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70332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方法,所述锅炉包括炉膛和给料系统,给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燃料输送管道、密封风管和播料风管,密封风管和播料风管均连通燃料输送管道,燃料输送管道的出口设置在炉膛贫氧区,燃料输送管道的出口上方设置上二次风管,燃料输送管道的入口连通给料装置的出口;向炉膛的贫氧送入燃料,向燃料到达炉膛的上方送入上二次风,炉膛底部送入一次风,炉膛的贫氧区送入下二次风,送入贫氧区的燃料与一次风及下二次风管在密相区及炉膛贫氧区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燃料氮在还原性气氛中释放并部分被还原为氮气,抑制燃料原始氮氧化物生成,降低脱硝成本,确保锅炉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满足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
,具体涉及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方法。
技术介绍
以燃煤为主的电力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煤炭燃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氮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包括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多种氮的氧化物。火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中绝大部分是一氧化氮,在大气中氧化生成二氧化氮。循环流化床(CFB)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污染物排放低、负荷调节范围大、易于实现灰渣综合利用等特点。目前,国内运行的CFB锅炉多采用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方式脱除燃料燃烧烟气产生的氮氧化物,部分锅炉存在脱硝效率低,还原剂消耗量偏大等问题。所以,抑制燃料在CFB锅炉中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就成了锅炉设计的关键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及方法,保证燃料初始燃烧的还原性气氛,从而抑制原始氮氧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和给料系统,给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燃料输送管道(5)、密封风管和播料风管,密封风管和播料风管均连通燃料输送管道(5),燃料输送管道(5)的出口设置在炉膛贫氧区,燃料输送管道的出口上方设置上二次风管(12),燃料输送管道(5)的入口连通给料装置的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膛(1)和给料系统,给料系统包括给料装置、燃料输送管道(5)、密封风管和播料风管,密封风管和播料风管均连通燃料输送管道(5),燃料输送管道(5)的出口设置在炉膛贫氧区,燃料输送管道的出口上方设置上二次风管(12),燃料输送管道(5)的入口连通给料装置的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给料装置包括沿着物料流向依次连接的燃料仓(2)和给煤机(3),给煤机(3)的出口连通燃料输送管道的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燃料输送管道(5)由炉膛(1)炉墙伸入至炉膛(1)深度方向中心处能够使燃料进入炉膛(1)的贫氧区;燃料输送管道(5)包括相互连接的上段和下段,燃料输送管道(5)的上段为竖直方向,燃料输送管道(5)的下段倾斜进入炉膛(1),燃料输送管道(5)的出口靠近炉膛中心,密封风管设置在落料管(5)的入口端,播料风管设置在燃料输送管道(5)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抑制氮氧化物生成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特征在于,燃料输送管道(5)穿过一次风的风室(8)及布风板(10)伸入至炉膛(1)深度方向中心处能够使燃料进入炉膛(1)的贫氧区;燃料输送管道(5)包括第一竖直段、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第一竖直段、水平段和第二竖直段依次连接,第一竖直段从给煤机(3)的出口延伸至炉膛(1)的下方,第二竖直段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峰李楠张世鑫史磊赵鹏勃王海涛时正海高洪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