管2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1相配合形成密封。此时,所述封闭机构1为可自中空套管2敞口端插塞在中空套管2上的插接盖子。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仅需将内螺口盖子的旋转拆卸/安装操作改变为插接盖子的拔出/塞入操作即可。实施例3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2,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采血管3相匹配。所述中空套管2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1相配合形成密封。此时,所述封闭机构1为可自中空套管2敞口端插塞在中空套管2上的塞子。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仅需将内螺口盖子的旋转拆卸/安装操作改变为塞子的拔出/塞入操作即可。实施例4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2,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2的中空部分与采血管3相匹配。所述中空套管2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1相配合形成密封。此时,中空套管2的敞口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封闭机构1为可旋入中空套管敞口端的外螺旋盖子。所述外螺旋盖子设有与中空套管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基于实施例1-4任一实施例所述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如图5所示,所述中空套管2可以盛装2个或3个或其他必要数量的采血管3。该装置的使用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灭菌后,即使采血管内分离胶出现气泡,连同套管可多个采血管一起离心,即达到脱泡的效果,也不破坏套管形成的屏障系统。现有采血检验或提取血液中所需成分,1支采血管所采集的量不能满足临床所需,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装入采血管;所述中空套管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相配合形成密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为敞口的中空套管,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与敞口处连通;所述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装入采血管;所述中空套管的敞口端与封闭机构相配合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套管设有至少1个敞口和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所述至少1个敞口相互独立,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也相互独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屏障装置包括2个以上中空套管;所述2个以上中空套管之间通过桥连接机构形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连接机构为两端均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两端有外螺纹;所述中空套管外侧壁设有与连接结构外螺纹相匹配的螺孔;所述螺孔与中空套管的中空部分相互隔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采血管的无菌屏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桥连接机构与中控套管注塑时一同注塑而成;所述中空套管设有至少1个敞口和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所述至少1个敞口相互独立,与敞口相连的中空部分也相互独立。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士明黄斌
申请(专利权)人:付士明黄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