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0340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包括:桶体,其设置有桶腔;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桶腔的底壁的中间;中柱设置有柱腔,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柱头,其设置在中柱的上端,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限位头,限位头大于第二螺孔且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支撑柱的下部设置有用于与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桶盖,其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卡座,其设置在桶盖的边缘;投放斗,其设置在卡座上;导向管,其上端与投放斗的下端连接且下端能够延伸至桶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桶体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以避免占用工作台的空间,且医护人员通过投放斗能方便且安全地往桶腔投放采血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血针回收桶
本技术涉及医疗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采血针回收桶。
技术介绍
采血针是一种在医疗检验过程中用于采集血样的针体,其针头和尾针通过软管连接,针头用于穿刺血管,尾针用于刺入真空采血试管,真空采血试管利用负压将血液吸入管内。采血针为一次性用品,抽血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以方便集中处理。目前,医护人员往往是在工作台上放置利器盒来回收采血针,为避免采血针泄漏,利器盒的开口便需设置得较小,这却导致医护人员往利器盒投放采血针不便,并存在采血针反弹回来刺伤医护人员的风险。另外,利器盒放置在工作台上会占用一定的空间,既妨碍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又容易被碰倒,甚至从工作台掉落,十分不便。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血针回收桶,从而克服现有的对采血针的回收不便且存在医护人员被刺伤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中,包括:桶体,其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特征在于,包括:/n桶体,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桶腔;/n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桶腔的底壁的中间;该中柱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柱腔,且所述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n柱头,其设置在所述中柱的上端且低于所述桶腔的上端,该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n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一能够沿着所述柱腔进行升降的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大于所述第二螺孔,且所述限位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该支撑柱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螺孔后,所述支撑柱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螺孔降下;/n桶盖,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n卡座,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血针回收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其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桶腔;
中柱,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桶腔的底壁的中间;该中柱设置有一上端开口的柱腔,且所述柱腔的底部设置有一第一螺孔;
柱头,其设置在所述中柱的上端且低于所述桶腔的上端,该柱头设置有一第二螺孔;
支撑柱,其下端设置有一能够沿着所述柱腔进行升降的限位头,所述限位头大于所述第二螺孔,且所述限位头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一外螺纹;该支撑柱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螺孔进行啮合连接的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外螺纹向下越过所述第二螺孔后,所述支撑柱能够沿着所述第二螺孔降下;
桶盖,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上端;
卡座,其以能够拆卸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桶盖的边缘;
投放斗,其设置在所述卡座上;以及
导向管,其上端与所述投放斗的下端连接,且该导向管的下端能够延伸至所述桶腔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血针回收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泰阶伍惠玲何雨陆庆华刘燕琼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